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新闻 > 评论 > 正文

钮文新:新股上市没定价暴露交易制度设计缺陷

文章导读: 今天有报道说,近日上市的台城制药、国祯环保两只新股,在上市首日遭遇历史罕见的开盘状况——集合竞价阶段没有出现卖单,未能达成成交价格。由此可见,目前中国新股上市已经从“秒停”发展到干脆“没有定价”,这种古今中外都不曾有过的现象,在中国却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新股上市供求严重失衡

钮文新

今天有报道说,近日上市的台城制药、国祯环保两只新股,在上市首日遭遇历史罕见的开盘状况——集合竞价阶段没有出现卖单,未能达成成交价格。由此可见,目前中国新股上市已经从“秒停”发展到干脆“没有定价”,这种古今中外都不曾有过的现象,在中国却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实在难以想象。川仪股份8月5日上市,在上涨44%的涨停价位上,供给方只有10手量级的卖出,而需求方确是数千手量级的买入,供求之间数百倍的量差。早盘两个小时,在44%的涨停价位上,卖出盘1756手,而申买数量高达60万手。这还不算新鲜,艾比森、三联虹普上市当日集合竞价阶段成交量只有1手。这是什么样的市场?供求严重失衡的现象发生在所有上市新股身上,而如此严重的畸形状况还要继续维系吗?

可以肯定地说:对新股开盘后的交易没有做出供给安排——这一市场设计上的重大缺陷导致了今天这样的“非理性市况”;而这样的“非理性市况”是导致新股发行“三高”,二级市场“赌性”十足的关键原因。我们来看一下。

第一,新股上市后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必然会导致新股价格暴涨;而新股价格暴涨也必然引发新股认购资金的过度膨胀;过多的新股认购资金又构成股票一级市场的供不应求,必然导致“高定价、高市盈率、公司超募”。这个逻辑关系显而易见。

第二,因为股票发行严重供不应求,不愁卖,新股投资者根本无视公司质地,使得所有本该秉持公正的“市场中介”——证券商、会计师、律师等,其利益天平全部倾斜于上市公司。因为,它们只须把全部精力用在如何对付证监会、如何对付发审委方向就可以了,而根本无需、也用不着去考虑投资者利益。这也是导致部分中国上市公司质量低劣的关键原因。

第三,为了加大中签率,具有优势的机构或个人会融集大量短线资金从事新股认购,这使得中国股市在新股发行的瞬间变成了一个高度投机的市场。甚至可以说,一级市场是个公开的“租场”,而二级市场则变成“赌场”。

第四,资本市场毫无定价功能可言。资本市场对国家宏观经济的核心意义在于“资本定价”,但由于上述“市场交易制度设计缺陷”导致的供求严重失衡,使得中国股市定价功能受到严重破坏。至少,我们不知道一只新股到底该值多少钱,价格完全被投机势力所控制。

第五,如此重大“市场交易制度设计缺陷”之下,到底掩藏了多少腐败黑幕?掩藏了多少寻租空间?掩盖了多少洗钱行为?没人说得清楚。

我认为,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作为现代市场、集中交易的最高级形态,市场制度的设计至关重要。这一点,完全不同于一般实物商品市场的自然属性,因为它的供求交易主要是以“差价博弈”为利益诉求,市场属性并不自然。以中国股市为例,假定某新股发行之后形成10元的发行价,上市后所有新股持有人都不愿意以10元售出股票,因为没有赚钱。于是导致新股上市后,10元价位上根本没有供给而只有需求。这时,如果市场设计者没有考虑到在10元价位上“谁来提供供给”的问题,那股市就是今天这个样子。

发达市场在市场设计上是考虑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两条:第一,承销商把股票卖给投资者时,投资者要看承销商自己是否愿意购买股票,你不买我就不会买,这使得承销商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第二,市场要求承销商必须在一段时间里维护股票发行价,在股票上市后的20个交易日中,股价围绕发行价波动幅度不超过正负15%,这才算发行成功。

当然,某些股票可能会因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追捧而大幅上涨,这时承销商可能会卖光手中的股票。没关系,卖光了不算违规。相反,如果承销商不卖股票,则会被怀疑操纵。这实际就是一种平衡供求的设计。

中国有自己的特性。但无论如何,要通过一些手段强化新股开盘后,在发行价附近的股票供给问题。否则,中国股市没有宁日。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曦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