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新闻 > 评论 > 正文

人民日报:剥开洋葱的外皮

文章导读: 医患关系就像洋葱的柔嫩内心,唯有不怕“流眼泪”的铁腕改革,才有望将扭曲的体制复归原位。

“医生被杀”“护士被打”,医患之间的阴霾愈发浓重。在今年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大声疾呼:医患紧张关系没有得到改善,医改就不算成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最终被增补进《政府工作报告》。

据统计,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22.9%。2013年,医患纠纷达到7万件,大医院成为重灾区,超过70%的三甲医院都发生过暴力伤医的事件。数字背后是人们的真实感受:表情僵硬的医生越来越多,愿意和患者交流的医生越来越少,冷漠成为医院的“传染病”。曾一度被誉为“最有人情味”的医患关系,早已变了样。

医、患本是利益共同体,并肩与疾病作战。究竟是什么让这对“利益体”变得扭曲对立,患者甚至不惜对曾挽救生命的医者刀锋相向?

——难以企及的医学期望。今日的医学技术突飞猛进,抗生素、疫苗,CT、核磁共振等,使人类的预期寿命大大延长。但是,医学也有硬币的另一面,甚至对很多常见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也不知明确的病因。局限性决定医疗活动充满风险,难免出现差错和意外。研究表明,即使在美国,住院病人中发生医疗差错的概率也在8%—10%,每年导致近10万人死亡。

但医学的这块短板并不为人了解。人们的医疗需求不断增长,对医学的期望水涨船高,远远高于医学的发展程度。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进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治好了是医生的本分,治不好就是医生的责任,一味将医学的缺陷归因于医生,医患纠纷由此产生。

——难以为患者负责的体制。医疗机构是提供医疗服务的窗口,服务质量、效率理应摆在首位,努力做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患者。然而,我国的医疗资源并不是按照患者的需求来配置,而是按照行政事业资源来配置,而且是“自收自支”的运行机制,医疗机构缺少服务患者的动力。

按说,医学的特点决定医疗机构必须有处理差错的机制,包括与患者的良好沟通机制、风险分担机制等。但是现实中缺少有效措施。医院想的是如何创收保生存,医生想的是如何多开药、多检查保收入。

医生作为“事业人”,被紧紧捆绑在公立医院的大树上,尤其是好医生,都在大城市的大医院里。患者被迫挤到大医院里,辛苦地挂号、排队,等来的只是“3分钟医生”。医生没有时间和患者沟通,而沟通也不能帮助医生完成创收指标。调查表明,90%的医疗纠纷是医患沟通不畅引起的。

——难以信任的“陌生人社会”心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人们走出传统的“熟人社会”圈子,却对扑面而来的“陌生人社会”难以适应。医患本质是一种契约关系,患者就医是寻求医生这个“陌生人”的照护。由于医学存在局限、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医疗体制不健全、保障水平不足,医患之间的契约难以完全兑现,患者没法完全信任医生,一定程度上助推医患矛盾不断加深。

拿什么爱你,矛盾丛生的医患关系?只有一个答案,即总理提到的“中国式医改”。医患关系就像洋葱的柔嫩内心,唯有不怕“流眼泪”的铁腕改革,才能一层一层剥掉包裹其上的粗糙外皮,将扭曲的体制复归原位,从而使和谐的医患关系回归。

《 人民日报 》( 2014年03月28日 17 版)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林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