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范恒山:推动经济复苏,政府大有可为

“各地全力拼经济释放出积极的发展信号,不仅体现出爬坡过坎的充分信心,也彰显了地方主动作为拼经济的果敢与魄力。”著名经济学家范恒山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2023年第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3年第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进入新的一年,多地纷纷部署抓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

浙江、江苏、云南、黑龙江、辽宁等省政府印发1号文或2号文,广东通过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等方式,出台促进经济好转的新政策。各省区市的一把手也都在公开场合表态,动员干部、鼓励企业推动经济复苏。

“各地全力拼经济释放出积极的发展信号,不仅体现出爬坡过坎的充分信心,也彰显了地方主动作为拼经济的果敢与魄力。”著名经济学家范恒山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由于长时间在国家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综合部门从事政策研究制定、重大战略规划编制等工作,范恒山在很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针对当下全国各地铆足劲儿拼经济这一现象,近日,他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

全国上下拼经济是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的必然行为

《中国经济周刊》:开年不久,上海、江苏、广东等多省份推出政策措施,力促经济复苏。比如广东1月28日召开共有2.5万人参加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省委书记黄坤明提出:再造一个新广东。江苏省发布2023年一号文件《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等。您怎么看当下全国各地铆足劲儿拼经济这一现象?

范恒山:当前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拼经济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可以说既是过去惯常使然,又是当前顺势之举。

说惯常使然,是因为各级政府一直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这是我国的一种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成为驱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有效市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为政府”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特征,为排除经济运行梗阻,建立公平、统一的全国大市场建章立制、保驾护航。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除得益于市场机制的能动作用外,还得益于我国具有“有为政府”的比较优势。各级政府主动作为、创新作为,且比学赶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热气腾腾的景象。

说顺势之举,是因为今天环境的积极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充足活力进一步显现出来。近几年,最大的环境制约因素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与蔓延。受此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经济增长速度处于较低水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也受到了影响。就推动经济发展而言,在疫情面前,各地可为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推动经济运行的最大掣肘因素得以解除,积压已久的锐气和干劲得以释放与迸发,拼经济也就自然而然成为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的顺势之举。

其次,全国上下拼经济也是克服当前矛盾和困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举措。过去许多年,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新冠疫情又带来了一些新的情况。现在是撸起袖子加油干,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好时机了。

最后,全国上下拼经济也是顺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的必然行为。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发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动员令,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系统部署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项重大任务。各级政府踌躇满志、蓄势待发,现在正是各显其能,推动落实现代化建设各项举措的良好时机。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无疑是抓好经济。各地争着干、比着干,期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争取主动,抢占先机,走在前面。

总的说,今天各地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拼经济的状况是一种好现象、好势头,这种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壮观举措,是我国独特的优势,一定能给我国发展带来更加光明美好的前景。

《中国经济周刊》:中央已经在多次会议上就今年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各地都在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实施行动。我们感觉似乎地方拼经济的力度比中央提出的要求更大,如何理解地方迫切发展经济的动力?

范恒山:之所以感觉各个地方拼经济的劲头大,我以为大概有这样四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各个地方是中央各项政策落实的主体,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地方会结合实际需要把一些较为原则性的要求细化实化,出台更为精细和具体的措施。我们常说“一具体就深入”,这样做是必须的,也容易给人一种措施很多、力度很大、好戏连台的感觉。

其次,地方政府不仅是落实的主体,也是解决问题的主体。面对着经济社会运行的各种诉求,面对着各种现实矛盾和问题,需要见招拆招,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举措。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对于上面而言,地方在推出措施方面,往往会做“加法”而不是“减法”。

再次,地区间的竞争也会强化各地的发展实招或操作举措。地区间围绕发展产生的竞争总体上看是良性的,但也是激烈的,不进则退,赢在比拼。为了走在发展的前列,超过竞争对手,其实际举措既会来自相互学习借鉴,又会来自自主创新发展,必然是追加型的。

最后,地方政府在出台政策措施上往往需要留有余地。在政策的供给和多元化的需求之间,并不是一碗水兑一碗水的关系。解决具体问题往往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举措,用一桶水灌一杯水。所以,一般来说,地方政府在政策措施供给方面常常会“举一反三”,力度较大,不仅着眼于解决眼前问题,也会考虑应付各种不测情形,即所谓形成“政策工具库”,以备不时之需。

哪些实招对恢复经济有用?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全国各地为拼经济出台了很多实招,比如广东提出再造一个新广东,浙江提出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上海发布《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了包括恢复和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等十大方面的稳经济新政策,等等。在您看来,哪些实招对恢复经济有用?

范恒山:我注意到,各地拼经济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总的说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至于说,哪些实招对恢复经济有用,可以用一个“实”字来概括。出台的政策措施不在于如何高屋建瓴、冠冕堂皇,关键是要实实在在,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实”:“合实情”,出台的政策不能笼而统之、放之四海而皆准,要符合自身实际。“定实策”,制定的政策措施要符合时代的特征和国家的政策导向,有含金量;要能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用实招”,通过清单、平台、项目、工程等来体现。“出实力”,真抓实干,不搞花架子,每一个措施都要落到实处,每一步都要走得很扎实。“见实效”,通过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的一些有含金量的指标体现出来,既有可观度,又有获得感。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紧扣驱动投资、消费和外贸这三驾马车同时发力。

《中国经济周刊》: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在投资、消费和外贸这三驾马车当中,哪一个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主引擎?

范恒山:投资、消费和外贸是推动经济前行的三驾马车,都很重要,都要大力推动。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为直接,可谓立竿见影、一抓就灵。不久前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二次集体学习就强调,要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近几年投资率偏低,应花气力提升。

外贸与广阔的国际市场相联系,市场空间难以估量,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应该说,三年疫情期间,外资进入和进出口贸易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方面仍要继续努力,按照中央的要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拓展外贸发展空间。

最为重要的,还是要促进消费提升。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生产的目的,与人的实际需求和美好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同时,消费增长体现着经济发展的高质量。要千方百计扩大消费,使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中国经济周刊》: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2万美元,又处于转型提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消费潜力很大,如何把消费激发出来?

范恒山:这涉及很多方面,至少可以从六个方面努力。一是提高收入水平增消费。一般来说收入增长消费也就会相应增长,这里面的关键在于提高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他们是消费的主体。提高收入水平有发展问题,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比如,处理好资本与劳动的分配关系等。

二是提升供给水平扩消费。供给与需求是相互促进的,供给充分且质量优良,就能激发强烈的购买力。我国产业体系完整,产品产量较大,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品牌产品、名牌产品还比较少,国内消费者出境购买的普通产品数量仍然很大。要进一步提升供给质量,促进国内消费增长和境外消费回流。

三是提高服务水平促消费。消费与服务状态直接相关,消不消费有时就取决于一个好的态度,或者一个便捷的善后服务。这方面仍有很大潜力。

四是优化政策激消费。打破地区垄断、排除市场堵点、打造运作平台、增进物流循环等,都可以促进消费。有些限购可以取消,有些税收可以降低,多建一些免税店,多开辟一些新型消费场景,如此等等都可以有效激活消费。

五是改善条件诱消费。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更加人性化的方式能够增强大众的消费欲望,实现对消费需求的诱导。这方面的空间很大,包括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数字化交易,更加积极地创新消费载体和场景,强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服务,提高消费的仪式感和幸福感等。

六是优化环境活消费。除了提升场景、设施等硬环境的水平外,重要的是改善消费的软环境,包括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打击坑蒙欺诈行为等。

今年全国GDP增速能到多少?

《中国经济周刊》:从今年各省份设立的GDP目标看,普遍高于5%,如何看待各省份今年GDP目标普遍高于5%?您估计今年全国的GDP目标将是多少?

范恒山:对今年中国经济能够实现一个比较好的增长速度,我个人保有充分的信心。其理由,一是导致近几年经济缓慢增长的主要因素已基本消除。近3年我国的平均经济增速较低,主要因素还是新冠疫情的影响。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这个因素已基本消除。由此,不仅过去被压抑的需求会出现快速反弹和大幅增长,今年春节期间消费市场的红火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而且今后的经济活动不再受到防控疫情的特殊管控措施影响,一些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能够顺利开展。

二是发展经济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可以说在经历了疫情等因素之后的今天,各方面在加快经济发展的问题上已达成高度一致,可以说全国上下拧成了一股绳。在这种氛围下,中央层面将会为推动经济加快发展营造更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地方层面也会充分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在追赶借鉴中采取更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务实有力的创新举措。

还有去年增长基数较低、党委政府新班子换届完成等因素,都有利于今年的经济发展。今年将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红火的年份,我预计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达到甚至超过6%。从这个角度分析,各个地方普遍把经济增长的年度预期指标往高处调,普遍超过5%是有其逻辑上的合理性的。

《中国经济周刊》:各省份设立的GDP目标差异比较大,海南最高达9.5%左右;其次是西藏,达8%左右;第三是新疆和江西,均达到7%;而天津仅为4%左右。如何看待各个省份指标的差异性?

范恒山: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等的不同,各地在设定经济增长指标时存有差异是很正常的。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有差异就有追赶,有追赶,也就有了发展的动力。

对这个问题还要树立辩证思维。评价地方确立的经济增长指标,除了考虑目标本身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之外,还要看地方所制定的举措是否管用,是否能落到实处,在这方面,要有实策实招,还要实促实干。目标定得较低,不去努力也难以达到;目标定得较高,如果举措得力,努力到位,也可以圆满实现。

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把眼光只盯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高质量发展是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等的有机统一,那些为了追求高速增长而不顾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那些只追求感官效应而不思增加人民群众实际利益的高速增长都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发挥比较优势、促进重大经济关系的平衡协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与安全性、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地方财力如何支持拼经济?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各地财力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一些省份财力紧张,这种情况下,如何拼经济?

范恒山:全国各个地方的财力状况肯定是有差别的,有的比较充足一些,有的显得薄弱一些。从实际情况看,过去若干年来,一些地方积累了不少债务,现在又面临着实现经济复苏的繁重任务;加上这几年由于疫情影响积累的一些现实矛盾与困难,估计不少地区处于财政紧约束的状态之下。在这种紧约束状态下,如何恢复和发展经济?我以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统筹安排,分清轻重缓急。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固然有很多事情要做,也不能四面出击。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多干一些“以一带十”的工作,切实发挥重点事项的带动效应和杠杆撬动效应。

第二,要发挥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就是市场,就是竞争力。立足于此,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努力把“长板”做长,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尽快实现更多的效益。原则上说,在资金紧张时期不宜另起炉灶搞扩张。

第三,积极打造战略平台。通过战略平台争取更多的先行先试的权力,获得更多的创新红利,用新的体制机制克服财力瓶颈。过去几十年来,这样的例子很多,应该创造性地加以借鉴运用。

第四,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智慧来自群众,力量也来自群众,依靠群众,资金或财力也会源源而来。要给人民群众自我化解困难、拓展发展空间提供宽松的环境,为他们创造干事业的条件。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人民群众面前,困难不仅是压力,也能成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最不明智的做法是捆住人民群众干事的手脚,而最好的选择是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五,推动区域之间的开放合作。开放合作不仅可以减少地区间的相互掣肘、降低发展成本,同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条件,在合作联动中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取暖、共渡难关。

《中国经济周刊》:推动经济复苏,当下地方政府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范恒山:这方面要做的事情很多,我认为主要是如下三点。第一,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企业来说是优良的营商环境;对社会来说是宽松的工作舞台。要努力给企业和公民明前景、树信心、壮斗志。为此,良好的发展环境要致力于形成规范的制度、建立稳定的政策、实行公正的管理、提供诚信的服务。

第二,各级政府要更加积极有为地工作。政府自身要有为、善为,同时要促使别人能为、敢为。不应滥用权力、越位操作;不应“躺平”了事,搞花架子、打太极拳;不应用“不许”或“禁止”代替管理,担心出事而不让干事。

第三,要真正公正选用干部与人才。让真正优秀的人掌管重要工作岗位,让真正内行的人去干专业的事情。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3期)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