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钮文新:警惕这样一个论断!——中国舆论场需要净化

信息过多过滥,这是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信息过多过滥,这是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特征。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无论大事小情,各式各样的谣言充斥社会,以致真相变得异常模糊。最近,作家余秋雨被伪造文章,说其去看病,发现中国的医疗问题。这篇文章在网上被转发数百万。结果,余秋雨不得不亲自出面两次辟谣。“我没有生病,而且这篇文章从观念到文笔都与我南辕北辙。这种利用他人声誉进行胡乱编造的行为,是违法的。我已几度阻止,却无法找到源头,因此只得再次发表声明”。

面对疫情,四处流窜着大量谣言,搞得人心惶惶,不知所措。这到底是为什么?这样的态势会不会迫使我们联想起网络上一度热传的那个著名论断?其实想要颠覆一个国家并不难,只需要在敌对国家发布大量谣言,然后用大量阴谋论去误导民众,让敌对国家的政府一步步地丧失公信力,那基本上就已经可以颠覆一个国家了。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正在经历这一过程?

2021年4月23日,美国“驴象两党”联合推出的“反华法案”中就明确提出:美国政府从2022至2026年,每年将拨付3亿美元预算,专门用于所谓的“反制中国影响力”。毫无疑问,这笔钱就是“舆论战”的“军费”。这当然会提升我们舆论场的管理难度,因为正确信息被越来越多地干扰。该怎么办?必须应战。如果我们不能干净地清除噪音,那必须想方设法放大权威性的官方音量。

现在,我们在全力放大权威的官方舆论音量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比如,对权威媒体所发的文章,能不能配以流量支持?其实,方法很多,只要我们足够重视。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