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金融 > 正文

蚂蚁金服入股中和农信 “线上+线下”助力金融扶贫

文章导读: 12月20日,蚂蚁金服在北京宣布战略入股中和农信,携手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推进金融扶贫事业,把普惠金融服务扩展至中国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成立,并于2010年获得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和红杉资本的战略投资,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注于农村金融服务的社会企业。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张燕) 12月20日,蚂蚁金服在北京宣布战略入股中和农信,携手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推进金融扶贫事业,把普惠金融服务扩展至中国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成立,并于2010年获得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和红杉资本的战略投资,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注于农村金融服务的社会企业。

据《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尚有832个贫困县,贫困人口达5575万人。如何发动社会力量精准有效地扶贫、减贫,蚂蚁金服与中和农信有着共同的理念和实践。

中和农信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公益性小额信贷专业机构,服务已遍布国内18个省的229个县,其中85%为为国家级贫困县或省级贫困县。截至2016年11月底,中和农信累计放款161万笔,放款金额达到184亿元,其中62%的贷款主要用于支持种植养殖业的发展。有近300万贫困户从中和农信获得了生活和生产所需的资金。而蚂蚁金服也一直致力于为小微企业和普通消费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5年多来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7000多亿元,其中超过1/3为涉农贷款。

中和农信董事长王行最说:“中和农信的诞生,源自于一个公益项目,基因是一家社会企业。我们的客户,93%都是农村已婚妇女,文化水平偏低,经济状况偏穷,缺乏征信记录和商业意识,却都上要照顾长辈,下要培养子孙,深刻烙印着一个家庭的现实和未来。”中和农信的出现,深刻影响和改变了这一局面。农户从申请到领款,一般一星期内就可以实现,效率远远高于同类机构,真正有效支持了她们的脱贫致富。“我们有经验,有技术,关键更有团队,我们2000多个信贷员每天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全方位的服务支持,与借贷农户之间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情’关系,既打通了金融机构进军农村的最后100米,也为老百姓的脱贫与小康接通了最前面100米。”

中和农信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和金融扶贫理念,获得多家国际机构的认同。2010年,世界银行、红杉资本就共同投资了中和农信,本次蚂蚁金服的入股,再次印证了中和农信的社会价值,以及互联网技术推动下中国农村金融的巨大空间。

蚂蚁金服副总裁纪纲表示,中和农信的小额贷款实践难能可贵。农村地理、经济和人群的特征导致了农村金融在征信管理、风险控制、业务流程等方面和城市相比存在着不足。例如:农村人口很少有征信记录导致无法甄别其信用风险;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传统金融机构设立固定分支机构方式,很难渗透到县域以下的市场等。但中和农信却从中间找到了独特而且行之有效的服务方法。例如:坚持小额分散的理念,采用“小组贷”的放贷模式,风控管理集中化、不断优化贷款流程等,正是这样的坚持和努力是的中和农信成为了中国农村金融服务市场成功企业之一。

2015年底,蚂蚁金服与中和农信开始合作,并在2016年将合作逐步加深,计划在3年内联合为300个贫困县的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将城市富余资金引导到农村金融服务上。

蚂蚁金服副总裁袁雷鸣表示,随着双方合作程度的深入,蚂蚁金服将更进一步赋能中和农信,将蚂蚁的大数据、云计算和风控技术运用于农村金融领域,为农民和贫困人群提供更为便捷、安全、低成本的普惠金融服务。“中和农信解决的是贫困户的贷款问题,蚂蚁金服的加入有望激发更多创新,让贫困户、农民平等地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普惠金融服务”,中和农信董事长王行最表示。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