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存款利率又降!

利率还会继续下调吗?

近日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大有新一波“降息潮”之势。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谢玮 | 北京报道

近日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大有新一波“降息潮”之势。

5月4日以来,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集中发布公告,同步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3年期、5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降幅度最大,均已降至3%以内。

而自今年4月以来,已有20余家中小银行、农商行等陆续下调了定期存款利率。

事实上,去年就曾发生过两次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去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去年9月,先是六大国有银行同日公告下调存款利率,随后多家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陆续跟随调整。

存款是重要的金融产品,与金融市场和公众利益息息相关。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是何原因?存款利率调整对市场有何影响?未来银行存款利率是否还会继续调整?

065

为啥下调?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近年来,我国居民存款热情居高不下。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

今年以来居民存款热情依旧高涨。根据央行数据,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

而在居民存款意愿持续上升的同时,存款利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公开数据显示,经过多轮下调,市场上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已降至3%以下。

存款利率降幅有多大?举例而言,有银行3年期整存整取利率由3.25%调整为2.95%,下调了30个基点。这意味着,将100万元存款定存3年,利息会比之前减少9000元。

针对当前银行集中降息的原因,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指出,去年以来存款利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不同银行会根据自身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时间选择、下调幅度也不尽相同。首先,从基本原理分析,价格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老百姓存款意愿强、存款多,市场流动性比较宽裕,成为推动存款利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另外,对银行而言,资产端要求银行减费让利,降低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资产端利率下行,倒逼负债端成本下降。从银行盈利情况看,目前息差不断缩窄,银行需要通过压降包括存款在内的负债成本,以维持其盈利的可持续性。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直言,存款利率下调的大背景是金融市场利率中枢的持续下行。特别是疫情之后,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利率及通过LPR引导,各类主体的银行贷款利率都有明显下降。而存款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还不完全与市场联动。因此,在包括贷款利率在内的市场利率下行的同时,存款利率的下行幅度显然是不够的。

曾刚进一步分析指出,存款利率调整滞后源于多种因素:一方面是定价机制的原因;另一方面,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担心存款流失而不太愿意主动下调存款利率。银行出于对流动性的关注,在“存款立行”的思路下面,银行也不敢轻易下调存款利率,担心引起存款流失,从而对银行的稳定性造成冲击,“有些银行自身的担心,不敢往下调。如果有些银行调了,其他银行不调,那下调的银行岂不是压力很大。”

“因此,在此种背景下,整体存款利率的下行幅度会远小于贷款利率下行幅度。”曾刚分析,这会造成两方面问题:一是宏观上,资金利率毕竟是市场利率的底线,贷款利率维持低位很难。对银行而言,贷款利率肯定不能低于存款利率,否则银行如何盈利。所以,存贷款利率倒挂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存款利率不能下行,那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的空间就很有限。另外,息差低到一定程度对银行的可持续性有重大影响,可能会导致部分小银行经营困难,不能等闲视之。因此,在此背景下,推动存款利率定价机制的优化,推动存款利率下行显然非常重要。

谈及2022年的两次下调,曾刚表示,第一次是因为优化了存款利率的定价机制,打开了下调的空间。但其实几乎没有银行下调,而且调整主要集中在5年期以上的长端利率。而9月才开始引导大型银行第一次下调。因为大行存款客户基础最好,网点最多,声誉更好,因此下调的压力相对更小。大行的下调给其他银行下调提供了空间。在这种背景下,存款资金来源占比较高的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或农商行,就有了下调的动力。对这些银行而言,在资金来源中存款占比较高,在其中定期存款占比又高,导致其实际付息成本很高,所以这些中小银行逐渐开始了降息。还有一部分银行不是同时调的,还有一些银行坚持得更久一些。这些银行可能存款比较缺、在资金来源中存款占比较低,存款对其而言十分重要,可能最后再调。这些银行,包括一些城商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所以从调整的顺序来看,基本上大行先调,资金来源比较丰富、付息成本比较高的银行再调,最后是存款占比较低的银行。”他直言,因此谈不上是第几波调整,只是不同银行选择不同的时点进行调整,但原则上都是跟随大行进行的调整,为其他所有银行创造了调整的空间。

曾刚强调,关键核心还是推动银行存款定价利率更加市场化,使其与市场利率变动相一致,从而能够更有效地为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创造条件,同时为银行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稳健、可持续运行创造更加良好的基础。

未来还会下调吗?

那么,银行存款利率是否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曾刚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指出,存款利率的调整变化趋势,永远跟随贷款利率变动趋势进行变化。因此,存款利率未来是否会进一步调整,可能要分几方面看待:一是是否还会有其他银行跟进调整。不排除未来随时间推移,还会有其他银行加入降息的过程。但这并不构成另一轮降息,只是有些在补调而已。二是已经调整过的大银行,未来会不会进一步下调。这就要取决于,其调整是否到位以及未来贷款利率或金融市场利率的走向。

“金融市场利率未来若是进一步下行,根据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定价相匹配,恐怕还有下调空间。如果贷款利率现在已经见底了,未来还可能会上调。”曾刚说,未来一段时间观察贷款利率的变动是存款利率会否调整的重要依据。“目前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贷款利率下调已经接近底部,未来上调概率应该大于下调概率。因此,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调空间并不大。”

在他看来,当整体市场贷款利率水平上行时,由于贷款利率定价快于存款利率定价,这意味着银行息差将会变大,可能向好的方向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银行业的息差将可能在今年一二季度见底,未来可能企稳回升。”

董希淼则分析,2023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仅增长1.3%,增速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而去年全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达5.3%。数据还显示,2022年商业银行净息差呈逐季下降之势。银行息差缩窄及净利润增速下滑,与银行持续减费让利有关,但影响降低融资成本的可持续性,也将影响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所以,通过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来延缓息差缩窄压力、稳定收益水平,在当前仍然具有必要性。

他直言,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指出,“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引导商业银行适度下调存款利率,正是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的具体体现,符合央行政策导向。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存款利率仍有下降的可能。但考虑存款利率目前已经处于较低水平,以及随着宏观经济恢复、融资需求上升,未来存款利率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

“存款是重要的金融产品,与金融市场和公众利益息息相关。” 董希淼称,存款利率下降,偏好存款的居民收益将减少,但也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一是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一步推动银行降低实体经济实际融资成本;二是约束银行对存款的不理性竞争行为,克服负债业务“规模情结”和“速度冲动”,增强发展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三是中长期存款利率下降,有助于减少短期存款与中长期存款之间的“价差”,也有利于减少套利行为,使银行存款期限结构更加合理。

银行打响净息差“保卫战”

息差收窄成为大趋势,给银行业带来了不小的经营压力。坊间戏称,银行业“躺赚”已成历史。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底,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91%,同比下降17个基点,这也是自2010年以来净息差首次跌破2%。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六大国有银行净息差全部下降。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一季度净息差分别为1.77%、1.70%、1.70%、1.83%、1.33%、2.09%,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15、0.20、0.06、0.19、0.15、0.11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下,多家银行纷纷表示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强化存款成本管控,缓解息差收窄压力,将净息差保持在合理水平。

交通银行在一季报中解释称,净利息收益率同比下降,一是资产端受LPR多次下调、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及存量贷款重定价等多重因素影响,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较多;二是负债端存款继续呈现“定期化”的趋势,同时受前期美元加息等因素影响,同业负债成本同比上升,计息负债成本率整体上行。

建设银行在一季报中披露,净利息收益率1.83%,净利差1.64%,环比均下降8个基点,主要受到LPR下调以及市场利率整体走低影响。

工商银行则称,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滞后反应、存款定期化延续等因素综合影响,年化净利息收益率(NIM)下降至1.77%。息差走势具有行业性、阶段性特征,该行将在资产、负债两端协同发力,持续优化结构,将NIM保持在合理区间。

董希淼直言,息差收窄可能是个长期的趋势。对于银行而言,除了在负债端“降成本”,在“资产端”维持收益,优化资产结构,缓解息差压力之外,还需要增加非息收入,包括发展中间业务、财富管理等维持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9期)


 2023年第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3年第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