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天津:是留下落寞还是积蓄力量?

近年来,天津经济失去了往日领跑全国的风光,尤其是跌出全国GDP前十名后,批评其衰退的声音越来越多。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杨琳

近年来,天津经济失去了往日领跑全国的风光,尤其是跌出全国GDP前十名后,批评其衰退的声音越来越多。

2022年,天津GDP实现16311.34亿元,在31省份中排在第24位,同比增长1.0%。从2023年各省份目标增速来看,天津设定的目标为4%左右,在全国也处于靠后的位置。

今年以来,全国掀起了拼经济的热潮。去年12月,陈敏尔履新天津市委书记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召开各区经济工作座谈会、市级经济部门座谈会,科学家企业家座谈会,搞调研、入企业、解问题,足见其对经济的重视。

陈敏尔对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政策创新、改革攻坚的着力点、突破口,调动各类政策工具推动问题解决、促进经济发展。

天津的支撑、动能和未来的表现,又一次站在了众人关注的中心。

微信图片_20230303100829

落寞,但底气扎实

众所周知,天津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领跑位置,用现在网络语说,“祖上阔过”,底气和基础扎实。

民国时期,天津是全国第二大城市,有“南上海,北天津”的说法。新中国成立后,天津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诞生了飞鸽自行车、海鸥手表、北京电视机、牡丹缝纫机等100多个“第一”。这里有完备的工业产业体系,在工业全部41个大类中,天津市占39个;207个种类里,占191个。这里还是海陆空交通枢纽,紧邻北京、面向三北、辐射东北亚……

“天津是航运中心、制造业中心,准金融中心,而且还是全国大都市中唯一毗邻政治中心的。这些特点综合起来的优势,在全国只有天津有。在世界范围看,比如澳大利亚的悉尼靠近堪培拉,美国纽约靠近华盛顿,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而且,在目前南北差距扩大的背景下,天津具有当仁不让的承南启北的作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贺京同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2006年,建设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滨海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曾多年年均增速都在15%以上,天津开始狂飙突进。直到2018年1月,天津滨海新区宣布挤出GDP“水分”,将2016年的GDP从10002亿元调整为6654亿元,缩水了三分之一。当时有网友戏称:“滨海新区变宾每新区。”天津的GDP排名也开始滑坡,接连被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超越。

“经济增速掉下来,首先是天津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所致。”2018年,时任天津市统计局局长武军定曾直言。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刘刚当时也表示:“从长期看,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尤其是重化工产业产值在工业结构中占比过高,是天津经济增长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

2020年,天津GDP跌出前10名。2022年,天津排在了第24位。2023年的增速预期设在4%左右,相对也处在靠后位置。

“经济增速方面,任何一个地方都希望自己的区域有良好的表现,但也不能冒进。预期低一点,也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一个体现。”贺京同说。

天津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双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天津在区位、人才、科教、城市空间等方面是有优势的。现在天津已经认识到要怎样把存量特征挖掘出来,再加上一部分增量的补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量或者速度的调整不能说明全部问题,还要看它经济增长的潜在动能释放,而这可能会有一些滞后的情况出现。“天津从滨海新区GDP挤掉水分的大调整之后,跟其他省份比可能我们落后,但整个GDP的支撑还是有的。”

她分析道,经济结构和增速之间呈现互为因果的关系,不能完全用GDP的增速或规模来呈现天津发展的态势,也应该考虑经济结构。“从世界经济演变的规律来讲,比如,印度现在增速也很快,但我们国家比印度在经济结构调整、新动能、市场、创新等方面都有优势,所以这还涉及内在动力和生长机制的问题。”

“早年间,即使是上海和深圳也经历过阵痛期,也有GDP增长放缓的一段时间,但它们找到了新的发展动能、跃升的跳板,包括合肥、重庆等城市,也找到了适合发展的产业支撑和提升城市功能的平台。现在天津质的改善正在进行,伴随着质的改善,量的合理增加和速度的合理变化,也会慢慢地演进。”王双说。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创新意识不足

关于结构性转变,王双提到了产业结构和城市结构的转型升级。

岁末年初,天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今后5年天津实施的“十项行动”,号召全市上下“干”字当头、“实”字托底。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鼓励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改革开放最前沿、“十项行动”第一线。

以产兴城,城市最重要的就是产业。“产业结构方面,这10项行动包括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等,这都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跃升的举措。同时,‘一基地三区’是天津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一基地’就是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肯定要把制造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先进的‘1+3+4’产业结构(以信创产业为主攻的智能科技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四大优势支柱产业)做强做大。”王双分析。

她说,城市结构方面,天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经济大区”的概念,提到了滨海新区要有支撑引领作用,其他区也都提出了发展目标和结构性转变的内容,现在从城市结构、空间结构、要素流动结构上,天津都在做一些改善。

“比如,滨海新区产业做起来后,城市功能也会随之提升;城市结构一改善,能和中心城区之间实现更好的互动,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的改善,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联动,这样一来,从产业结构到城市空间结构,就都改变了。再比如,天津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这也是城市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城市治理结构的协同和统筹。”王双说,“城市功能的跃升、城市定位的实现、区域战略中重要性的体现方面,还是应该看到长远的积极因素。”

不过,就目前而言,天津产业升级和投资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当下还存在新旧动能转换缓慢、机械化等问题,创新思维有待提高。”贺京同直言,这并不是天津一座城市的问题,国内其他省市也存在。

贺京同表示,很多省市都在提新旧动能转换概念,但对它的理解不能简单化,并不是把传统行业转成人工智能、信息通信这种某一个具体行业就是完成转换了。“比如,你做半导体、新材料,你生产的东西属于新技术产业,但它不一定是一个区域的新动能。”

他进一步分析道,投资首先要满足有回报,平均回报率必须大于0,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所谓“投资”实质上就是一种“消费”。“拿芯片举例,第一,你要看有没有更新的技术;第二,有了技术之后,你在别的省市或者是在全球上有没有市场。没有市场的话就不满足‘合理回报’的要求,这就不是投资。”

“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考虑自身的资源禀赋,如果机械地转,而市场竞争又如此激烈,增长率当然就上不去。比如城市自身餐饮服务业基础好,如果出现像‘星巴克’‘麦当劳’这样有市场、品牌、商业凝聚力的企业,这也是一种成功转型吧。”

1月3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

此前,2022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刘鹤署名文章《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文章提到,“扩大的内需必须是有效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是有合理回报的投资、有收入依托的消费”。

“中央高瞻远瞩,‘扩大有合理回报的投资’真正把握住了问题实质。”贺京同分析,当年的投资会形成当年的GDP,但是当年的投资在来年会不会形成有效资本存量,是更重要的。有效资本存量、资本结构需要满足需求。因为供给和需求是需要平衡的,生产要“等于”需求、需求要有生产支撑,这样才保证经济良性循环,从经济学上来讲叫“市场出清”,否则生产一堆产品卖不出去,企业怎么办?

民营经济提振,稳预期是关键

一个地区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力量不容忽视。但目前,天津的民营经济遭遇了很大的挑战。

天津市发改委提供给《中国经济周刊》的数据显示,2022年,天津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045.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下降0.2%,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1.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1%,占比较2021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但高于2019年1.1个百分点。

2022年,天津民营市场主体总体保持增长、外贸出口保持增长(民营企业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767.4亿元,同比增长10.4%,比全市好12.3个百分点),但工业生产主要指标下降,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比全市低0.6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趋缓,限额以上民营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下降5.9%,比全市低5.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低位运行,民间投资总额1574.9亿元,同比下降23.1%,比全市低13.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9.9%。民间投资处于低位运行,活力有待加强。

对此,王双表示,天津工业、重化工业基础比较好,国有企业的工业基础是有传承的,所以从发展基础和历史脉络来看,天津民营经济的基础不占优势,不如南方民营经济市场化程度那么高。

贺京同和王双都认为,稳定民营经济的预期非常重要。

贺京同分析称,第一,现在预期转弱是国家发展的压力之一,民营企业预期的不确定性问题得不到根本改善的话,会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乃至决定因素。因此,怎样使民营企业在投资上真正发挥作用非常关键。

“现在部分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不知道如何预期,我做了一些调研,部分企业家现在并不一定真的缺资金,关键是如何克服投资的不确定性。就像人们现在有钱,不知道买哪个理财产品一样,好像觉得哪个都不保险。”

第二,改善营商环境,要真正了解民营企业的需求。“天津也提出很多口号,比如提出要做‘店小二’,我认为做手持菜单的‘店小二’远远不够,要做了解顾客需求的、能做定制菜品的‘店小二’。‘店小二’手里拿的是需求单,你需要什么菜,我给你配置什么菜。”

第三,弱化投资趋同,让市场这只手发挥更大的作用,减少对企业的“指引”,避免企业产生依赖思想,防止其适应市场机制的能力退化。国家的短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力发展,但并不意味着倡导全民都要扑上去做。

“扩大内需,一个是消费,一个是投资。中央已经明确,要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是基础的,投资是关键的。”贺京同分析说,“我们需要将过去受疫情影响的消费通过刺激得以恢复,更重要的是扩大有效投资,平均回报大于0的投资上来之后,就会带动就业,人们就有收入了,自然而然就会引导新一轮消费。”

责编 | 郭霁瑶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