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宏观 > 财经 > 正文

大公:中国债券市场发债企业信用质量普遍下滑

文章导读: 2月12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布《中国债券市场2014-2015年回顾与展望》,对处于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债券市场在2014年的发展特征做出了系统地回顾,并对2015年发展新阶段进行展望。

大公:中国债券市场发债企业信用质量普遍下滑

大公发布中国债市2014-2015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谢玮)2月12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布《中国债券市场2014-2015年回顾与展望》,对处于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债券市场在2014年的发展特征做出了系统地回顾,并对2015年发展新阶段进行展望。

大公认为,2014年和2015年中国债券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发债企业信用风险上升后既要守住中国的金融风险底线又能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服务。在这一大形势下,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一、规模扩大,品种创新,既整顿市场又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

由于新品种发行量大增和部分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受阻等原因,2014年中国债券市场继续快速扩张,这一趋势将延续至2015年。2014年我国债券市场发行总额为121,065.3亿元,同比增长33.9%。信用债发行规模首次突破7万亿元,占债券市场总发行额的58.7%,创历史新高。实体经济的债券融资占社会融资总规模从2002年末的1.8%扩张到2014年末的14.7%。2015年债券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私募市场和资产支持证券等将是主要亮点。

二、发债企业信用质量普遍下滑,为了不触发金融风险底线需要继续大量占用信用资源是公募债券市场主要问题

2014年发债企业的信用状况呈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11超日债”的违约结束了公募债券“零违约”的历史。2015年债券市场出现流动性问题的准违约事件在所难免,但各级政府和承销商对相关债券的隐性担保将基本保持“刚性”,中国债券市场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存在的问题是大量产能过剩企业占用廉价信用资源,对中国经济实现自我更新和升级换代不利,因此凸显了解决中国债券市场如何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三、公募市场目前的信用风险状况可能抑制其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能力,私募市场能否顺利接棒尚需观察

近年民营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的规模有所扩大,但并未改变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基本格局。2014年在将民营中小企业纳入债券市场融资范围方面又推出一些创新品种,但随着发债企业信用风险上升,民营企业发债难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指导下,证券业协会正加速推进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建设。私募债券市场的发展为破解既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又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服务这个难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备选答案。但由于私募市场解决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定价的方法还不清晰等原因,私募市场的发展前景尚需观察。

四、将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债券市场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需谨防其可能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

2014年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进入常规化发展阶段,成为银行体系盘活资金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之一,预计2015年将继续呈快速发展势头。尽管我国汲取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在当前阶段的资产证券化中做出了谨慎的制度设计,但是长期发展会产生难以防范的负面影响,可能包括银行体系道德风险加剧、家庭债务上升速度加快,系统性金融风险扩散等,债券市场和银行体系的风险会合为一体。虽然我国债券市场在这方面的问题刚刚开始显露,也需及早警惕。

五、信用评级路在何方,监管创新仍需探求

2014年评级机构的信用风险揭示功能并无明显改善,级别竞争甚至愈演愈烈,评级制度设计尚未对此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私募市场和资产证券化,以及未来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评级机构的作用会日益重要。鉴于此,应进一步探讨对其监管方式的改革,关键是如何将级别竞争引导到技术竞争上来,改变当前劣币驱逐良币的状态。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标识清楚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正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