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黔南州委书记龙长春:

【区域·城市】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3月,龙长春出任黔南州委书记,提出推进黔南州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解决“慢”的问题,奋力实现“好”的目标。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刘德炳 邹锡兰 | 贵州报道

在全国许多地方经济走势偏弱的背景下,多年来发展较慢的黔南州逆势增长的表现颇为抢眼。

2013年3月,龙长春出任黔南州委书记,提出推进黔南州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解决“慢”的问题,奋力实现“好”的目标。

龙长春,在2008年贵州瓮安“6·28事件”后出任黔南州委常委、瓮安县委书记,短短数年间,瓮安就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折,呈现出一片繁荣、和谐的新局面。

近日,就“瓮安事件”危机处理、黔南州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等话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龙长春。

谈化解社会矛盾:

促发展、惠民生是关键

《中国经济周刊》:从松桃到瓮安,您多次受命于危难,成功化解危机。在您看来,各种社会矛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

龙长春:从根本上看,发生问题的根源是没有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方面,由于发展不足、社会问题突出,许多矛盾难以解决,社会自然难以稳定。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力度不大、没有很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致使发展的成果不能更多地惠及人民,严重损害干群关系,影响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各种社会矛盾就会涌现出来。这是特别值得警惕的。

以瓮安的实践来看,大的方向就是站在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立场上,在促发展的同时坚持惠民生,协调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如瓮安曾在2011年前后拿出3600万元用于解决1400多名下岗职工安置问题,并投入1.4亿元缓解教育资源紧缺状况,县财政民生投入从2008年的4.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9亿元。

《中国经济周刊》:黔南州当前的发展主要面临什么难题?

龙长春:黔南州发展主要是“慢”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脱贫奔小康的任务仍然较重。由于黔南属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的少数民族聚集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且贫困人口大多处于深山区、石山区,自身造血功能差,全州12个县(市)有10个县(市)列入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区。民族地区贫困群众盼发展、思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因此,贫困落后依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依然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谈黔南州发展:

优势多、势头足

《中国经济周刊》:黔南州发展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龙长春:黔南有三大核心竞争优势。

第一是区位交通优势。黔南位于大岭南和大西南两大地理单元的重要节点,是大西南面向华南、岭南的交通咽喉,是西南南下出海最近的通道,也是全省距省会贵阳最近的地区。贵州第一条铁路“黔桂铁路”、第一条高速公路“贵新高速”、第一条高速铁路“贵广铁路”都经过黔南,整个交通比较好,加之黔南处于贵州面向华南开放开发桥头堡的位置,交通优势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具有核心竞争力。

第二是生态人文优势。黔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民风民俗古朴典雅、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山水风光独树一帜。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三都全国唯一水族自治县、平塘“三天奇观”(天坑、天眼、天书)、都匀全球绿色城市、福泉洒金大峡谷等旅游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构成独具核心竞争力的生态人文景观。

第三是独特地缘优势。黔南州是全省环贵阳县市最多的地区,12县市中有7个处于黔中经济区,6个与贵阳毗邻,贵定、惠水、长顺、龙里又距贵阳中心城区最近。贵阳城市扩张,不仅给“贵惠长龙”发展带来空前机遇,也给“泛都匀”、“大都匀”建设带来了重要支撑力量。

《中国经济周刊》:为解决“慢”的问题,黔南州做出了怎样的战略发展规划?

龙长春: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为黔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工业化方面,我们坚持“工业强州”不动摇,按照抓大不放小、抓轻不放重、抓弱不放强的原则,全力激活存量,努力扩大增量,大力培育壮大能源、化工、建材、冶金、装备制造、农特产品加工、民族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

在城镇化方面,我们按照山区特色走新型城镇化路子,坚持“做强都匀、做大县城、做精乡镇、做美乡村”,围绕“都匀为龙头、县城为骨架、建制镇为支撑”的体系来推动城镇发展,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和建设品质在逐步提高。

在区域规划方面,我们提出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一圈两翼”主要是以地域和经济板块作为立足点提出的。“一圈”是“泛都匀”经济圈;“两翼”,南部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的南部经济区,三都、荔波、平塘、罗甸等县都属于南部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经济板块,北部是环贵阳经济带,以贵定、龙里、惠水、长顺4个县为核心。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形成以“泛都匀”经济圈为核心,以“三波罗平”生态文明示范区和“贵惠长龙”环贵阳经济带为南北两翼,实现核心重点突破、南北比翼齐飞的“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

谈生态文明建设:

“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中国经济周刊》:对于黔南州而言,一方面既面临着加速发展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生态脆弱的现状,如何在开发生态资源的同时又能保护好这些资源?

龙长春: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我们将按照这一指示,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积极争取国家在黔南建设开放式生态扶贫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水利、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规划实施,“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建设安全可靠的“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做出积极贡献。

为此,在高海拔地区,我们正大力发展都匀毛尖茶产业,都匀毛尖茶效益很好,一亩能够收入几千上万元,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统一。中海拔地区,主要发展水果,葡萄、核桃、苹果等经果林产业。低海拔地区,就是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方,重点发展刺梨等产业。我们计划种茶200万亩、刺梨50万亩、经果林100亩,都在按规划加快实施。

《中国经济周刊》: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曾夸赞黔南的都匀毛尖。下一步,黔南州在打造“都匀毛尖”品牌上有哪些打算?

龙长春:“都匀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6年经毛主席命名为“毛尖”。都匀毛尖,汤色好,味醇香,有着“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三绿透三黄”的突出特点。特别是含有不少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喝了对人体很有好处。黔南发展毛尖茶的基础条件优越。下步,一是建基地、扩规模,计划用三年时间达到种植面积200万亩,在原有基础上翻一番多。二是抓营销、强品牌。通过各种现代传媒、宣传活动、茶事活动,进一步宣传“都匀毛尖”,把这个品牌打出去,真正成为“世博名茶”的知名品牌。三是抓招商、树龙头。加大对茶叶的招商引资力度,推动茶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四是强科技、提质量。茶叶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业,特别是生产有机茶,要按照严格的规范和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不断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网络编辑:正正)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