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陆海新通道持续赋能

西部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新引擎

12月陆海新通道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班列在重庆多个站点陆续发车,西部陆海新通道在疫情后的经济恢复中承担着进出口贸易增长新引擎的责任。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石青川丨重庆报道

12月陆海新通道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班列在重庆多个站点陆续发车,西部陆海新通道在疫情后的经济恢复中承担着进出口贸易增长新引擎的责任。

陆海新通道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发展,改变了西部地区长久以来面向东盟却“西货东出”的局面,中西部内陆地区也迎来进出口贸易新纪元。重庆2022年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6259.5亿元;广西前三季度进出口额也达4353.9亿元,单月进出口值屡创新高。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持续给西部进出口贸易赋能后,该如何进一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国际经济走廊?

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增长迅猛

12月17日,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站台上远远望着一列挂着“陆海新通道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专列”字样的蓝色列车。伴随着车轮与铁轨的碰撞声,列车载满聚酯切片和摩托车配件缓缓驶离重庆团结村站,与此同时,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果园港等铁路物流枢纽站也有同样的班列缓缓驶出。它们载满了重庆本地生产或在重庆集结的货物,将在5~7天后到达老挝,为沿线企业出海抢单提供有力支撑。

就在9天前,同样的列车装载了满满25柜泰国水果稳稳地停在了重庆市团结村站内。首次经中老铁路至云南磨憨铁路口岸入境的水果,在经过检验检疫后,通过全冷链集装箱运输进入重庆、成都,再集散到各地。

这一进一出的场景便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每天的工作。自重庆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后,类似这样的“第一”“首次”已不再新鲜。2020年9月,全国首张陆海新通道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在重庆成功签发;2021年1月,重庆获得内陆首批20张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化运输牌照;2021年4月,首次使用西部内陆地区第一个GMS行车许可证。

紧接着,陆海新通道中越班列(河内—重庆)、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江津—万象)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甘肃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陆海新通道“重庆—湛江—粤港澳大湾区”海铁联运班列、陆海新通道国际联运班列(俄罗斯—重庆—广西),以及“重庆—缅甸—印度洋”线路等多条贯穿东南亚各国、中国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的线路相继首发开通。

013

视觉中国

018

视觉中国

东南亚市场对西部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有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中国与东盟之间国际贸易的赋能,重庆、广西等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参与城市开始加速与东南亚各国展开国际贸易。

2022年,重庆连续举办了中国(重庆)—马来西亚投资论坛、RCEP新机遇:中国(重庆)—老挝经贸合作交流会、重庆首届缅甸商品展等多场经贸交流活动;在南宁举办的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各方共签订合作项目267个,总投资额4130亿元,较上届增长37%。

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东盟已成为重庆最大贸易伙伴。以马来西亚为例,在与马来西亚的合作中,主要推动北部湾—巴生直航航线、北部湾—关丹航线,助力打造马来西亚巴生港成为继新加坡港之后的第二大国际中转航运中心。重庆与马来西亚还建立起电子电器、化工原料等跨国供应链体系,引导电子信息企业融入国际市场,并在马来西亚建立出口电子器件原料分拨中心、在通道沿线省(区、市)打造进口料件集散中心;在贸易领域,重庆与马来西亚棕榈油署等大型农产品经营企业正在合作搭建线上交易集采平台,形成陆海新通道—马来西亚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做大 “运贸产一体化”。

重庆2022年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达6259.5亿元。其中,出口4074.5亿元,进口2185亿元。广西进出口额也达到4353.9亿元;9月份广西外贸进出口额达724亿元,同比增长42.5%,刷新广西单月进出口额历史新高。

国内各省区市也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串联下加入进来。

目前重庆已牵头建立西部12省区市和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13+2”合作机制,成为推动沿线省区市联动发展的重要载体。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建立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公司,采取“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方式运营,成立了7个区域公司。

现如今西部陆海新通道对内辐射国内16个省区市,对外通达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5个港口。在疫情防控期间,有效缓解“一箱难求”的现象,架设起西部地区通向全球的重要桥梁。

西部进出口贸易势必成为增长新引擎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已有“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贸区、保税港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多个国家级政策加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相关课题组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主任刘玮都提出,要尽快实现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和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在“13+2”省区市全覆盖;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对接RCEP和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构建陆海新通道利益共同体。

与此同时,西部陆海新通道也在稳步增大吞吐量。数据显示,2021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铁海联运班列6117列,集装箱运量达30万标箱,同比增长33%;2022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累计运输货物约21.6万标箱,同比增长约30.3%。

截至2021年底,西部陆海新通道已覆盖我国13省、46市、90站,较2020年增加38站。物流总发运量超70万标箱,较开行第一年增长近33倍。得益于陆海联运,北部湾港、湛江港、洋浦港三大出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超6亿吨,同比增长 27%。

西部陆海新通道在2021年也经受住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考验,为我国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弯道超车奠定了基础。据统计,重庆、四川、海南、广西等西部四大主要外贸聚集地,对RCEP国家的贸易额从2019年的7589亿元人民币提升至2021年的9103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5%。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在成长为畅通双循环的强劲引擎

西部陆海新通道崛起的同时,也存在协同运作方面的隐患。

根据工商登记信息显示,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目前拥有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重庆国际物流集团、中国外运重庆公司、民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商务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贵州现代物流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八大股东。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以35.97%的股份为最大股东,重庆国际物流集团则以34.21%的股份占据第二大股东的位置。

从股份占比可以看出,尽管注册地设在重庆,但重庆在具体运营时并没有绝对的主导权,并且由于拓展速度比较快,除了新疆、宁夏、甘肃、贵州的企业外,在“13+2”格局形成后加入的青海、云南、陕西、四川、内蒙古、西藏、海南并没有关联企业及时加入股东阵营。

“广西与重庆两地均有一定主导权,加之后续加入的地区未能有企业加入运营企业,也给统筹协调埋下了一定隐患。这样的结构容易导致后续加入地区的协同共建凝聚力不高。” 南岸区政府一级巡视员莫裕全与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共同撰文分析,“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统筹协调是关键,需要主动把统筹协调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工作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

此外,莫远明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后,除广西外,“13+2”中的大多数省(区、市) 没与RCEP成员国建立协作机制,加之RCEP成员国对西部陆海新通道了解度和参与度还不够,在协调推进通道建设、建立多式联运规则等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另外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海外宣传不多,国际影响力有限,与RCEP成员国、东盟各国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的国际合作机制也尚未健全。这些问题解决后,西部陆海新通道才将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24期)


 

2022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2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中国经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