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打造国潮新高地,助力乡村振兴

栩栩如生的蝴蝶、刺陵花、活灵活现的百鸟图……一幅幅蕴含丰富民族文化的绣品跨越千里,从贵州深山来到了城市,甚至惊艳了欧洲秀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杨琳|全国两会报道

栩栩如生的蝴蝶、刺陵花、活灵活现的百鸟图……一幅幅蕴含丰富民族文化的绣品跨越千里,从贵州深山来到了城市,甚至惊艳了欧洲秀场。

全国人大代表、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在十几年前启动了中国手工坊项目,带着团队走入贵州深山,挨家挨户寻找绣娘。至2020年,团队已从30多个少数民族里寻回13000多名绣娘,设立1200多家“绣梦工坊”,遍布云南、内蒙古等10个省份,收录5000余种民族传统纹样。很多生活在深山里的家庭,通过传统手艺,让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夏华认为,苗绣产业是对贵州刺绣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仅能解决绣娘就业,更能融入乡村振兴的大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夏华重点关注苗绣发展和乡村振兴,带来了关于“推动贵州苗绣产业可持续发展”“建立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两份建议。

图片1

一只“蝴蝶”能飞多远?

布依族的独臂绣娘梁忠美可以不用草稿,照着蝴蝶标本就将花纹活灵活现地定格在绣片上。最初,她的作品在家乡只能卖几十元,每月收入仅有1000元左右。

如今,经过设计团队的精心打造,梁忠美手中的“蝴蝶”走出了大山,甚至惊艳了伦敦秀场。现在,她的一幅绣品市场价可以卖到2000元,月收入可达上万元。

拥有60多年绣龄的潘玉珍,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刺绣传承人。她的绣品经过加工,变成了时装、高跟鞋和工艺品,销往全世界,她的年收入能达150多万元。

然而早年间,这门手艺赚不到钱,很多绣娘宁可出去打工。

“现在大家真的相信这门手艺可以变成职业、可以赚钱。”夏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一个村子里,几十位母亲辞去了原来在城里打工的工作,回来绣花了。”

十几年来,夏华和团队从30多个少数民族里寻回了13000多名绣娘。

夏华认为,从技艺、人才数量、市场需求来看,苗绣具备产业化的潜力。但苗绣产业化发展还存在着绣娘及工坊小而散、产品单一、缺乏创新力等问题。因此,保护好苗绣文化、传承好苗绣技艺、发展好苗绣产业,对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推动苗绣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全国两会期间,夏华建议,支持搭建苗绣数字化产业平台,建立以绣娘和纹样为基础的苗绣产业数字化平台,以苗绣工艺为核心的产品交易平台,通过标准化培训和时尚设计,将非标的技能标准化,提升苗绣产品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能力,推动苗绣产业快速成长。

她还建议,建立苗绣产业基地,搭建面向全球的苗绣产业研发设计中心。

“欧洲人是真的喜欢我们的东西。”夏华感慨道。2019年10月,公司打造的场景化、体验化的新零售模式——“深山集市”在伦敦开集,外国人排了上百米的长队,挑选喜爱的产品,主动和绣娘合影。

在夏华看来,“应支持企业研发设计投入,以开放共享的平台吸引来自全球的设计师和时尚品牌,与绣娘合作、共同创意,实现苗绣产品的商品化、时尚化、品牌化”。

“同时,建议相关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开放性的苗绣市场化平台,让更多绣娘、工坊的产品能够直接面向全球消费市场,还要推动建立高效、便捷的产业收益分配体系,在行业内部形成示范效应,形成从文化输出、产品输出到产业创新模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苗绣产业做大做强。”她说。

夏华还建议,政府、龙头企业和绣娘三方通力合作。“政府搭台,创造优惠条件,吸引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培育一批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发展一批手工艺带头人快速成长。”

指尖产业、国潮文旅……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很多绣娘就在家里,靠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养活家。我们培养出来的村寨里的绣纺带头人和负责人,能带动上百人,一起用这个方式致富。”夏华说,“有的村庄一年大概能创造上千万元的产值。十几年来,依文手工坊让13000多名绣娘创造了近10亿元的产值。”

她认为,推动乡村地区传统手工艺振兴,建立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新模式,是解决农村就业、刺激消费、实现脱贫不返贫的重要举措。夏华建议,建立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特色产业创新示范基地,打造一批标杆示范区,并将成功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

“第一是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指尖产业。”夏华说,我国各民族地区拥有璀璨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如刺绣、蜡染、扎染、雕刻等,具备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资源,且有众多农村当地的产业劳动者。

以贵州的织金县为例,从2016年开始至今,蜡染工坊的带头人杨巧珍已经带动周边几百个村民承接了超过千万元的订单,大家通过自己的手艺实现了收入增长。

夏华具体解释说,可以用数字化手段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利用龙头企业平台资源孵化民族文化IP,推动民族文化IP与服饰、食品、酒店、艺术品等跨界合作,搭建民族时尚文化产业集群;通过培训扩大就业创业,健全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培养机制,通过“专业设计、集中培训、分散生产、统一销售”的模式,实现文化富民、居家就业;场景化打造国潮文化新高地和消费体验目的地,将民族元素与“吃、住、行、游、购、娱”功能结合,打造可体验的、别具特色的指尖产业基地。

第二是打造特色国潮文旅产业,吸引全球消费者。

夏华说,一方面,建议紧抓文化体验消费时代大潮,将原生态民族文化提升发展成为国潮美学新高地,打造文化新地标,吸引全球消费者。另一方面,她建议促进中西方文化产业合作,整合全球设计师资源,打造“中国民族美学时尚周”等超级活动平台,成为全球设计走进中国、中国传统艺术走向世界的新桥梁。同时,激发龙头企业积极性,发挥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带动作用,打造行业标杆案例。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