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经济 > IT > 正文

移动出行就业促进报告:96.5%专快车司机收入增长

文章导读: 4月26日,滴滴出行发布了《2015-2016年移动出行就业促进报告》,报告显示,96.5%的专快车司机在加入移动出行平台后收入显著增长,其中,39.5%的司机有30%以上的收入提升。

从事滴滴专快车服务后,司机每月收入上升百分比

从事滴滴专快车服务后,司机每月收入上升百分比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孙冰) 4月26日,滴滴出行发布了《2015-2016年移动出行就业促进报告》,报告显示,96.5%的专快车司机在加入移动出行平台后收入显著增长,其中,39.5%的司机有30%以上的收入提升。业内人士认为,以滴滴为代表的“互联网+”分享经济模式,正在提供平等、自由、灵活的就业方式,为社会稳定做贡献,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提供新思路、新视角、新尝试。

该报告首次披露了滴滴平台司机这一群体的画像,尤其对于滴滴平台司机的就业基本情况做了客观详尽的展示。各项调研数据表明,滴滴平台对社会就业的拉动效果明显,不仅让人们可以获得一个兼职的机会,还为很多因传统行业调整或者因生意不景气而转移过来的人群提供了自由、灵活的就业方式。

根据《就业报告》,2016年3月滴滴平台72.8%的专、快车司机在线时长平均每周14小时以下,这意味着表明多数司机是利用闲暇时间兼职,滴滴出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赚外快”的机会,这呈现出典型的“分享经济”特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上午8:00-11:00 和晚上17:00-21:00 是滴滴专快车司机的在线时间的高峰,这与城市人群的上下班高峰时间重合,这意味着滴滴专快车为大城市交通高峰期分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缓解特大城市、大城市高峰时段打车难的问题作用巨大。

此外,根据滴滴出行对司机职业的调查,司机身份以物流司机、公司司机、小生意经营者(当前不景气)为多,这表明了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滴滴出行平台亦承接了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分流出来的人群,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灵活的就业方式。根据该报告,截止2016 年4月,滴滴出行平台已为超1330万名司机提供了更加平等、自由、灵活的就业机会,其中不乏女性群体、下岗工人、退役军人及艰苦创业者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新闻发言人李忠曾在4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深入调整,对就业的影响也在加深。“化解过剩产能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其中职工安置问题又是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据初步统计,煤炭系统涉及约130万人,钢铁系统约50万人。

而根据《就业报告》中对司机的抽样调查,滴滴平台上的部分司机正是在等待好的就业机会,等待经济好转后继续做本职的工作,这种特点鲜明的体现在钢铁、煤炭等行业。

事实上,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移动出行行业已经创造了一个反经济周期的就业机会蓄水池:移动出行行业的就业门槛并不高,进入该行业的就业人员一般已经拥有一辆私家车,因此,只需要满足平台规定相关车龄、驾龄及安全标准即可参与就业,不需要缴纳任何押金,因此对资金、人员投入的要求也极低。

同时,滴滴出行亦不断创新,帮助车主提升收入。例如“快车拼车”服务的推出,让车主每小时的平均完成单量提升了20%,车辆空驶率大幅降低,车主的平均收入也因此提升30%以上,而“快车拼车”的“连环拼”功能,则让车主的收入再度提高了10%。

业内认为,滴滴出行在移动出行领域提供的灵活就业机会,打破了阶层限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利于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此外,这种分配模式,还将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达到缩小收入差距、让低收入群体有更多的收入的目的。而且,移动出行行业为交通出行 “供给侧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其巨大的就业潜力以及千万级别的就业岗位提供,亦对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表示,以分享经济为特色的交通出行领域供给侧改革,已经从包括滴滴公司在内的诸多互联网公司的创新实践中,取得了大量有益的成果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效应,这为进一步探索交通出行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鲜活的例证和可资借鉴的分析框架。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