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刘世锦把脉东北振兴:以“体制复制”换环境为突破口,推动东北再振兴

文章导读: 刘世锦指出,针对东北振兴议题,可以提出颇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国企体制、政府行为、市场规则以及人的观念等。但仅解决其中几个问题,作用不大,应考虑整体环境问题——包括“显性体制”和“隐性体制”。

刘世锦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谢玮) 8月19日-20日,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联合主办的2016太阳岛论坛暨东北振兴论坛在哈尔滨召开。500多位政商学界高端人士齐聚太阳岛,为东北振兴献策建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把脉东北振兴,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刘世锦指出,针对东北振兴议题,可以提出颇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国企体制、政府行为、市场规则以及人的观念等。但仅解决其中几个问题,作用不大,应考虑整体环境问题——包括“显性体制”和“隐性体制”。

东北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东北三省的城镇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并不差,其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体制土壤”上。

“东北振兴需要新的思想解放,在制度创新上做大量文章,而不能仅限于以前的老办法。”刘世锦说。

他指出,一种可以探讨的思路是在一定范围内换环境,尝试“体制复制”。这正是改革初期“办特区”的办法,但在新常态下办特区,须与时俱进。以东北振兴为例,可考虑由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水平较高的广东、浙江、江苏三省与东北三省分别对口合作,开办特殊合作区。成功的例子是,在广东,深圳特区和发展水平较低的汕尾市就合作成立了深汕特殊合作区,通过调整体制,确立了以深圳干部为主、深圳的政策规则为主,发展成果两地均衡共享的模式,使其活力大增。

“东北振兴现在很需要新的热点,我们能不能搞这么一个区域,新的体制机制,新的环境,新的热点,吸引大家的关注,让大家感觉到东北这个地方正在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刘世锦直言。

设想一下,东北三省和东南三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别对口在东北三省建立特殊合作区。合作区内,由东南三省派出的干部主导,主要沿用东南三省已有的政策、规则,形成合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东南三省要选派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派出时升格使用,工作业绩突出再优先重用,待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形成一套好的激励机制。

“只要把体制机制理顺了,先搞一个小的环境,逐步改成一个大的环境,东北的活力一定能换发出来,东北振兴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刘世锦说。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