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公司 > 正文

中联重机总经理:政府应尽快实现“智慧农业”产业化

文章导读: 随着农业发展,农业环境污染也在加重,像土壤重金属化、农村大气雾霾已经引起各方面关注。

王金富照片

王金富

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富:

政府应尽快实现“智慧农业”产业化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吴晓光)  随着农业发展,农业环境污染也在加重,像土壤重金属化、农村大气雾霾已经引起各方面关注。

“以数字化、信息化为基础的‘智慧农业’是实现农业丰产丰收,有效应对农业环境污染的新兴产业,是未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富近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一产业在巴西、澳大利亚发展很快,目前我国尚未真正实现发展和推广,其瓶颈在于“智慧农业”的市场化与产业化上。

为尽快实现“智慧农业”产业化,王金富向政府建议:

坚持试点先行,增加“互联网+试验示范”的模式。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智慧农业”示范区,例如,从2010年到现在,在农业部的组织下,已确定了3批共300多个市(地)、县(区)、镇(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相当一部分也已对“智慧农业”部分范畴进行了实验和示范。

建议在“智慧农业”的推广方面,政府要继续坚持梯度推进的方式,同时增加“互联网+试验示范”的模式,将各地区不同的示范效应集合起来,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广大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将不同地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集合起来传递给相关专家,集全国各界之力量解决实际的问题,共同推进“智慧农业”与国内农业生产现状的融合。

王金富还建议,由政府引导,建立“智慧农业”产业化基础平台。

建议这一平台由相关部门主导,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分析研究国内市场现有“智能农业”装备的技术,组建专家团,建立“智慧农业”产业化基础平台,平台可包括:解决方案、控制算法、操作系统、物联网传输方式等。以其作为智慧农业网络终端及控制单元的二次开发基础平台,并在现有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内实践验证,逐步完善推广。

同时,相关企业或科研院所在此基础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和升级,提升设备的精度,扩展系统的功能,在减少平行研发工作的同时,产品技术的升级会更加迅速。在此环境下,中国农机企业才有可能会成为中国“智慧农业”领域的“华为”和“小米”,改变“智慧农业“现有的游戏规则,不断推动中国”智慧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总之,“智慧农业”想要破解产业化的难题,重点在于产业化基础平台的搭建,同时要通过“示范+实验”实现改进升级,希望政府能够给予相应的支持,促进“智慧农业”尽快进入产业化阶段。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萌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