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运筹帷幄谋发展 勠力同心开新局

2023京津冀将如何推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041

视觉中国

033

视觉中国

036

视觉中国

《中国经济周刊 》 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自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召开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蹄疾步稳,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口调控与布局优化、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建设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仍面临三省市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协同创新与产业合作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2023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该如何推进?

交通、生态、产业

三大重点领域率先协同

自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来,京津冀着力推进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转移等三大重点领域的率先协同,并取得明显成效。

交通一体化是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2022年10月31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取得的成就:实现京津冀交通领域率先突破,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北京“双枢纽”格局初步形成。2019年9月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国际交往服务功能明显提升。首都国际机场航线网络结构与综合交通体系持续完善。北京地区“双枢纽”格局初步形成,年旅客吞吐量超过一亿人次。

“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京张高铁、京沈客专(京哈高铁京承段)、京雄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京港台高铁、京唐城际、京滨城际铁路建设全面提速,以北京、天津为核心枢纽,贯通连接河北各地市的全国性铁路网已基本形成。

高速公路路网结构得到优化。京秦高速、大兴机场高速、大兴机场北线高速等建成通车,北京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网实现“断头路”全部清零。

不仅交通一体化,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质量也得到有效改善。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前,这里曾是雾霾重灾区。数据显示,2013年京津冀区域所有城市PM2.5年平均浓度均超标,区域内PM2.5年平均浓度为106微克/立方米。根据生态环境部近日通报,2022年前10个月,PM2.5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改善明显。

产业协同亦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9月1日,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崔述强表示,2014年以来,北京连续开展两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基本完成了一般制造业企业和区域性专业市场集中疏解的阶段性任务。

伴随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根据《北京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截至2021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88.6万人,仅比2014年增加17.5万人,这一增量甚至比2014年之前每年间的人口增量还少。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近9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主要中期目标,如调控北京市人口、缓解‘大城市病’问题、三大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等均已基本达成。”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首都高端智库首席专家李国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新两翼”建设快速推进

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作为北京“新的两翼”,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是为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而提出的。随着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

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城市副中心剧院、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在加紧施工,将成为运河边上的三颗文化新明珠;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如火如荼进行中;城市副中心站作为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将成为城市副中心未来的交通中心;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盛大开园,成为文旅新地标;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和宋庄艺术创意小镇,形成各具特色和魅力的高质量发展支点。

突出“水城共融、清新明亮、蓝绿交织”,着力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东郊森林公园、台湖万亩游憩园等8处万亩以上郊野公园和森林湿地、32个千亩以上森林组团,使城市副中心森林覆盖率达到33%,提前5年实现了全市平原地区“十四五”末目标。

一个崭新的城市副中心,由蓝图变成现实,一座未来之城正在加速崛起。

“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服务首都和承接首都城市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致力于发展公共行政、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和科技创新四大功能。随着近几年承接首都城市功能的完成,尤其是经济生活步入正轨后,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大有可为。”李国平说。

再来看河北雄安新区。自2017年4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开始,5年多以来,河北雄安新区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京雄城际全线贯通,“四纵三横”对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网全面投入使用,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正式投用。

首批向河北雄安新区疏解的部分在京部属高校(首批4所到雄安建立新校区的在京高校分别是: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医院全面落位,中央企业在河北雄安新区设立分支机构100多家,在雄安新区本级注册的北京投资来源企业达3600多家。

在启动区中的“核心区”,北京援建的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雄安宣武医院等“三校一院”项目,其中北海幼儿园已竣工交付,史家胡同小学和北京四中室内精装修基本完成,雄安宣武医院一期主体结构已封顶,预计一年内建成移交。

5年多来,雄安新区从“一张白纸”起笔,如今,重点片区和重点工程推进顺利,累计完成投资4700多亿元。

“随着雄安新区建设进程的明显加快,意味着河北雄安新区已经进入大规模建设和实质承接非首都功能转移的新阶段,非常值得期待。”李国平说。

创新链与产业链失配阻碍三省市之间协同创新与产业合作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攻坚克难的新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渐显现,李国平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京津冀GDP占全国GDP份额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内部经济差距有扩大的态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地区GDP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从2014年的9.71%下降到2021年的8.43%,经济总量、经济承载力和增长动能与其他领先的城市群相比都有所欠缺。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期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区域内发展差距趋于缩小’,但实际上,京津冀区域内部经济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李国平说。

从经济总量看,2014—2021年,北京占京津冀地区GDP比重从32.09%上升到41.79%,天津占比从23.66%下降到16.29%,河北占比则从44.25%下降到41.92%;从人均GDP看,2013年北京人均 GDP分别是天津、河北的1.41倍和3.02倍,2020年这一数字分别扩大到1.62倍和3.4倍。区域内部经济差距加大,不利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其次,分工合理的创新发展格局尚未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要构建分工合理的创新发展格局,重在做好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应用的衔接,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但目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在京津冀内部尚未充分显现。2014—2020年,京津冀区域研发投入强度从2.7%上升到3.99%,但三地差距依然较大,2020年,北京、天津、河北的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6.44%、3.44%、1.75%。”李国平表示。

另外,北京对周边地区的创新溢出仍需加强。2014—2021年,北京向津冀输出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其对外省市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尽管如此,比重最高的2019年也仅为9.9%,2021年又回落到8.1%。

“原因包括城市间创新能级差距过大、创新链与产业链不匹配、津冀创新环境有待完善、缺乏区域性科创走廊等。其中创新链与产业链不匹配是重要原因。”李国平说。

从创新产出对应的行业结构来看,2020年,北京发明授权专利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天津、河北行业结构中占比较高的则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等。

“由此导致北京创新活动所形成的创新成果较难和津冀的主要产业融合与对接,创新链与产业链失配阻碍了三省市之间的协同创新与产业合作。”李国平表示。

090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加速构建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

“无论是长三角还是京津冀,没有经济的一体化,所有的一体化是站不住脚的。经济不能一体化,一定意义上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低水平的。”在李国平看来,京津冀要实现经济一体化,三地首先要做好各自的城市功能定位。

北京既是首都,也是典型的“知识型+服务型”超大城市,既要发挥“四个中心”首都功能,又要发挥超大城市的城市功能,应聚焦金融、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医药健康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塑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北京服务”和“北京智造”,提升产业带动和辐射能力,加快形成创新引领型、服务主导型、协同发展型现代化经济体系。

天津坚持制造业立市,全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应着力夯实制造业根基,强化制造业战略支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河北资源型重化工业占比高,去过剩产能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碳排放和环境保护刚性约束的加强,需加大力度构建新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新支柱(信息智能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布局发展高潜力未来产业(应急产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康复辅助器具产业)。

此外,李国平认为,还要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为协同发展保驾护航,并提出以下5点建议。

一是加速消除依附在行政地域基础上的制约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各种障碍,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二是要强化制度建设,实现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三是巩固“轨道上的京津冀”成果,继续加大交通、信息等领域的互联互通设施建设;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形成跨省级行政区的工作合力;五是以推进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和示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要求,在规划管理、投资审批、财税分享、要素自由流动、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积极探索一体化路径,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进而扩展应用于整个京津冀地区。

“长三角区域发展水平比较一致,结构较均衡,落差也较小,几个地方合作起来就会比较容易。而目前京津冀三地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差比较大,合作比较困难,北京的产业想出去对方也接不住。”李国平表示,随着疫情结束,经济发展就变得非常重要,“寄希望于2023年京津冀三地把经济增长放在第一位,各自都发力,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为协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24期)


 

2022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2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