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民航业期待新的春天

民航业期待一个新的“春天”。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宇轩︱北京报道

2022年对于国内民航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上半年国内重点城市接连暴发疫情,致使民航业遭遇了2020年之后最严重的困境。全行业普遍陷入严重亏损的境况下,有关部门同地方政府、行业力量群策群力,从政策、金融、基础建设、建言献策等多方面积极开展行业纾困工作。

至今年下半年,纾困政策“组合拳”取得初步成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航业的压力。特别是11月、12月,国家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公众出行意愿增强,为积困已久的民航业带来复苏曙光。

2023年即将到来,民航业期待一个新的“春天”。

054

052

台风将至,工作人员正在系留场上飞机。春秋航空|供图

疫情、油价、汇率等多重不利因素使民航业陷入历史低谷

“与疫情开始暴发的2020年相比,今年的形势更加严峻,特别是3月后,上海暴发疫情,整个行业可谓是陷入了最低谷。”丁涛是国内某航司的一名资深机长,从业多年,见证了行业的起起落落,回忆起行业纾困之路的艰辛,仍是心有余悸。

“2020年时,受疫情影响,公司发运的旅客数量较往年正常水平也不过折半,而今年最低谷时,这个数字大约只有往年的两到三成。之后各地遭遇散发疫情,我们也经常会收到紧急通知,突然取消某班航班。”丁涛说,“航空公司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把多个航班并作一个航班来飞。”

同时,为了防控境外病例输入,民航局一度频繁执行航班熔断指令。据民航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熔断措施自2020年6月实施以来,至2022年4月8日,累计实施673次熔断,熔断航班1555班;其中2022年以来,累计实施258次熔断,熔断航班664班。

机构调研数据显示,今年4月初,我国大陆地区客运航班恢复率降至谷底,当期航班量仅为2019年同期的20%左右,低于日本、印度、印尼等邻近国家或地区。

另据民航局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4月,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为29.5亿吨公里,同比锐减68%。其中,国内航线实际完成13.7亿吨公里,比上年同期低了81.1%;国际航线实际完成15.8亿吨公里,同比降低19.2%。

疫情之外,航油价格暴涨也成为造成民航业运营困难的一大因素。

民航能源结构以航空煤油为主,其价格与国际布伦特油价关联紧密。今年以来,俄乌冲突成为导致国际油价暴涨的一大因素。今年7月,全国民航年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民航局局长宋志勇透露,受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影响,燃油成本较去年同期增加222亿元,预计全年可能增加860亿元;受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影响,汇兑损失较去年同期增加167亿元。

披露半年报时,多家航司在其中表示,航油价格大幅波动上涨致使营业成本增加。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等六大航司燃油成本共计407.5亿元,已经占到营业总成本的近三分之一。

据民航局研判,受疫情反复冲击,上半年,民航运输生产跌入低谷。日航班量最低时只有2967班,仅为2019年同期的17.8%,整体亏损达1089亿元。已经有12家航空公司资不抵债,国内航空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已达82.2%,较疫情前上升11.9个百分点。

053

多方“出手”援助低谷中的民航业

民航业面临的艰难处境早已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如何扶助行业纾困成为案头大事。

自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民航局已多次出台行业纾困扶持政策,包括免征航空公司应缴纳的民航发展基金,对疫情期间国际航空运输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的重大运输飞行任务给予资金支持,对政府管理的机场、空管、航油等收费项目适当降低收费标准等。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今年暑运开始前,财政部、民航局联合印发《关于阶段性实施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的通知》;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针对民航业的恢复发展提出多项措施。

地方政府也向民航业伸出援手。今年3月,广东发布《广东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措施》,其中对于民航业给予暂停预交增值税、航线补贴、贷款贴息补助、融资便利等方面的扶助政策;7月,浙江发布《关于支持民航运输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其中涵盖了金融贷款、财政补助、产业基金、专项债等多方面措施,同时全力支持航空物流保通保畅、航线恢复、强化机场资源供给等。

行业内部也纷纷为解局提供了多重思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来自民航业界的代表委员针对民航纾困纷纷建言献策。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建议,为航司继续提供纾困贷款,并延长还款期限、扩大使用范围;重庆机场原董事长谭平川提出,加大政府及行业实质性资金救助力度,减免飞机、发动机进口关税和增值税,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以及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民航业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等。

051

地勤工作人员正在将货物运上飞机。

纾困“组合拳”初见成效

借助一系列纾困“组合拳”,今年下半年,民航业出现复苏迹象。

今年7月,民航局综合司副司长孙文生公布了该局协调有关部门出台助企纾困政策的执行情况。上半年,金融信贷方面,在落实好航空公司、机场应急贷款656亿元基础上,又争取新增航空公司应急贷款1500亿元;财政支持方面,为国、东、南三大航各争取注资30亿元,为首都机场集团注资20亿元,预拨首批国内客运航班中央补贴资金32.9亿元;税费减免方面,上半年民航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125亿元;暂停2022年航空公司分支机构增值税预缴,预计全年减少资金占用约18亿元;协调国产航油出厂价格阶段性让利,降低航油进销差价,预计全年可为航空公司降低燃油成本33亿元;协调推出阶段性缓缴社保、减免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等措施。

今年第三季度结束时,行业出现明显向好。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吴世杰在通报第三季度民航业生产运行情况时介绍,三季度民航行业主要运输指标恢复程度高于二季度,但月度间仍有明显波动。三季度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为177.9亿吨公里、8639.7万人次和156.0万吨,运输规模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2.6%、49.3%和80.6%,较二季度分别提高14.4、23.2和1.1个百分点。其中国际航线客货运输表现较为突出,随着国际客运航班有序恢复,三季度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回升明显,共完成53.7万人次,较二季度增长73.3%,较去年同期增长36.3%;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需求保持较高水平,三季度共完成63.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7.7%,国际航线货运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04.3%。

11月初与12月初,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分别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简称“二十条”)与《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新十条”),对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做了进一步优化。特别是“二十条”中,取消了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对登机前的核酸检测证明等防疫要求作了放宽调整。民航业自此出现较强转机,多家机场航司一度出现股票连日大涨的情形。

12月初,多地密集宣布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放宽了对居民出行的限制。多家出行APP平台发布数据显示,各地机票搜索量出现暴涨,市场需求为民航业复苏提供了充分的基础性条件。

基于全球疫情及其他形势的变化,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也对全行业发展走向作出积极的预期判断。国际航协表示,2022年航空业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亏损已呈持续收窄态势,2023年全球航空业将实现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盈利。

复苏曙光初现,国内民航业内人士对此表达了更加理性保守的看法。一名航司公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年内严峻的疫情形势对民航业挫伤严重,最近“新十条”公布后行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复苏,但距离民航全行业复苏还需要一点时间。

(文中丁涛为化名)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24期)


 

2022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2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