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金融 > 正文

《中国金融风险与稳定报告2015》在京发布

文章导读: 4月11日,东航金融、第一财经研究院在京联合发布《中国金融风险与稳定报告(CFRSR)2015》并举行“新常态下的非常态金融风险”研讨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宣昌能、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出行会议并发言。

《中国金融风险与稳定报告2015》在京发布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谢玮) 4月11日,东航金融、第一财经研究院在京联合发布《中国金融风险与稳定报告(CFRSR)2015》并举行“新常态下的非常态金融风险”研讨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宣昌能、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出行会议并发言。

该报告对当下中国的整体金融风险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剖析,并试图给出降低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组合和方案。

“和2007年相比,中国的整体金融风险有明显上升。6大指标所体现的风险正全面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尤其是市场和流动性风险,已经接近历史平均水平的2倍;风险偏好水平高于历史水平的1.5倍。”报告第一章作者孙涛在报告中构建的中国金融稳定图(CFSM)的提示:和2007年相比,中国的整体金融风险有明显上升,尤其表现在宏观经济风险、信贷风险、风险偏好以及市场和流动性风险几方面。

易纲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经济体量大,金融市场流动性强,市场机制并不僵化、人民币汇率具有弹性,利率也正逐步的市场化。金融主体方面,也可以随着预期不断调整其资产负债,货币结构,减少货币错配,不断优化。正是这些市场机制的灵活的调整,体制改革,加上较大的外汇储备,使得中国经济抵御外部传染风险的能力较强。

李扬指出,新常态的前几年里,金融风险会日益突出,因此需要一个科学的框架来刻画。此外,在中国,信用条件比货币条件和金融条件可能更重要。例如互联网金融等新的信用活动产生之后,有可能不影响货币也不影响金融,但是它会产生信用。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曦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