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经济 > IT > 正文

阿里文学布局网络文学市场 以移动阅读为突破口

文章导读: 5月26日,阿里文学发布了2015年年度战略,宣布将以移动阅读为突破口,布局网络文学市场。

阿里文学来了 发力移动阅读和大数据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孙冰)  5月26日,阿里文学发布了2015年年度战略,宣布将以移动阅读为突破口,布局网络文学市场。阿里文学将与书旗小说、UC书城组成阿里移动事业群移动阅读业务的主要部分。其主要负责的业务将以内容生产、合作引入以及版权产业链的双向衍生为主。阿里文学将依托内容生产,从数字内容阅读、数字内容传播、版权衍生、粉丝经济等多个角度出发,建立跟文学产业相关的开放生态。

一个月前,阿里巴巴宣布正式推出新业务——阿里巴巴文学,进军网络文学市场。至于阿里巴巴将如何玩文学,外界一直在各种猜测当中。因为虽然迟到,不可否认,一个强有力的搅局者来了。

在文学领域,腾讯文学一直是国内最大的网络文学平台,今年1月,腾讯文学又整合了盛大文学,并成立了阅文集团,旗下拥有了400万名作家和2000万部作品,腾讯文学方面称:自己已经占据了90%的行业资源。

无论腾讯,还是阿里,发力文学领域都是因为文学是整个文化产业链的源头,是强势IP最大的来源地,无论是一部网游大作,还是一部卖座大片,都要从一个好故事开始。

“我们将给广大网络作家和内容生产商提供一种崭新的选择和全新的付费阅读及免费传播平台,用勇于创新的思维去打造和完善网络文学IP产业链。”阿里文学总编辑周运表示。

阿里巴巴也同时公布针对作者和版权商的合作政策,打造开放的版权战略,与合作方共享版权。阿里文学还与新浪阅读、塔读文学和长江传媒正式签约,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将在微博自媒体平台的作品互动传播、新锐作者的联合签约培养、依托大数据的作品定制出版,以及影视和游戏IP衍生等多方面展开实质性合作。

移动阅读被阿里巴巴认为是一个强有力的发力点,也是颠覆旧网络文学的格局的重要契机。“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让PC互联网时代任何行业的领先者优势都不再那么明显,网络文学也是如此。”周运表示,旧网络文学模式是基于PC站阅读模式起家的,而现在则是属于移动阅读的时代。

数据显示,我国手机阅读活跃用户4.9亿,其中网络小说占了全部阅读门类的60%,手机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4.4%。网络文学已成为跟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同等重要的主流互联网应用。对此,阿里文学在其作者合作政策中,进一步明确了“签约作品将更重视无线端的收入及推广”的方针。

周运表示,阿里文学在移动端有UC书城支持,其依托的UC浏览器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移动浏览器,日活跃用户突破1亿;此外书旗小说在移动阅读类App中也是排名前三的应用。

随着移动阅读的兴起,网络文学领域的马太效应越发严重,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大神级作者以老面孔居多,更多底层作者的收入却十分微薄,也难有机会晋升到知名作者行列。此外,近年来获得影视、游戏改编的作品,一般以几年前的老作品居多,优秀新作品已属凤毛麟角。

周运认为,在旧网络文学模式下,作品的前期曝光主要依靠PC网站的推荐位和各种排行榜,但是有效曝光位毕竟属于少数,且很容易被人工操控。而移动终端受困于屏幕限制,平台推荐资源更加稀缺,推荐规则也很难透明,同样给暗箱操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一些急功近利的作者也利用各种手段,通过刷点击和刷榜等作弊手段,抢夺平台的曝光机会。作者公平竞争的环境很难保障,优秀作品的遴选机制自然也出了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创造营收等业绩压力,内容平台方的签约运营策略也日益功利化,那些在移动端大火的作品类型,会持续得到比过去PC网文时代更强的曝光机会,部分编辑也在有意识引导作者模仿当红热门作品进行创作,最后造成网络文学作品日趋情节模式化,内容单质量持续下降。

周运表示,旧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已经非常固化,收入分配模式也已经定型,改善空间有限。对此,阿里文学将会针对作者和作品进行个性化运营,并考虑在未来进行去编辑中心化的运营尝试。阿里文学会在阿里大数据支持下,根据作品风格特质进行大数据分析,直接推送给同类偏好的用户。甚至未来给予读者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进行定制化阅读。这样就可以增加不同类型作者作品有效曝光的机会,摆脱网络文学作品日益模式化、单一化的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萌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