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消费需要合乎逻辑

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秘籍

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秘籍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很多人站在很多角度,会给出很多答案。

《中国经济周刊》 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秘籍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很多人站在很多角度,会给出很多答案。但无论如何,离不开一个根本:促进发展经济的措施必须符合基本经济逻辑,尤其要符合系统逻辑。历史证明,什么时候系统化地推进经济发展,什么时候就会大幅提高国家经济潜力;什么时候单一拉动某个领域的发展,什么时候就可能留下大量后遗症。

比如曾几何时,大力支撑金融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以为这样就可以使实体经济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但实际结果是:金融空转套利,经济脱实向虚,甚至留下了一片金融乱象后遗症。再比如,为了GDP修复立竿见影,一些人拼命主张刺激消费,但实际结果是:老百姓负债增长,资产负债表弱化,影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能力。诸如此类的教训很多,我们必须认真汲取。

现在,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又来到一个重要的闯关时刻。怎么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稳增长”已被列在重要位置,但该如何稳增长?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各级财政“撒钱消费”。

真该“撒钱消费”?不能。因为,那是以“长期物价痛苦”换取“短期花钱快感”。实际上,美国的实践已经证明了“撒钱消费”的后果。道理并不复杂,“撒钱消费”属于财政资金变为消费资金,这是典型的“财政赤字货币化”过程,极易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与之不同,我主张的是:通过财政支出去修复经济动力,应当从“财政赤字资本化”开始,并沿着“投资带动就业、就业带动收入、收入带动消费”的经济基本逻辑链展开,以致经济良性循环。

1月31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了集体学习。

在谈到扩大内需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

在谈到拉动消费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如此等等,无一不是依据基本经济逻辑提出的要求。

有鉴于此,中国经济学界人士恐怕需要认真领悟,而不是局限于自己熟悉的、某个经济学派的教科书去为中国经济划道道。实际上,各个经济学派也都是经济学体系的不同系统构件,所以,经济学认知同样需要“系统观念”,需要系统性地取长补短,利弊权衡。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3期)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