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期
十年巨变
年度期号:2022年-19期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15日
文章数:28
阅读量:
手机端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第839期 总28篇
开篇
中国过去10年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成就,恰恰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结果。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避免经济发展的单兵突进,而更加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系统性。
创新
风大浪大鱼也大。在科技强国的战略之下,“中国创新”的力量不可小觑,未来可期。
星辰大海再启航。未来,航天梦必将托举强国梦,在浩瀚星空不断刷新“中国高度”,用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为世界和人类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
为“数字中国”修路架桥,通信产业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列举了一系列星光熠熠的大国重器,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迎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北京报道 过去的十年中,在政策的引导、资本的助推和创业者的拼搏之下,中国迎来了又一轮创业创新的浪潮,新技术和新模式层出不穷,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独角兽”新贵。当然,其中也有佼佼者成长为国际巨头,登上全球科技竞争的舞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我们坚持以改革促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在中宣部“中国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被频频提起,其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多次被肯定。
协调
交通、生态、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三大领域。
大湾区建设启动以来,粤港澳三地基础设施“硬联通”、体制机制“软联通”、加快融合、同向共进。
在世界汽车历史长河中,中国是一名后来者,一路追赶,历经坎坷。从借鉴模仿到正向研发,从“四个轮子配沙发”到自主发动机列装,从被合资车企全面压制到依靠新能源汽车“换道超车”……曾经,国内车企“遍尝百草”。如今,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背后折射的正是中国钢铁工业从“跟跑”向“领跑”的蝶变。
这十年,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办成了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建成了过去想建而没有建成的一大批重点工程,迎来了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十年,这句中国人最熟悉的英文经历了两种翻译: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一样的读音,不一样的是多了“中国式”自信,融入了“匠人匠心”,融入了“国货情怀”。
绿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要进展,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从14.5%提升到25.5%……
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无论是在我国重要主场外交活动的进博会上,还是在引领创新重要平台服贸会上,“低碳”“双碳”展区都绿意盎然,今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更是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这些盛会都成为我国绿色低碳的缩影。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过去十年,生态农业在各地的乡村经济发展中可谓是厥功至伟。
冰清玉洁着薄纱,一湖静水一湖花。盛夏,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连片海菜花再次盛开于清澈的洱海湖面。由于对水质要求极高,海菜花又被称为“水质风向标”。水清花盛,水污花败。当地人说,在云南的九大高原湖泊里,只有最清澈的湖水才能留住它。
开放
十年来,跨国企业参与和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中国已经成为诸多跨国企业全球业务发展的动力与引擎。这些外资企业无论是在中国的投资金额、投资结构,还是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参与程度,都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与魅力。
“一带一路”是面向世界、具有广泛包容性的国际合作平台,开放是“一带一路”的显著特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全世界互通有无、合作分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全世界持续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多年来,中国开放事业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结合之路,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贡献者。
过去十年,广东外贸进出口规模屡创新高,2021年突破8万亿元,十年增长了33.1%,对我国外贸增长贡献达14%。
未来,金融开放将继续稳步向前,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金融业的共识。
共享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近十年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翻番,城乡收入差距也连年缩小,这些成绩都在成为未来拉动消费市场的原动力。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我国经济不仅展现出韧性且持续正增长,在就业方面同样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回顾这10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就显著。这一阶段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呈现出多重特点,制度改革取得突破,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经济运行“减震器”作用凸显。
影像
这十年,我们一起走过
顶部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京ICP备05064792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0808号
  •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10120170050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第209号
Copyright©2007-2024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51 6536349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15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