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博鳌论剑

经历2022年的考验后,中国、全球经济2023年再次起航。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肖翊|摄影报道

经历2022年的考验后,中国、全球经济2023年再次起航。近日,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泽林等一系列政界大咖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时,分享了他们对亚洲经济、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发展等重点问题的观点。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有哪些精彩发言?

034

冯飞

海南省委书记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启动两年多来,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量身定做的政策优势、世界一流的生态优势,实现“顺利开局”到“蓬勃展开”再到“进展明显”“蓬勃兴起”。海南是一片充满发展机遇、有着美好未来的热土。诚挚邀请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创业者到海南投资兴业、安居乐业。

★ 注:图左为中国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图右为冯飞。

030

艾哈迈德・赛义德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

从亚洲开发银行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在近期可能会有一些分裂,但是中长期会有一致性的发展。中国和亚洲的市场,对全球经济是巨大的引擎作用。

★ 注:图左为艾哈迈德・赛义德,图中为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

究院院长林毅夫,图右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

033

宁吉喆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局长  

近两年全球通胀加剧,与产业链、供应链不畅有很大关系,供给侧政策、贸易政策也在其中起作用。作为一个资源进口大国,中国经济恢复并未拉动世界通胀。同时,更加顺畅的出口还将为发达国家提供优质廉价商品,这是过去十几年美国等发达国家保持低通胀的基础。

★ 注:图左为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刘振民,图右为宁吉喆。

031

江泽林

国务院原副秘书长

当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这些年来,中国式的现代化一直在推进,比如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速,这是遵循世界上现代化的一般特征。现在的中国式现代化,着力点更多在中国特色,比如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等。中国选择的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 注:图左为江泽林。

032

赵辰昕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进“双碳”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统筹把握好“立”与“破”的节奏和力度,深入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不断夯实能源安全基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7期)


 

2023年第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3年第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