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特刊 > 正文

【洞见】弘扬工匠精神:浅析御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文章导读: 向元华说:“御窑遗址公园传承与保护的是物质文化遗产,但在现实生活中,御窑真正传承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制瓷手艺,是我们生活中的工匠精神。传承与保护御窑手艺是利用与发展的基础,这是代表中国最高艺术高度,是全世界都认可的,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明结晶。通过御窑这经典的文化载体,有利于实现中国文化自信的回归,理性的回归。”

【洞见】弘扬工匠精神:浅析御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向元华

p13 向元华在给画师们仔细讲解手工制作并亲身示范

向元华在给画师们仔细讲解手工制作并亲身示范

代表东方古老文化的瓷器,御窑专为宫廷制造御用瓷器,它生产的瓷器是最精美、高贵的。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御窑元华堂董事长向元华先生钻研了半辈子的御窑瓷器制作工艺,成为中国御窑工艺传承人,同时,政府也授权元华堂独家使用“御窑”品牌20年。

景德镇御窑,无论是其制造出来的精美绝伦的瓷器,还是其承载的文化精神与哲学智慧,都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明结晶,代表了中国最高艺术高度。但向元华同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当下,手工制瓷工艺受现代化的冲击,很多人在做减法,御窑的工艺濒临失传的危机,传承和保护御窑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御窑是瓷都皇冠上的明珠

御窑是古代的皇家瓷厂。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立第一所官窑——浮梁磁局,这便是御窑厂的前身。自公元1369年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此设窑厂开始,到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景德镇御窑集中了从元代至清代最优秀的工匠和最好的原料,最好的宫廷设计,最完善的管理体系,最明细的分工,以及严苛的御窑制度烧造出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瓷器。御窑这颗明珠推动了景德镇在日后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赢得了瓷都的桂冠。

由御窑的历史,我们不难总结出御窑有两大特点。首先,它是全世界所公认的最高的手工技艺的代表,其中有些技术到今天都是现代设备和高科技所无法取代的。其次,御窑能够集天下各种艺术门类及形式于一身,集天下各种能工巧匠于一处,御窑瓷器实际是当时各种艺术的精华体现。

真正的艺术品是靠精益求精的态度、丰盈充实的内心以及精准的工艺共同打造的,而御窑瓷器无不是体现这种极致追求状态的典范。如今景德镇御窑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中心的珠山地区,遗址是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生产瓷器的皇家窑场,国家把它列为全国重点遗址公园。

政府非常重视御窑遗址的传承与保护。2010年10月,御窑厂被列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御窑厂遗址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江西省省委书记强卫在2015年3月23日至24日专门赴景德镇调研御窑厂遗址保护工作,他在调研时强调,景德镇荣耀千年的瓷文化,不仅属于江西、中国,也属于全人类,要以人类文明发展的视野,以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重塑千年古镇的行、实、魂,再创世界瓷都的新荣光。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也多次强调要全力保护御窑遗址,传承和保护并重,利用和开发并举。

御窑非遗传承的是一种精神

生在瓷都、长在瓷都,从事这个行业30多年,向元华一路走来深刻感恩景德镇这方水土的养育之恩,也让他深感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景德镇的千年陶瓷历史文化。

向元华说:“御窑遗址公园传承与保护的是物质文化遗产,但在现实生活中,御窑真正传承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制瓷手艺,是我们生活中的工匠精神。传承与保护御窑手艺是利用与发展的基础,这是代表中国最高艺术高度,是全世界都认可的,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明结晶。通过御窑这经典的文化载体,有利于实现中国文化自信的回归,理性的回归。”

向元华认为御窑其本身不仅仅是一个器物,也不单单是一个艺术品,还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载体。景德镇御窑无论是其生产制造出来的精美绝伦的瓷器,还是建立在生产协作关系上的人文信息,都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例如官窑注重的是器物的修饰,正如李叔同(弘一法师)所说,先器识而后文艺,是以器载道的文化内涵,其实就是蕴含了中国人敬畏天地,天人合一,与自然世界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所以,景德镇御窑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

向元华说,瓷器表达的是一种中华文明之美,是一种集大成的美。从瓷器中可以看到玉器时代的玉器之美,青铜时代的青铜美感,石雕、木雕的美感,书法、绘画的美,这些美感、艺术、手法和思想,都融入到了瓷器里面。

瓷器的颜色是矿物质颜料通过高温熔融以后产生的,是由里及外、由外及里的透明,而且这种色彩是有厚度的,有晶莹剔透的美感;正如同我们传统文化里讲究的阴阳、刚柔、虚实,瓷器也表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标准要求。

因此,御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不光是一个器物,传承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规矩,一种价值观,是集大成的中华传统美德。

御窑非遗的保护任重道远

景德镇瓷器的魅力是代代相传下来的,它包含了雕饰的美、绘画的美、装饰的美,经过千锤百炼,直到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向元华认为,景德镇陶瓷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它的手工技艺。

劳动创造智慧是中华文明的一种根脉,这在瓷器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当人在劳动的时候产生智慧、灵感,并把它制作成作品用来装饰生活,我们的心情也会得到愉悦。现代工业化逐步在抛弃千年的手工制瓷技法和文化,这是很可惜的,通过御窑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能让其成为我们文化复兴重要的载体和传播手段。 手制瓷器的精美还有利于传播正能量。但现在有人搞一些莫名其妙的、妖魔化的东西反过来却说是“艺术”。向元华认为,艺术表达要作为正能量传播,作为一种美的享受,以此慢慢形成一种自觉的修养、行为,规范自己,约束自己。

对比当今景德镇陶瓷产业现状,古代御窑完善的陶瓷制作体系已经不完整。随着宫廷内务府造办处的消失,陶瓷制作过程中不规范的管理,以及高水平工匠的缺失,使得景德镇高超的制瓷技艺逐步异化和部分技艺的失传,如果这种传承至今的高超的手工技艺不加以保护,不规范管理,不正确认识,不正本清源,向元华担忧“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这么多年来,向元华深深意识到,传承御窑的非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认同,“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我们传承人得自己练好内功,沉下心来,将传承经典和发扬传统当做一种责任。”

手工技艺传达的是一种爱和能量,传承的是一种精神规矩和价值观,通过对御窑陶瓷手工技艺的传承、保护、利用和发展,整合陶瓷产业的能工巧匠,本着正本清源、追根溯源的理念,提高御窑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再现御窑陶瓷的经典工艺,再创辉煌!(作者系中国御窑工艺传承人,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馆长、御窑元华堂品牌创始人、景德镇御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御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刘冰倩)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