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经济 > 汽车 > 正文

汽车质量备受考验 2014年汽车“三包”仍需磨合

文章导读: 虽然汽车“三包”自2013年10月正式实施,但目前看来,并没有让消费者踏实多少,从捷豹路虎车主在广州车展举牌抗议,到保时捷车主为问题车搭建“灵堂”等事件来看,质量仍是消费者和车企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沟壑。而汽车“三包”何时能走出磨合期填补这道沟壑,还需拭目以待。

虽然汽车“三包”自2013年10月正式实施,但目前看来,并没有让消费者踏实多少,从捷豹路虎车主在广州车展举牌抗议,到保时捷车主为问题车搭建“灵堂”等事件来看,质量仍是消费者和车企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沟壑。而汽车“三包”何时能走出磨合期填补这道沟壑,还需拭目以待。

汽车召回数量创新高

据了解,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全年共召回汽车133次,涉及车辆达531.1万辆,同比增长65.8%,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5万辆汽车被召回。

据分析,汽车召回数量的激增与2013年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召回条例)有直接关系。召回条例首次将部门规章上升为行政法规,不仅具备强制执行力,而且明确规定隐瞒缺陷、拒不召回的行为将被处以产品货值金额1%至10%的巨额罚款。据国家质检总局介绍,2013年度受缺陷调查影响而召回的汽车总量为196.1万辆,占召回总量的37%。

在2013年的召回中,国内车企针对自身产品缺陷实施的主动召回次数明显增加。其中,上海通用主动召回146万辆凯越和新赛欧,创造了10年间单次召回数量的新纪录,大众DSG由于媒体关注并报道的舆论影响,分别在3月和11月召回相关车辆超过百万辆。与此同时,自主品牌也出现了“召回热潮”。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2013年共有7家自主品牌车企发布10次召回,总数约45万辆,较2012年同比增长36%。其中,东南菱悦V3因手刹线问题召回汽车超过17万辆,成为2013年唯一进入召回数量排名前十的自主品牌。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表示:“作为理性的制造商,自身就要重视汽车质量。现在很多都是企业主动召回,体现出企业对自身汽车质量和自身品牌形象的高度重视,这也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汽车“三包”实施还需更多细则

尽管汽车“三包”新政已经出台3个多月,但是其对汽车市场并未起到太多积极作用。不少北京汽车经销商表示,新政出台至今,暂时还没有出现因质量问题而引发的退换车案例。同时,多数消费者对于新政反应平淡,关注度不高。

日前,在某品牌4S店内,经销商告诉笔者,现在的售后促销跟“三包”没有关系,而且这些售后优惠除不涉及退换车辆外,包修的标准比“三包”要求还要高一些。一般消费者来买车,也不主动了解和提及“三包”政策,焦点往往在店内的优惠条件上。与此同时,多家4S店负责人均表示,“三包”政策退换的问题很难实现,退换的车辆经销商无法处理,也没有返厂的说法。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退换,就是经销商埋单。

不仅经销商普遍反应“三包”新政的影响有限,对于消费者“三包”更加陌生。消费者邓先生告诉笔者,没怎么关注汽车“三包”,也没有感受到政策的推行力度和巨大影响。

对于“三包”实施与未来发展的问题,赵航表示:“"三包"、召回或者是质量抽检放在一起就有点重复,要把现有的政策梳理好才能贯彻好。”他认为,汽车是一个工业产品的终端集成产品,很多工业产品都可以放在车上使用,而这些产品都没有“三包”,导致最终责任都落在了终端产品头上。所以,“三包”应该是在一定范围内实施。

“"三包"目前还没有更多的实施细则,还处在磨合期,希望未来"三包"跟现有的其他政策并轨实施。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汽车工业的负责。”赵航说。

(网络编辑:曦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