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朔尔茨刚走,米歇尔又访华

中欧关系将迎蜜月期?

朔尔茨刚走,米歇尔又访华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杨琳|北京报道

12月1日,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到访北京,成为继德国总理朔尔茨之后第二位访华的欧洲领导人。这也是米歇尔出任欧洲理事会主席后的首次访华。

米歇尔访华受到欧洲媒体高度关注。有法国媒体称,米歇尔此访关乎欧洲如何在中国问题上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如何在中美之间当前局势下调整自己的音量。也有欧洲媒体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早些时候对北京的访问意义重大,因为两国同意加强经济联系。

当前,在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夹击下,欧洲经济衰退风险进一步加剧,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也给欧洲产业带来被掏空的潜在风险。米歇尔此时来到北京,将带给中欧双方什么改变?中欧会迎来“蜜月期”吗?

060

加强对话交流

此前,在印尼巴厘岛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米歇尔曾表示:“欧盟需要重新平衡与中国的关系,因此,倾听对方、促进理解就显得至关重要。”11月24日,欧洲理事会官网发布米歇尔访华行程时介绍,在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紧张的背景下,这次访问是欧中双方展开接触的 “及时机会”。

抵达北京后,双方管控分歧、加强对话、促进合作的态度尽显。

米歇尔表示,欧盟愿做中方可靠、可预期的合作伙伴。欧方愿意同中方办好下阶段高层交往,通过加强直接对话合作,减少误解误判,加强沟通协作,更好共同应对能源危机、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

“前一段时间,欧洲国家在如何处理对华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未来的中欧关系方向非常关键。朔尔茨、米歇尔的访问,代表了欧盟内部主张跟中国继续对话、加强务实合作的力量在逐步占据上风,所以,这个时间节点比较特殊,意义也比较重大。”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王勇分析认为,对话中,双方的领导人都强调了欧洲的战略自主性,中方支持欧盟战略自主,米歇尔也表态欧盟坚持战略自主,这就意味着,在当今国际格局大变化的时期,欧洲能够成为国际战略平衡的一种力量。

他说,双方强调中欧之间的伙伴关系,中欧之间没有根本战略分歧和冲突,更多的是共同利益、共同目标,这也是管控分歧、扩大合作的基础。中国方面的表态也契合双方利益,比如中国不搞扩张、坚持制度型开放、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等。“中国提到了共同打造数字经济、绿色环保、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增长引擎,这些是欧洲比较重视或相对薄弱的环节,而中国在这些方面发展较快,优势明显,未来能成为中欧合作的重要领域。”

中欧关系走向何方?

王勇认为,欧洲愿意此时加强跟中国对话、推进务实合作,主要原因是看到了欧洲对美国过于依赖的危险性。“正像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讲的,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而做美国的伙伴是致命的。”

他说,美国不断加息,导致欧洲输入性通货膨胀非常严重,加上美国大量向欧洲高价出售液化天然气,使得欧洲物价居高不下。欧元对美元大幅度的贬值,也给欧洲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现在,欧洲最不满的就是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给予美国产业大量补贴,使欧洲的公司大规模向美国转移,这进一步削弱了欧洲经济。

“所以,在关键时刻,欧洲认为中国是欧洲可以合作的伙伴,可以平衡美国的压力,包括能让美国损害欧洲的利益方面有所收敛。”王勇说。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出口市场。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2021年,中欧贸易总额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达到8281.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今年前三季度,中欧贸易额达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

“中欧之间贸易的重要性不断攀升,意味着中欧之间的合作利益更加深化。不过,这恰巧是导致美国不安,要干预中欧对话合作的动因之一。”王勇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当前多边贸易体系遇到非常大的挑战,主要是来自美国等国家的保护主义。

那么,在中欧此次对话后,双方的关系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会迎来一个“蜜月期”吗?

王勇认为,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俄乌冲突带来了国际格局重组,重塑了大国关系的平衡。俄乌冲突发生后,美国加强了对欧洲的影响和控制,欧洲现在所谓的战略自主受到了更多挑战和怀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于维护中欧合作关系产生了比较大的消极影响。

他分析称,当下影响中欧关系的因素复杂,双方关系发展前景跟过去相比存在着更多变数。中欧加强对话,有利于消除中欧之间的误解和分歧,但若讲“中欧是否会重现蜜月期”,可能还为时尚早,现在双方应该是朝稳定的方向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米歇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都启程出访,不过一个向东一个向西——米歇尔来北京;马克龙则于当地时间11月29日晚抵达美国,开启对美国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

“他们的不同选择实际上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加强欧洲在当今国际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欧洲希望通过这次访华,达到在中美之间进一步平衡的目的,不单纯地依赖美国,仰仗美国。”王勇说,“当前,能源危机的压力、经济危机的压力、美国 《通胀削减法案》给欧洲所带来的压力叠加在一起,使欧洲处在非常艰难的境地。欧洲的有识之士也看到,中国市场能够帮助欧洲经济。中国战略上的独立性、重要性能够帮助欧洲进一步平衡美国对其的压力。”

“在中美欧三角平衡关系当中,欧洲坚持战略自主才能够最大程度维护欧洲利益,而不是被中东欧一些激进国家,以及西欧国家一些激进派所左右,一头扎在美国的怀里。”王勇认为,对于中国来说,中欧之间发展更密切的关系,在全球性的问题上加强合作,也有利于中国应对美国的压力。从这个方面讲,中美欧三角之间的故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戏剧性变化。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23期)


2022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2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