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正文

美丽乡村托起柞水富民产业

文章导读: 11月10日一大早,在陕西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经营农家饭店的农户余茜到县城集市上去采购,记者从明细单上看到,货品采购量一天比一天多。

美丽乡村托起柞水富民产业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王群 通讯员 肖盛誉)11月10日一大早,在陕西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经营农家饭店的农户余茜到县城集市上去采购,记者从明细单上看到,货品采购量一天比一天多。她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来我们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上周菜品准备不充分,家里的好多菜都卖光了。”大批游客的涌入,使朱家湾、牛背梁附近景点等乡村游的农家宾馆生意红火,出现了一床难求的场面。据了解,今年来,柞水县依托美丽乡村发展富民产业,成为繁荣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的新引擎,走出了一条生态养民、旅游富民新路子。

生态养民,绿水青山变财源

美丽乡村游如此火爆、让农家乐业主余茜如此高兴的,正是柞水县今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努力打造环境美、经济强、民风好,宜居、宜业、宜游的柞水美丽乡村,建设西安会客厅的重要举措。

今年来,该县以乾佑河流域、社川河流域、金井河流域“三大流域”,牛背梁板块、县城至溶洞板块、凤凰古镇板块、丰曹板块“四大群体”,景区依托型、新业态引领型、双养带动型、休闲农业型、休闲度假型“五种模式”的建设思路,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基础配套、壮大特色产业,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生态保护相结合,重点开发以生态观光、农事耕作、果蔬采摘、休闲垂钓、渔鼓表演、手工编织等富有乡村特色的体验性旅游项目,初步打造成朱家湾村、东甘沟村、凤镇街村等农家乐集群,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菜谱,全面打造吃在农家、住在农家、乐在农家、购在农家的美丽乡村旅游升级版,深化“秦岭最美是商洛,景天洞地看柞水”品牌内涵。

营盘镇朱家湾村是国家4A级景区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所在地,景区开发前,村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老林沟里风光好,只见光棍不见嫂”,全村数百口人致富无门路,生活异常贫困。村支书胡平志说:“那时候外地的姑娘都不愿往我们村里嫁。”近年来,景区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朱家湾村已从原来偏僻落后的小山村一跃成为柞水县争创国家级美丽乡村的排头兵,风光优美,气候宜人,村庄像景区一样成为美丽乡村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县上适时进行引导,通过资源整合,规划建设美丽新村,村民们纷纷办起家庭宾馆、农家乐,经营起了土特产,使这个昔日有名的贫困村成了如今有名的富裕村。如今,全村90%的家庭从事旅游服务业,每年迎来70多万名游客前来观赏,实现旅游总收入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

产业富民,山沟沟变成桃花源

生态资源较好的村通过发展旅游,财政收入增加,群众致富,缺少资源的村怎么办?县上计划用三年时间,每年安排4至5个重点创建村,在65个村(社区)开展创建活动,县财政每年设立美丽乡村专项基金1000万元用于对国家美丽乡村和秦岭美丽乡村建设的奖励补助;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初级产品向加工产品、提升品质向打造品牌“三个转变”,做优产业、做亮特色、做大项目,实现产业富民的发展目标。

柞水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做大做强以核桃、板栗为主的林果,以香菇、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以土鸡、生猪为主的畜禽,以五味子、金银花、七药为主的道地中药材,以大鲵、鳟鱼等冷水鱼为主的水产,以蔬菜、香椿、油用牡丹等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等优势产业,加大绿色农产品开发力度,打造“绿色柞水”品牌,重点开发“柞水八珍”,深度开发中草药、蚕丝、饮料、代用茶等柞水特色产品,扶持一批特色农业产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笼头产业带动,创建旅游特色村、农业旅游示范点,推进农产品向旅游商品、农业园区向休闲景区、美丽乡村向休闲度假村转变,实现生态养民、文化强民、旅游富民。

柞水县下梁镇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天书山、九天山、卉丰等现代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辐射面进一步扩大,已有海丰香菇袋料栽培和秦峰地栽黑木耳示范基地、特禽生态养殖等5个项目建设入园;全县10大现代农业园区已初具规模,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建设稳步推进,汇生源、新田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目前,全县美丽乡村旅游业发展不断壮大,力争到2017年全县美丽乡村年接待旅游人数将超过200万人,直接收入3亿元以上,以“住山里人家、游田园风光、赏民俗文化、品农家风情”为主题的美丽乡村旅游新格局正在形成。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张芳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