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精准扶贫看典型】国网湖南电力发力精准扶贫 助湖南花山村走出困境

三月春暖,湖南省新邵县花山村迎来一件大喜事,近10公里的村组公路终于修通。这对于这个山沟里的小村庄来说,是一个期盼已久的梦。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永华︱湖南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0期)

三月春暖,湖南省新邵县花山村迎来一件大喜事,近10公里的村组公路终于修通。这对于这个山沟里的小村庄来说,是一个期盼已久的梦。

花山村是国家电网湖南省电力公司(下称“国网湖南电力”)的驻村帮扶对象,这条公路是其精准扶贫的最新战果,多元、精准的扶贫模式帮助当地贫困群众逐步走出了困境。自2015年至2016年,全村76户贫困户已有45户实现脱贫,花山村2015年在寸石镇的40个村的综合排名,由原来的倒数第二前进到第九名。

输血:危房改造与修路,迈出贫困村发展第一步

沿着宽敞的公路一直往前,在离山顶不远处的路边有一栋平房,这就是2组脱贫户刘光焰的新家。

2017年3月4日,花山村党支部书记曾明华来到这里,刘光焰夫妻俩正在整理院落。看见来客人了,刘光焰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把客人迎进了屋里。

2014年初,国网湖南电力扶贫工作队驻村时,花山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34户、757人,其中贫困户36户、78人。刘光焰一家是最困难的一户,夫妻二人原先居住的房子在山脚下,属于农村D级危房,房屋墙壁裂缝能塞进酒瓶,一到下雨或者刮大风就十分危险,用刘光焰的话说就是“外面在下大雨,屋里在下小雨”。 

刘光焰今年48岁,他患有严重的风湿病,无法干重活,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妻子的肩上,还要抚养两个小孩。夫妻俩一直在家务农,每年除去生活费和医疗费,日子过得紧巴巴,虽然夫妻俩也想修新房,但一直苦于没有资金,只能作罢。

国网湖南电力扶贫队了解了刘光焰夫妻的情况和心愿后,经过多方努力,帮助他们争取到了政府危房改造补贴和扶贫队危房改造奖励5000元。不仅如此,刘光焰还说,“我们最开始选了几处宅基地,但他们都没有同意出让,最后才选到这个地方,除自家的土地外,还占了别人的一些地。多亏他们(扶贫队)帮我协调、做工作,最后才定下来。”

经过多方协调,刘光焰的新家于2016年10月建造完成并顺利入住,一家人在新家开开心心地过了个热闹年。不只是刘光焰,到2016年底,全村34户危房户已全部搬进新家入住。

解决住房难题是国网湖南电力帮助花山村夯实基础设施、改善民生条件的重点。此外,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扶贫工作队入驻两年来,采取公司干部员工募捐等多种形式,累计统筹各类资金732万元,投入到拓宽道路、建设垃圾焚烧炉、兴建太阳能路灯、改善教学条件等项目。  

造血:从牲畜养殖到光伏发电,产业扶贫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国网湖南电力扶贫队长谢历冰介绍,花山村贫困人口总量不大,脱贫难度却极大。“这里耕地少、山地多,交通极其不便,受地理环境制约,这里产业项目一片空白。”

为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国网湖南电力扶贫队员扎根花山村,每次一住就是20多天,入户调查,访贫问苦,开会讨论,求计问策;带领村组干部和部分村民53人次赴长沙跳马、山东泰安等地考察学习,激发全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

每家贫困户都有自己不一样的痛处与难处,既需要量身定制扶贫方案,也要探索可复制的脱贫方式。

在走访石盛光家时,看到这个被疾病、贫穷、危房笼罩的家庭,国网湖南电力扶贫队深感震惊与同情,怎样让石盛光一家尽快走出贫困?他们为其量身定制了扶贫方案。

有一次,在石家拉家常时,谢历冰偶然发现石家孙女在一本家庭记账本上认认真真地记着家庭支出时,他觉得石家孙女的经济和财务意识很强。谢历冰当即与石盛光夫妻进行了交流沟通,打算把他孙女送到新邵职业学校学习会计。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石家孙女在学校成绩较好,老师也认为她能胜任会计岗位,毕业后不难找到好工作。

石盛光身体弱,做不得重活,喂猪是家里主要的收入来源。2016年,猪肉行情不错。到了冬天,尝到甜头的石盛光着手扩建自己的养殖场。“那时天气很冷,眼看着搬迁日子一天天逼近,新养殖场没有通电。如果就这样将小猪仔赶进猪舍,非冻死不可!”说起这件事,石盛光仍心有余悸。

得知情况后,国网湖南电力扶贫队立即安排国网邵阳供电公司,为石盛光的养殖场开辟了“绿色通道”,加快报装流程,加班加点架线施工,最终在搬迁期限内让养殖场通上了电。

如今,在扶贫专项资金支持下,石盛光养殖了8头猪、5只羊、100只鸡鸭,享受扶贫到户资金补助5500余元。今年,他已卖出6头生猪,毛利润达6000元。第二批生猪预计今年4月出栏,毛利润将达15050元。

看到石盛光发展生猪养殖的良好效益后,周围村民也有了想法,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几户村民加入到生猪和家禽养殖队伍中。

除了养殖,面对花山村的状况,扶贫工作队引导群众“靠山吃山”,发展“庭院经济”,投入40万元,开发政府支持且具有市场前景的“平和红肉蜜柚”5000株,实行贫困户投劳,与村集体按照五五折股分成。现在,沿山路穿行,只见村民房前屋后、山林坡地,随处都是青青的蜜柚树苗。据测算,该项目三年后年产值将达到300万元。

促进稳收增收的又一个“摇钱树”,就是已经并网发电的60千瓦光伏电站,这是国网湖南电力投资60万元的又一个重点产业扶贫项目。2016年11月28日,该光伏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预计使用年限30年,国网湖南电力将全额收购光伏上网电量,实现“零弃光”,今后每年可为花山村集体经济创收5万元。

谢历冰总结道,扶贫先扶志,扶贫是外力,脱贫要靠自己,关键要树立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事实上,脱贫的村民在心态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刘光焰原来是村里修路时阻工人员最刁蛮的一个,经常带头阻工。”曾明华说,村组公路多年前就立项动工了,但部分村民借口占地、拆迁等原因阻工闹事,导致修路的事一拖再拖。现在,刘光焰一家在扶贫队的带领下尝到了致富的甜头。去年11月份,扶贫队重新启动修路项目,刘光焰自愿拿出土地支持修路。在刘光焰的积极响应下,村里在修建通组公路的过程中,再没有出现一起因占地发生的纠纷。

在驻村帮扶之外,国网湖南电力还全面吹响了湖南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的号角。据摸底统计,湖南全省8000个贫困村,由湖南省电力公司供电的有7571个村,已完成改造升级的贫困村3514个,需要实施改造的贫困村4057个。对此,国网湖南电力明确到2018年基本解决公司供电范围内的贫困县、贫困村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及贫困村通动力电问题。

(刘元辉对本文亦有贡献)

————————————————————————————————————————

2017年第10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7年第10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