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公司 > 正文

“绿筑迹—台达绿色建筑展”正式开幕 台达携22栋绿色建筑分享国际节能与本地实践经验

文章导读: 台达于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COP21)期间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绿筑迹—台达绿色建筑展” 移展北京,并于2016年6月14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座正式开幕。

图一 “绿筑迹—台达绿色建筑展”于北京正式开幕,台达携22栋绿色建筑分享国际节能与本地实践经验。

“绿筑迹—台达绿色建筑展”于北京正式开幕,台达携22栋绿色建筑分享国际节能与本地实践经验。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贾璇) 为响应全球节能减排号召,分享绿色建筑“筑回自然”的理念与创新的节能技术,台达于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COP21)期间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绿筑迹—台达绿色建筑展” 移展北京,并于2016年6月14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座正式开幕。自2006年来,作为电源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领导厂商的台达,已在全球范围内与合作方共同实践了22栋绿色建筑。此次“绿筑迹—台达绿色建筑展”进一步将国际节能经验与本地化实践相结合,呼应我国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要较2005年下降60%-65%的自主贡献目标,将推广绿色建筑作为实践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方式,呼吁社会各界一起加入减碳行动。

图三  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表示,台达将继续从绿色建筑人才培育、支持节能建筑项目落地等面向深入参与绿色建筑推广。

    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表示,台达将继续从绿色建筑人才培育、支持节能建筑项目落地等面向深入参与绿色建筑推广。

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董事长郑崇华6月15日表示,“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和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以及“十三五”时期单位GDP能源消耗累计降低15%的节能目标。因应后巴黎时代的减排大趋势,企业也应责无旁贷。台达自2006年起以绿色建筑作为自建厂办或社会捐建的设计依据,让建筑转型成为减缓与调适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

图四 原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将获奖作品落实于建设,对推广绿色建筑影响深远。

    原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将获奖作品落实于建设,对推广绿色建筑影响深远。

原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通过节能减排来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善尽国际义务,同时也是促进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是消耗能源的大户,而推行绿色建筑则是实施能源革命的重要抓手。我国尚处于建筑节能的发展阶段,在实现“十三五”绿色发展方面,绿色建筑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离不开国家的政策的引导、技术的创新、人才的培育、以及建筑师们和开发商们的共同努力。尤其在人才培育方面,已连续举办十年的“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将获奖作品落实于建设学校、住宅等项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对推广绿色建筑影响深远。

图五 台达董事长海英俊指出,台达会继续通过“产品节能、工厂节能、兴建并推广绿色建筑”三个面向来回应大众对气候变化的忧虑。

    台达董事长海英俊指出,台达会继续通过“产品节能、工厂节能、兴建并推广绿色建筑”三个面向来回应大众对气候变化的忧虑。

台达董事长海英俊表示,《巴黎协定》后已有超过177国承诺齐心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内。台达会继续通过“产品节能、工厂节能、兴建并推广绿色建筑”三个面向来回应大众对气候变化的忧虑。去年台达已发布企业自主承诺减碳的新目标,在过去五年(2009-2014)用电密集度 (度电/百万美元产值)下降50%的基础上,以2014年为基准,到2020年要再减少30%,管理范围扩大到全球厂区、办公大楼与数据中心。

图六“绿筑迹—台达绿色建筑展”总策划、台达基金会执行长郭珊珊表示,本次展览跨越地域,将人文、环保与建筑相结合,向公众诠释“筑回自然”的绿色建筑理念。

    绿筑迹—台达绿色建筑展”总策划、台达基金会执行长郭珊珊表示,本次展览跨越地域,将人文、环保与建筑相结合,向公众诠释“筑回自然”的绿色建筑理念。

“绿筑迹—台达绿色建筑展”总策划、台达基金会执行长郭珊珊表示,从巴黎大皇宫到北京清华园,台达绿色建筑展跨越地域,向公众诠释“筑回自然”的绿色建筑理念。本次展览将人文、环保与建筑相结合,展示亮点包含:以吴冠中绘画中“粉墙黛瓦”元素为设计灵感的“垂直村落”吴江低碳住宅、以传统“夯土墙”为特色的青海农牧民低能耗住房项目、以及体现台达创办人兴建绿建筑嘉惠学子初衷的“安得广厦千万间”书法作品等。这些丰富的展品将具体展现绿色建筑应用在城市住宅、农村建筑及洁净校园内的实际案例,吸引各方更多关注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实践,携手共创智能绿生活。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贾璇)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