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维修工也能当工程师?人大代表呼吁打破技能人员与技术人员职业边界

“伴随技能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技能人员与技术人员的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原有从业人员单一的作业方式也将发生巨大改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戴天方对记者说。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璇 | 全国两会报道

“伴随技能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技能人员与技术人员的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原有从业人员单一的作业方式也将发生巨大改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戴天方对记者说。

3月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当前,我国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是联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

在全国两会前夕,有着34年制造业一线生产经验的戴天方,在以其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作为连续两届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他今年的建议依旧聚焦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11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戴天方(采访对象供图)

当科技走进生产车间,“新产业”急需“新工人”

身为制造业的一线亲历者,戴天方在日常工作和多方调研中,深刻体会着中国制造的变革。当前,各类制造企业逐步步入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阶段。设备智能化、自动化,产线数字化、柔性化——成为生产的新常态。

“以我工作的航天制造企业为例,近年来发展特别快。车间越来越大,设备越来越多,生产的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去年,车间里出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新设备,管理上也引入了很多新理念。”回忆从业多年的变化,他的生产方式在科技的助力下,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从原来靠肌肉记忆打磨零件,变成现在通过智能编程加工生产。

戴天方的感受并非偶然。近年来,我国工业技术升级已经进入快车道。数字孪生、智能制造、柔性制造、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等“炫酷”科技正在走进车间,逐步应用到生产的各个环节。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目前,我国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了58.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了77%。

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技术的进步亟需技能人员具备更综合的专业素质。“像我们以前沉淀多年的经验,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更新了。现在需要一大批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具备更高技能水平的人员进入新产业。”戴天方说。

技工不能只会“动手”,设备维修工也能当“工程师”

长期以来,我国沿袭的人才政策和管理制度,将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划分成两种人才类型,形成两个互不兼容的管理体系,限制了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戴天方举例说:“原来我们简单地把技术人员理解为是‘动脑的’,技能人员理解为是‘动手的’。但在新型工业化生产中,动手和动脑应该是同步进行、相互融合的。我们应该加快培养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制造业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应同时具备智能制造设备操作、高精尖装备及产线维护、调试等多种能力”。

他进一步阐述,这类复合型人才应该既能在办公室电脑做设计,又能下车间操控机床。不仅能把设计“理想”变成现实,还可以“边做边改”,做到设计和制作同步进行。这样可大大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时间和成本,顺应新型工业化的生产流程。

戴天方呼吁打破技术人员与技能人员的职业边界。他认为,传统定义上两者的职业边界会日趋模糊。在技能与技术会深度融合后,原从业人员单一的作业方式将发生很大改变。

融合的趋势在近年来举办的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充分体现。比赛要求技能人员不仅要娴熟操作机床,还要掌握机器人编程、智能产线构建等新型工业化制造理念和技术。

作为高端制造业的典型代表,戴天方所在的航天企业紧随新形势,率先进行了相关改革。“我们已经将数控设备维修工纳入技术人员序列管理,着力培养具备智能制造、高精尖装备及产线维护、调试能力的现场工程师。”戴天方说。

未来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现场应用工程师)还需要从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入手,在教育的不同阶段融入不同的教育内容,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

此外,要正确引导从业人员的就业认知、职业认知,要系统规划从业人员自身职业生涯。要有主动融入、主动接轨行业发展的意识,要有不断学习的理念与行为,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

戴天方特别提到,在目前我国大部分技术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中,对于现在的“工厂”和“进工厂”存在认知偏差,这需要社会提高对技能人员的认可,重新认定技能人才对社会发展的价值贡献。

对此,我国已经明确提出任务目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目标任务,到“十四五”时期末,高技能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岗位使用更加合理、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激励保障更加有力,尊重技能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

责编:郭霁瑶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