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和“新势力”

科技创新事关国运。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璇 | 全国两会报道

061

062

科技创新事关国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出现多次。这也是自2015年起,这一概念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被连续提及的第九年。

翻看本届代表委员的名单,不难发现,来自航空航天、深海探测、新材料、量子计算和先进制造等领域的专家面孔愈来愈多。这也被解读为“中国正在越来越重视本土硬科技创新能力”。

会议期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多位代表委员认为,这次改革将有助于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以科技自立自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此次与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科技创新“国家队”着力打通“卡脖子”技术的“最后一公里”

在我国数以千万户企业中,央企可谓国民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压舱石”。

去年5月,国资委发布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央企要当好“科技创新国家队”,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环节取得突破,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现代产业链链长”,肩负起科技创新的国家重任。

国资委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近10年来,央企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超过全国的1/3。2022年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在电网、通信、能源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我们研制的国产首台岩石隧道掘进机(TBM)、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最深海底隧道盾构机‘深江1号’、全球最大直径竖井掘进机等国之重器,创造全球最大、世界最长、行业最快纪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董事长刘飞香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据介绍,隧道掘进机代表一个国家高端装备技术水平,处于地下工程产业链核心地位,过去一直被国外垄断,国内基建领域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全部依赖进口。

“铁建重工通过持续自主创新,仅用10余年时间,不仅打破了掘进机的国外垄断,还成为全球行业的领跑者。”刘飞香说。

此次全国两会,他建议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要聚焦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国产化、产业化目标。着力打通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关键零部件“卡脖子”技术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为了更好发挥央企在稳定宏观经济大局、落实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蔡建春建议,进一步加强央企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龙头牵引作用,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以及科创板功能,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党委书记王百森则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中央企业牵头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支持力度。鼓励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中,更多吸纳中央企业参与,提高大科学实验装置与产业需求的结合度。

从“强化”到“突出”,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新势力”

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长足进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其中,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其对于研发经费投入也在持续加码。据统计,2022年,全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3/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的占比已接近8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业内人士分析,从“强化”到“突出”,两字之差,却意味着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角色、使命、任务都发生巨大变化。

“谈到科技创新,会以为这是科技巨头、大企业才能做的事情,却常常忽视了中小企业的价值。但实际上,很多创新往往是小企业才能做的,大企业反而做不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经超过5200万户。全国已经培育了7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特别强调,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深有感触,此次他带来的就是关于扶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建议。

他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之所以关注民企发展,是因为民营企业不仅是市场中最活跃的主体,而且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为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扶持专精特新要出新招。”

齐向东直言,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中最具竞争力和创新潜能的部分,依旧面临起步难、持续难、做强难三大困境。他建议在会计制度上想办法,建议不冲减当年利润,在项目成功上市取得收入以后,按收入进度比例分摊成本费用,保证分摊之后创新产品增加创收利润。这样可以在研发期不减利润,在投产期增加利润,企业自然就愿意为技术创新投资了。

“科研法人”、行业性取证固证指引、容错纠错机制……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支招

近年来,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整体呈现逐年攀升态势,但在结构上仍有提升空间。《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中,相较于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48.1%,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

“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低,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锐科激光副董事长、总工程师闫大鹏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他认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低问题,尤其是财政资金投入在研发过程中形成的资产,包括发明专利等无形资产或装备设置等有形资产,无法顺畅赋权给技术发明人,严重影响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和创造性,这造成创新资源的极大浪费。

对此,闫大鹏建议引入“科研法人”制度,充分授予高校、科研机构战略科学家、首席科学家及其科研团队多项独立自主权,包括在项目研究方案制定、技术路线选择、科研经费管理、团队人员选聘、科研岗位设置、职称评审、绩效考评、薪酬福利及参与成果应用转化等市场主体活动方面。

刘飞香则聚焦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他认为:“重大技术装备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由于其结构复杂、工作环境对外封闭,现场取证固证难度大,侵权易、维权难成为行业痛点。”

刘飞香建议国家针对不同行业出台更加具体的专利侵权取证固证指引,指导取证主体规范地进行取证固证,全面提高主动取证固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呼吁国家搭建具有司法公信力的电子公证平台,大力支持和推广知识产权电子证据区块链存证方式,同时统一各地法院、行政机关对于电子证据的认定标准。

科学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势必伴随失败的风险。失败免责、容错纠错也是鼓励创新的必要保障。

2018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和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云南、四川等部分地区已经在科技创新容错纠错方面开展了相关探索与实践,但试点和经验尚少。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新董事长周渝波建议,完善科技创新投资容错机制,鼓励国有资本敢于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按照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原则,针对科技创新投资特点制定规范的容错程序,明确国有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投资中,如果遵守决策程序、履行应尽义务且不存在故意违法违规情形的,可以不追究单个科技创新投资项目国有资本损失的个人责任,以此消除国有资本开展科技创新投资的顾虑。

来自航天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党委书记、董事长冯杰鸿在采访中也特别提到,建议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和容错纠错机制。“允许失败失误,才能更好地激发企业创新激情和活力。”他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赵雯特别提到,“容错机制本身也需要受到监督”。她表示,需要构建科技项目信用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有效、惩处有力的科研诚信惩戒机制。对认定的免责项目,要向本科研领域或全社会公示,接受同行及大众监督。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5期)


 

2023年第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3年第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