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梦想与长征7号运载火箭一起高飞

文章导读: 6月25日,我国在全新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7号。和我国过去在发射场使用的发射平台不同,为了适应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测发流程,需要将各种前端测发控设备,集成在发射平台台体内部的工作间里。

图1:长征7号运载火箭发射塔架

长征7号运载火箭发射塔架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李峻宇 海南文昌报道)6月25日,我国在全新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7号。和我国过去在发射场使用的发射平台不同,为了适应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测发流程,需要将各种前端测发控设备,集成在发射平台台体内部的工作间里。这主要是因为海南文昌发射中心是中国第一座滨海发射场,海洋气候多变、台风频繁,所以需要最大限度缩短火箭在发射区的停留时间,迅速完成发射。

新火箭,新发射场,新发射平台,这些“新”加在一起,给长征7号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的航天人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实现航天梦想的希望。7月4日,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远赴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独家采访长征7号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的参试队员们,他们道出了许多长七首飞成功背后的故事。

图2:长征7号火箭供配电主管设计 杨跃峰

长征7号火箭供配电主管设计 杨跃峰

晨曦中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安详宁静,不似长七火箭发射前的紧张忙碌。

作为最后一批返程的长征7号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的参试队员,老杨每天依然早出晚归,从驻地到厂房,利用最后的几天时间把火箭发射平台的供配电系统再仔细检查一遍。“我是2014年的3月份过来的,主要负责发射平台的配电箱、发电机组等设备的电缆制作、铺设。当时发射平台还在室外,是与现在的厂房同时建设的。”老杨名叫杨跃峰,今年53岁,高级工程师,已经在航天供配电这个专业领域工作了30多年。和记者聊起初来文昌发射中心时的艰苦,老杨记忆犹新:“那时正赶上海南的雨季,狂风暴雨天比较多。有一次正在工作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天空很多乌云压过来,赶紧给施工场地做了防护后就撤离了。但我回到驻地后,心里还是不放心,就马上和几个同事赶回工地。果不其然,看到防护用的帆布、塑料布都被大风给吹起来了。那时暴雨已经下下来了,我们把雨伞一扔,在雨水里一脚深一脚浅的,重新给工地上的电缆和设备做了结实的防护。如果不赶回工地,那场暴风雨肯定把设备给冲坏了,损失大不说,也会耽误整个平台建设的进度。” 老杨说,虽然初来时,各方面条件都非常艰难,但长征7号火箭发射平台是他30多年来接触到的有着最多设备和最长电缆的平台,对自己的专业也是一个促进,所以也是一边干一边学。“长七发射成功后,发射中心的道路上挤满了欢呼雀跃的人群。在我赶回发射台的路上,一些人主动上来握着我的手说,您们辛苦了!说实话,我真得挺激动的,这个场面好多年都没遇到过了。”

图3:长征7号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总体 崔浏

长征7号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总体 崔浏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是我国第一座滨海发射场,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和老杨匆匆分手后,记者乘车来到离发射中心几十里外的清澜港。码头上,长征7号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总体崔浏正在忙碌着指挥本系统配合吊装。几个十几米长的曾经装载长七火箭的集装箱即将从这里通过海运返回天津港。“长期以来,由于咱们铁路隧道直径的限制,超过3.5米直径的火箭就不能通过铁路运输了。而通过海运的方式可以解决火箭这种庞然大物运输难的问题。长征7号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所以我们在这次运输中采用了海运与公路运输结合的方式。其中,海运路线为天津港至海南文昌清澜港,途经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等海域,总航程大概1670海里。”崔浏在向记者滔滔不绝介绍运输过程时,仿佛依然沉浸在长七首飞成功的自豪中,“这次长征7号火箭的海运非常顺利,整个过程顺风顺水,浪高基本在两米以下,很好地保证了火箭产品的安全运输。”当记者提出让崔浏再讲述一些辛苦的故事时,崔浏谦虚地对记者说,在这次长征7号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任务中,自己只是担任总体的工作,也就是解读设计方案,与运输单位、发射中心等相关部门沟通对接,要说辛苦还是其他岗位一线的队员们更辛苦,建议记者采访长征7号火箭运输车辆主管设计魏东。“他的故事肯定比我多,你看,这些特殊运输车辆就是魏东承担设计的。”崔浏边指着码头远处的几辆大型运输车边对记者说。

图4:长征7号火箭运输车辆主管设计 魏东

长征7号火箭运输车辆主管设计 魏东

记者回到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在发射中心车辆场见到了正在和技术人员对运输车辆进行检查和恢复的魏东。和杨跃峰、崔浏一样,魏东也是首批进驻发射中心的长征7号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参试队员。魏东是长七火箭运输车辆的总体设计,负责长七火箭运输车辆的技术保障工作。“这次长征7号的运输工作相当于以往运载火箭的十几倍。并且,长征7号公路运输工作还具有尺寸和质量大、运输距离长、道路条件恶劣、流程复杂、运输过程受关注度高等特点,因此对我们运输车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必须确保在运输过程中的产品安全。”谈起这次长征7号的车辆运输工作,魏东似乎依然不轻松。早在2009年,魏东就承担了长七所有箭体运输车辆的总体设计任务。2年后第一辆运输车研制出来。长征7号火箭发射前,魏东多次带领厂家的车辆维保人员,南北往返五千多公里,对天津和海南两地的运输车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修,针对所有的功能和性能进行逐项检查,使车辆始终具有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了车辆的运输安全,圆满完成了长征7号运载火箭的转场和运输工作。现在海南长七的任务刚刚结束,魏东又在着手准备产品集装箱撤场返津工作,对魏东来说,长七成功发射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的运输工作又将启程。

图5:长征7号火箭液压系统主管设计 周黎

长征7号火箭液压系统主管设计 周黎

在长征7号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主任设计师赵海向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介绍了长征7号运载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活动发射平台、大流量喷水降温降噪系统、地面供气系统、运输设备、吊装设备、辅助设备等。特别是长征7号活动发射平台,它集火箭测发控设备、电控系统、液压系统、供配电、空调、驱动控制系统、地面供配气系统于一身,是高度一体化的大型活动发射平台,要求供气、低温、机械、电气、液压等多种专业的技术可靠性和保障性都非常高。在赵海另一边仔细检查管路的这个年轻人叫周黎,他是长征7号火箭液压系统主管设计。我们曾在电视发射直播画面中看到的像两只手臂一样环抱长七火箭的摆杆,它们瞬间的打开动作,就是周黎亲手设计的。“摆杆上有很多管路与火箭对接,在发射前的那一刻,就要把摆杆打开,给火箭让出一个通道来,这就要靠液压控制,像一扇门一样把它打开。这次长七发射要求要在负90秒内打开,这就要求液压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要高,所以对我们液压系统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周黎边检查管路边对记者形象描述。由于设计准确,考虑周密,巨大复杂的摆杆顺利通过了火箭发射的考验。几年多的努力和付出,周黎为的就是让摆杆在长七一飞冲天前的打开动作利落干脆。

图6:长征7号火箭供气系统主管设计 陈山

长征7号火箭供气系统主管设计 陈山

据主任设计师赵海介绍,长征7号运载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与国内以往型号的支持系统相比,主要突破的关键项目还有地面供气系统。在平台另一区,有个年轻人正在紧张地盯看着眼前的各种仪表。陈山的工作就是为长七火箭提供各种符合压力和流量要求的气体,这也是地面发射支持系统中的核心岗位,因为长七火箭控制、吹除、增压、气瓶充气等功能都要通过他来进行设计。陈山今年33岁,2013年博士毕业,刚刚加入航天队伍就承担了长七发射地面支持系统的供配气重任。在火箭发射前,检修供气设备的任务最艰巨。因为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四千多根气管路的检查、吹除、气源验收以及与动力系统的匹配等工作。多少个夜晚,陈山和供气队员连续奋战,从每一个阀件、管路、仪表到配气台都仔细检查,毫无疏漏。虽然周围高压气体“贴身”,气源噪声轰轰作响,但为了让供气设备以最“干净”、最良好的状态进入长七首飞阶段,陈山都无畏无惧、咬着牙坚持了下来。长征7号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也让陈山为自己第一个光荣任务交上了一张优秀的答卷。“参与长七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虽然我是做设计的,但是如果我不去实际操作一下我设计的产品,那我设计的产品肯定不会有好的实际使用效果。”陈山对记者说。就这样,凭着对航天的热爱,陈山设计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

图7:长征7号火箭低温加注系统指挥 张杰

长征7号火箭低温加注系统指挥 张杰

在长征7号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的参试队员中,和陈山同样33岁年龄的还有一个年轻人,他就是长征7号火箭低温加注系统指挥张杰。2013年5月,张杰来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时,他的孩子刚过一周岁生日。“我来发射场的时候,现在的几条大马路是没有的,只有坑坑洼洼的一条碎石路。当时我们租的一辆面包作业车底盘就在路上颠坏了三次。和杨跃峰师傅他们供配电系统一样,我们来时也是室外作业。夏季海南这边的气温很高,带防晒帽、搽防晒霜根本不管用,皮肤晒一天就秃噜了。设计方案也是根据施工条件和要求不停地在改动,等一年后建成的时候,我统计了一下,大概有270项改动。” 张杰向记者介绍说,大流量低温加注技术也是这次长七地面发射支持系统创新的关键项目,在国内型号飞行试验应用中尚属首次。因为长七火箭六个贮箱都需要加注低温液氧,并且要同时开展各模块的大流量加注,加注精度要求非常高。为了保证长征7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张杰带领低温加注系统参试队员克服难度高、进度紧张、工作量大等实际困难,按期完成了安装和调试工作。在长七发射的时候,低温液氧泵启动正常,低温阀门动作正常,系统及管路接口低温气密良好,满足了发射任务要求。

图8:长征7号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最后一批返程队员(前排左三为副总设计师范虹)

长征7号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最后一批返程队员(前排左三为副总设计师范虹)

“在这次长七首飞中,由于我们创新突破了大流量喷水降温降噪技术,我们地面发射支持系统抵抗了盐雾腐蚀,实现了零秒脱落技术,活动发射平台承受住了火箭燃气流的烧蚀和冲击。” 一直冒着高温陪同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采访的长征7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范虹自豪地说。“长七成功首飞后不久,我带着各个系统的主管去检查火箭发射台体,发现烧蚀损伤极少,台体结构得到有效的保护。”据范虹副总设计师介绍,在这次长征7号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参试队员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和硕研以上的人员均占一半。大家协同作战,敢于拼搏,除了在技术项目上锐意进取,创新领先外,同时注重安全意识和安全培训以及做好后勤保障也是这次圆满完成长征7号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任务的有力保障。看着这张和最后一批即将返程的队员合影,范虹副总设计师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真像是和长七发射台挥手告别一样,圆满谢幕了。”

今年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和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的成功“首秀”,推动了我国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标志着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出了关键一步,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历史不会忘记,在长七首飞成功的大戏中,有长征7号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这样一群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航天人,他们分布在幕后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铭记神圣使命,勇担成功重任,用无私无畏的行动铺就了长七的飞天之路,让航天梦想与长征7号运载火箭一起高飞。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张芳超)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