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市场下沉至二三四线城市

新能源车市场新动力

六成经销商预期销量增长

“国家补贴虽然终止,但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并不会结束。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将进入真正市场化定价阶段。”这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日发布的相关报告对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预判。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上海报道

“国家补贴虽然终止,但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并不会结束。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将进入真正市场化定价阶段。”这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日发布的相关报告对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预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王金照曾于2022年9月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占全球的1/3,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出口大国。”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新名片。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227万辆,跃居全球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71.9万辆,同比增速达90%。

同时,近3年来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并熟知新能源车,加快培育新能源车消费新动能。

2022年年末,新能源汽车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名”,会议传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积极信号,新能源汽车成为内需增长新抓手,也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033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预计价格战将逐步拉开帷幕”

按照财政部等四部门通知,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此后上牌车辆不再给予补贴,这意味着延续了13年的“国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记者注意到,就在2022年年底,不少新能源汽车打起了“限时保价”的牌,以留住客户。2022年11月30日,小鹏汽车推出了限时保价政策,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定金支付的订单,不受交付时间影响,将持续享受2022年国家新能源补贴;蔚来汽车的补贴方案是,凡购买指定几款车型的用户,2022年12月31日前支付定金且锁单排产,可享受2022年国家补贴。长安、欧拉等品牌也推出了“限时保价”措施,保持跨年期间的价格稳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国家补贴虽然终止,但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并不会结束,例如“双积分”等配套政策仍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护航。具体到价格方面,地方补贴并未被禁止,各地量力而行的支持,将在不同地区形成价格差。在年底这个过渡时期,汽车厂商普遍发布保价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同产品的价格或涨或降,也是厂商调整产品定位的机会。在2023年之后,新能源车市场将进入真正的市场化定价阶段。

2022年12月31日,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宣布对相关车型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2000~6000元不等,新价格于今年1月1日零时起生效;而另一边,新能源汽车“大鳄”特斯拉却官宣降价,据特斯拉中国官网,1月6日起,特斯拉国产车型大幅降价,Model 3起售价从26.59万元降至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从28.89万元降至25.99万元。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头部厂商出现了降价并减产的现象,预计2023年的新能源车增量将面临较大压力,价格战逐步拉开帷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2022年12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中这样写道。

1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汽车消费指数”,调查显示,大部分经销商对2023年的汽车销售情况持乐观态度,有超过六成的经销商认为2023年汽车销量会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国补’完全退坡,但国家仍然通过免购置税政策和免费送绿牌的政策对行业进行支持。”

“其实后面这两项政策的力度要比‘国补’补贴的力度要大,因为国家补贴一辆新能源车,去年最高也就是1.2万元,但是购置税补贴一辆新能源车最高幅度能达到6万元,而在一线城市的二手市场,牌照的交易价格能达到10万元,所以这两项政策仍然会助力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张翔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首部新能源车售后服务标准《电动乘用车售后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加快新能源车售后服务市场发展速度。参与该《规范》起草制定的途虎养车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新能源车催生出动力电池专修等新兴需求,带来更多的汽车服务机会;另一方面,三电系统维保等项目对技师技术能力和施工环境等提出新要求,门店需要全面升级改造。为此,途虎提出经验迁移,将燃油车时代沉淀的标准化和数字化能力迁移至新能源车售后,助力后者解决标准化和信息不透明难题。“希望能够以此更加规范新能源汽车服务市场。”

“下乡+出海”

新能源汽车后市可期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606万辆,同比增长一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5%,提前3年完成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所确立的目标。

新能源汽车下乡,助力了市场普及。2020年7月,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和商务部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拉开新能源汽车下乡大幕。

近3年来,下乡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普及推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共销售106.8万辆,同比增长169.2%,比当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增速高约10%,贡献率近30%。

国泰君安电新团队撰文指出,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近年来新能源乘用车在非特大城市销量占比逐步提升,从2017年占比55%提升到2021年的71%,2022年1—9月,该比例进一步上升到78%。随着新能源汽车产品迭代与体验感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观念与习惯正逐步下沉至二三四线城市。

张翔分析认为,新能源取代燃油车转型的步伐依然快速,中国不仅连续13年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每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超过世界份额的50%。中国汽车品牌开始崛起,比亚迪、长安、吉利已经突破百万辆大关。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产业链是最完备的。不过,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要外销,不然投资没办法收回。在2023年,中国有望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主要得益于中国的车企现在已经通过新能源赛道顺利地弯道超车了。”张翔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道。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能源车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2020年新能源车出口22.4万辆,2021年新能源车出口59万辆,持续走强。2022年累计出口新能源车100万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开数据显示,与前两年不同的是,除亚洲外,欧洲市场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新增出口地区。2022年前三季度,近90%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往这两个地区。2022年前9个月,比利时、英国、泰国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前三名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为中国新能源车出口贡献很大。2022年前三季度特斯拉中国的总出口量为16.5万辆。特斯拉上海工厂目前生产的车型出口到欧洲、亚太等市场。

责编:郭霁瑶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