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油田采油二厂:党建领航强“三基” 融入中心提质效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人员不够党员上!”9月2日,随着生产群里的一声召唤,江苏油田采油二厂赤岸生产班站各岗位的党员骨干迅速集结,用时4个小时将韦16A井旧抽油机的皮带轮更换到韦8平2井,保障了该井的正常生产。

这是该厂持续推进党建领航强“三基”、融入中心提质效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采油二厂党委以党组织建设“磐石工程”为统领,结合原油生产、安全环保、降本增效等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党支部建设与“三基”工作相融互促的方法途径,抓班子、带队伍、强“三基”、保稳定,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全厂安全稳健发展。

提升党支部引领力,让组织力量渗透到每一口单井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神经末梢”,是确保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最后一公里”。在基层一线,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是夺油上产最有力的“核心动力”所在。

该厂党委以增强支部班子整体功能为着力点,实行党支部书记、行政正职交叉任职,并优选油田开发“先锋军”、经营管理“多面手”、员工群众“知心人”作为支委委员,构建明晰的党支部和支委责任履职清单,形成支部班子和基层班子“合二为一”、协力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抓基层、打基础,需要把基层党支部建设得坚强有力。自年初开始,该厂党委打破了以往在会议室召开月度党支部书记例会的模式,按照“政工例会到基层、学习行动到现场”的要求,走进基层现场,开展学习交流,相互借鉴提升,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

建强基层组织,关键在于党员队伍作用的发挥。紧紧围绕产量、效益目标,该厂以单井承包经营管理为切入点,根据党员分布情况和党员群众结对联系情况,大力推行支部委员包责任区、党员包单井的承包管理模式,并通过结对帮扶、考核激励等方式促进党员挑起产量重担、扎紧成本口袋,从而带动全体员工管好井、算好账、增收益。

“我们将‘过硬’作为党支部建设的标配,把油井按照产量和管理难度,分为重点井、稳产井、潜力井ABC类,实行党员包井ABC管理法,进一步压实党员管井责任,汇聚起全员合力争上产的红色动能。”黄珏生产班站党支部书记谈建勋说。

在“党建链”与“产量链”互融共促下,今年6月,黄珏班站党支部荣获“中国石化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至8月,实现原油超产2030吨。

提升党支部执行力,让岗位责任落实到每一项工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该厂紧紧围绕“增产量、强基础、控成本、降递减、提效益”的工作要求,以解决生产经营实际难题为导向,切实发挥基层党支部在基础工作中的促进作用,努力提升员工责任意识,增强制度刚性执行,持续夯实老油田高质量发展基础。

该厂将完善“两册”作为强“三基”工作的重要一环,把握“化繁为简、科学适用”的原则,将原本3万6千多字的《岗位操作手册》进行提炼,以文字、表格、流程图相结合的方式重点阐明工作“要点”和“操作规程”,优化后的几页纸成了员工快速掌握工作要领的“武功宝典”,为新形势下员工扎实开展基础工作提供了指南。

面对产量和成本的双重压力,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小处着眼、大处着手,在“老区硬稳产、成本硬下降”中打头阵、做表率。科研两所党员干部通过挖潜闵19断块剩余油潜力,先后投产新井闵19-9、闵19-10井,累计日增油7吨以上。天长班站党支部集结党员骨干创新实施自循环灌液及分段拓展洗井法,改变了传统自洗工艺对油井日产液需达到5至13方之间的硬性要求,及时“抢救”了日产油2.3吨的宝贝井桃6井;并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将班站适洗油井数量由31.6%拓展到82.2%,为各油井“强筋健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赤岸班站党员攻坚小组,通过对油井、支干线以及储油罐的电加热装置进行细致摸排和分析,积极探索降温运行及常温运行模式,最终以实施科学的启停方案取得了节约电量27万千瓦时的良好战绩。

“先锋指数”有效提升了“能效指标”。在“红色力量”的引领、促进下,基础工作环环相扣,生产运行高效顺畅,全厂上下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氛围浓厚。

提升党支部战斗力,让素质提升覆盖到每一名员工

“本期课程,我们围绕生产运行资料管理系统的资料查询、运用、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展开……”在该厂8月份举办的“雄鹰人才学院”月度课堂上,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马韬正在为45名技术人员进行专项授课,进行答疑解惑。

自年初开始,该厂分别以举办“雄鹰人才学院”月度课堂、每周两次晚自习、举办学习成果分享会等方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促进青年人才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双向提升。同时,积极采取“党建+”的模式,用好党员示范岗、劳模工作室等平台,积极推进“3+1”导师带徒、基层岗位练兵、业务技能竞赛等工作,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为高质量发展蓄力攒劲。

增强党务工作者能力和水平是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推动“三基”工作走深走实的前提和保障。该厂对照“三懂三会三过硬”的具体要求,定期组织开展党支部书记培训和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并以“随机动态述职+定期集中交流”的模式,检验党务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党务业务功底,营造学业务、比技能、练真功、强素质的浓厚氛围,涌现出一批既懂安全生产又懂党建业务的“双料”书记,大大增强了基层班站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为进一步激活“人才细胞”,各基层党支部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练什么”的原则,通过理论“小课堂”、现场“开小灶”、技能“送上门”等形式进行全员、全方位培训,持续增强岗位员工业务技能水平。顺北项目部的“顺北讲堂”、地研所的“周五”小课堂、崔庄班站的“崔享课堂”等一系列紧贴生产实际的“品牌特色”培训课堂,为拓宽技术人才视野,培育建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梯队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扎实基本功训练的助力下,涌现出了一批荣获“国赛”金牌、集团公司大赛金牌的优秀员工,成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人才支撑。(孙燕)

一审:周瑞峰 二审:孙晓萌 三审:周琦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