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回应这些热点!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王超介绍,大会将于3月5日上午开幕,13日上午闭幕,会期8天半。大会议程共有9项,包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等。目前大会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 全国两会报道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王超介绍,大会将于3月5日上午开幕,13日上午闭幕,会期8天半。大会议程共有9项,包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等。目前大会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在发布会现场,围绕中外记者提出的关于本届人大代表构成、宪法发挥的重要作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等问题,王超逐一进行了回答。

微信图片_20230304180139

2023年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构成上有什么特点?

“我国的人大代表选举不仅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主选举,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王超在发布会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实有代表2977人,目前已有2962名代表向大会报到。

“中国的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民族都有人大代表。各级人大代表中,基层群众都占有相当比例。比如,262万多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基层代表在县级人大代表中所占的比重为52.53%,在乡级人大代表中所占比重为76.75%。”王超说。

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关于少数民族代表占比,王超表示,少数民族代表共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此外,在2977名代表中,归侨代表42名;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

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如何推动各级人大代表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王超介绍,在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目前全国各地设立了20多万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基本实现了乡镇和街道的“全覆盖”。

“各级人大以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平台为依托,结合人大职权,广泛组织代表通过调研视察、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民情民意,积极为民代言发声,推动解决群众提出的急难愁盼问题,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王超说。

新一届全国人大如何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化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理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王超说。

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把人民当家作主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贯穿立法全过程,制定了一批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国家治理需要的法律。

此外,为贴近民生、反映民众关切,我国还建设了很多基层立法联系点,让普通群众表达意见。

王超介绍,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31个省(区、市)设立了3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和1个立法联系点,辐射带动全国各地设立了5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联系点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这些联系点已经成为让基层声音原汁原味抵达国家立法机关的“直通车”。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新一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通过贯彻实施选举法、代表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监督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相关机制平台,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王超说。

过去40年宪法发挥了哪些重大作用?

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王超用“六个有力”来概括过去40年我国宪法发挥的重大作用:现行宪法有力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

在新时代10年中,我国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全面实施方面亦取得不小成效,王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首先,2018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完善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宪法在国家各项事业和各方面工作中得以贯彻体现。

其次,设立了国家宪法日,实行了宪法宣誓制度,实施了特赦制度。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宪法精神和有关法律原则,作出创制性规定,及时妥善处理。

第三,按照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核心地位功能的要求,推进立法过程中的合宪性审查工作;创制性运用宪法制度和宪法规定,应对治国理政中遇到的重大风险挑战;对宪法有关外国投资、计划生育等规定的含义提出了解释性意见。

王超表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的新篇章。”

过去5年我国法律规范体系建设取得哪些成就?

王超表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法律规范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这些成就包括:通过宪法修正案,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释1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52件;编纂完成民法典,重要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取得突破;统筹运用制定、修改、废止、解释、编纂、决定等丰富多样的立法形式;不断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立法生动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

党的二十大对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了全面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在今年编制新的五年立法规划。

下一阶段,立法工作将如何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

王超表示,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八个方面初步安排35件继续审议和初次审议的法律案。具体说,这八个方面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绿色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等。

“目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正在向各个方面广泛征集立法项目,将突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高质量的法治保障。”王超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取得了哪些成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合作成果。

“10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一带一路’的务实合作持续深化拓展,为各国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王超说。

但是,也有个别国家质疑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引发了债务风险、中国对非洲的减债行动不力等。

针对此问题,王超并不回避,他表示:“开展‘一带一路’合作,中国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也从不谋取任何政治私利。个别国家说中国在非洲制造‘债务陷阱’,那我们可以看一看国际组织的统计数字是怎么说的。”

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统计,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在非洲所持债权占到了非洲整体外债的近3/4。“中国不是非洲债务的最大债权方,他们在非洲债务中才真正占据大头。中国始终致力于帮助非洲减缓债务压力,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和个案债务处理,是二十国集团成员中落实缓债金额最大的国家。”王超说。

在“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时点上,王超表示,愿意与共建“一带一路”伙伴一道,回顾成就、总结经验、规划未来,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发展。

“全国人大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立法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王超说。

责编 | 郭霁瑶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