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时评】A股为何再次“熊”冠全球

渣打银行最新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今,全球股市整体涨幅逾20%,但A股市场在此整体向好背景下,再次以其疲弱表现“熊”冠全球。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葛丰

渣打银行最新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今,全球股市整体涨幅逾20%,但A股市场在此整体向好背景下,再次以其疲弱表现“熊”冠全球。

A股表现如此不堪,恰与中国经济宏观态势呈鲜明对照。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始终保持7.5%以上增速,而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尤其是欧美发达经济体复苏前景仍不明朗,但即便如此,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11月8日再创历史新高,欧洲各主要股指表现也很出色。

那么,A股市场为什么总是与宏观经济背道而驰地“熊”冠全球?探析这个问题需要从普遍性与特殊性两个层面着眼,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从其普遍性来看,虽然经济发展是股市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基础,但在非长期时段内,股市表现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紧密。这主要因为股市表现受到很多外界因素影响,经常带有感性、冲动成分,而经济走势则相比之下更具理性与惯性,因此两者间并不总是遵循同向运动轨迹(今年欧美股市强劲反弹即为例证)。

另一方面,从其特殊性来看,A股市场“诡异”的表现固然可部分解释为股市并非完全理性,但问题是,A股市场与宏观经济基本面背离幅度之大、持续时间之久,这在全球主要股市堪称孤例,因此在其背后,必然还有特殊国情与发展阶段共同引致的重大缺陷在起作用。

撇开境内投资者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A股市场投资价值、财富效应长年不彰的内在固有缺陷主要可归结为两项,这其中较为软性的一项是:A股市场从其诞生至今始终处于行政色彩过于浓厚、政策基调过于多变的制度环境中,由此再加上新兴市场监管水平低下、法制建设滞后等通病,因此,A股市场很难给予投资者长期、明确、稳固的预期与信心。

A股市场另一项较为硬性的内在固有缺陷主要体现为:A股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经济微观基础一部分,同样表现出中国经济极为独特的“宏观强、微观弱”的整体性偏差。至于其间差别,无非在于上市公司集中大量垄断型国企,其短期账面利润尚可一观,但就实质而言,其技术效率改进不仅同样难以令人满意,甚至有可能,还会因其国企属性而在此方面表现更不佳。

消除上述两项缺陷的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重指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做到这一条,相关政府机构才能安守各自职能边界,把工作重心转到稽查执法及维护“三公”等基础建设中去;也只有做到这一条,包括股市在内的中国各类要素市场才能严格依从市场规律,源源不断地筛选、培育出真正具备投资前景、真正能与中国经济远大前程相匹配的企业。而A股市场,在此基础上自将告别连年“熊”冠全球的尴尬。


(网络编辑:若一)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