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波中友好协会名誉会长兹•古拉尔赤克:“波中世代友好是我最大心愿”

文章导读: 走近兹·古拉尔赤克位于华沙的住宅,门上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招财进宝”便映入眼帘,浓郁的“中国风”扑面而来。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 王云松 李增伟

走近兹·古拉尔赤克位于华沙的住宅,门上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招财进宝”便映入眼帘,浓郁的“中国风”扑面而来。走进家门,屋子里更是清一色的中式家具,来自中国的工艺品、古董和中文书籍琳琅满目,墙壁上还挂满了中国的名人字画。古拉尔赤克自豪地对记者说:“我的家就是中国文化在华沙的基地。这些物品记录了我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它们早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古拉尔赤克有一个颇有英武之气的中国名字——齐奂武,这是他1953年刚到中国留学时,北京大学汉语培训部的中文老师为他取的。“17岁我高中毕业不久,便被派到中国留学。那时我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但我迅速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在中国的学习与生活中。”

结束在北京大学一年的汉语培训后,古拉尔赤克选择到刚成立的北京外贸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前身)学习外贸经济专业,开始了他在中国的5年大学生活。“这段在中国的学习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也是最美好的时光。作为波兰留学生学生会主席,我不仅认真刻苦地学习文化知识,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修建十三陵水库时我还作为志愿者去参加了义务劳动,由于表现出色,我被评为当时留学生中唯一的三好学生。”说到此处,古拉尔赤克满脸自豪。直到今天,那枚三好学生奖章还被他小心珍藏,成为那段青春岁月的美好见证。

古拉尔赤克对中国更有着一般外国人所无法比拟的感情。上世纪50年代,他与苏州姑娘戈渊渊在北京邂逅。不久,纯洁的友谊演变成炽热的爱情。他们冲破了当时的种种桎梏与偏见,1956年11月,时任波兰驻华大使基里洛克夫妇在大使馆里为他们主持了婚礼。此后,他们相依相伴,携手走过了近60年光阴。古拉尔赤克说,“很多人都觉得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很难融合,但欧中、波中文化早已融入了我们的家庭。”

古拉尔赤克在中国生活的时间共有24年,其中先后4次任外交官,时间长达17年。在他家中,他向本报记者展示了他珍藏的自己同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合影。他骄傲地说,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他外交生涯中的辉煌时刻,更是波中两国人民友好交往与真挚友谊的历史见证。

为了表彰古拉尔赤克对中波友谊所做的贡献,北京市政府在2001年向他颁发了北京市荣誉市民证书和徽章。

“1994年8月,我再次来到中国,担任波兰驻华大使,我的中国朋友都亲切地称我‘齐大使’。1999年,我离任回国后,又在波兰总统府和总理府担任了4年中国问题顾问,并长期以波中友好协会会长的身份,继续为波中两国人民的友好事业工作。”古拉尔赤克最后说,“习近平主席即将访问波兰的消息令我激动得彻夜难眠,因为这将开启波中两国关系的新篇章。要知道,波兰是我的祖国,而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波中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是我此生最大的心愿。”

中央厨房

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网络编辑:贾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