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公司 > 正文

中联重科副总裁王金富:秸秆饲料化可有效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文章导读: 秸秆焚烧是雾霾的重要来源,各级政府大力推行秸秆禁烧政策,但收效并不理想。

王金富代表:秸秆饲料化可有效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李永华) 秸秆焚烧是雾霾的重要来源,各级政府大力推行秸秆禁烧政策,但收效并不理想。对此,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副总裁王金富表示,秸秆资源化处理才能变废为宝,从其经验来看,秸秆饲料化是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王金富称,在吉林省四平市,一种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值得推广。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专利技术,利用糖化发酵等工艺将回收的秸秆转化为猪、牛、羊等牲口饲料,不仅解决了秸秆利用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减少了牲畜的生产成本(每头猪的生产成本可降低300-400元),增加了肉制品的营养成分,带来了多重经济效益。在模式推广方面,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是秸秆运输便捷,增加农民收益。以往秸秆无法有效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秸秆体积过大,运输成本较高。四平市目前计划在每个村屯设置秸秆回收加工点,推广秸秆膨化设备,将秸秆从就地饲料化处理后进行压实打捆密封,增加了秸秆的贮藏时间,并且便于运输。据测算,每公顷土地能够产出8-12吨秸秆,每台秸秆膨化设备处理能力在3-5吨/小时, 农民通过出售处理后的秸秆可以获得纯利润约300元/吨。

二是形成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该模式推广的关键点,是秸秆转化饲料的技术。通过“营养草及其制备方法”这项发明专利,在秸秆转化过程中加入营养元素,可以将小麦、玉米、水稻秸秆转化为猪、牛、羊等牲口的饲料,具有营养价值高,牲口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同时代替粮食降低了牲口的生产成本。在发展食品加工产业的同时,上游产业链还可以带动秸秆捡拾打捆机、秸秆膨化机等农业装备产业,下游产业链可以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生态农业,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运营,推动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在一些发达国家,秸秆利用工作同样也是因地制宜。如:波兰用秸秆做工业原料和发电。日本大量生产秸秆卷,卖给奶牛和饲养肉牛的农家作为农舍的铺垫物,多余的会用到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在澳大利亚,农民喜欢用农作物的秸秆来喂牲口,而且专门喂奶牛,因为秸秆蛋白质含量很好,纤维素含量很高,对奶牛非常好,另外农作物秸秆还会用于出口。在美国,农作物秸秆用来做工业和畜牧业原料,再利用非常普遍。

王金富代表建议,政策创新方面,秸秆综合利用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变“禁”为“补”。

在当前形势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要在顶层设计层面予以重视,相关主管部门需创新思维和做法,变“禁”为“补”,把用于秸秆禁烧的基层治理经费转换为对农民不焚烧秸秆的补贴,同时设立针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产业升级的专项补贴。

目前,秸秆综合利用主要包括:造纸发电、生物质能源、3D打印等,但是都或多或少存在成本效益、市场和技术的瓶颈,秸秆综合利用的高效产业链还没能完全建立起来等问题,需要国家出台政策在这方面鼓励创新与技术开发。

如果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同步跟上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节奏,农作物秸秆就不再是负担而是财富了,那么秸秆综合利用将会走上绿色健康发展的道路,秸秆焚烧带来的生态环保压力也会迎刃而解。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