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城乡居民养老金偏低

养老保险区域不平衡问题如何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一个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

 

035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一个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尽管我国的养老保险事业发展很快,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待解:比如,城乡居民养老金与城镇职工养老金相比差距偏大;企业退休金与机关事业单位相比差距也比较大等。

由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2014年由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而成的,《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过计算发现,在个人缴纳标准偏低的情况下,全国大多数省份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在100~200元之间。城乡居民养老金是否偏低?是否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养老保险区域不平衡问题如何解?《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有关方面研究人员。

养老保险区域不平衡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于其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在个人缴纳比较少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省份的养老金待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31省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发现,上海最高,达1300元;其次是北京,基础养老金为887元。基础养老金在200~400元之间的省份,共有4个,分别是:天津(307元)、西藏(215元)、宁夏(210元)、重庆(200元)。而基础养老金在100~200元之间的省份多达25个。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农民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一个农民到相应年纪到底能拿多少钱?

城乡居民养老金有其特定的计算公式: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139。河南省西平县专探乡党委书记陈亮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河南基础养老金的标准是113元,而个人养老金水平的高低,主要看个人的缴费情况。该乡从2012年开始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来,选择缴纳100元、200元的农民比较多,相应能够领取到的养老金大多在100多元。

这些地方城乡居民100多元的养老金,相比上海和北京,差距明显。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8月在《求是》发表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其中指出,“区域不平衡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要加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如何解决养老金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城乡居民每个月一两百元的养老金待遇,是否偏低?

“全国各地因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不同,城乡居民拿到手的养老金也有差别,有的经济相对发达地方每月能够领取几百元,有的地方只能领取100多元,后者肯定是偏低的。从情理上讲,城乡居民养老金应该提高。”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

针对我国大多数城乡居民几百元的养老金,甚至还有一些农民没有养老金,有网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50岁以上的农民老人,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养老金至少应该在千元以上,如果每人能够达到1500元/月才够他们最基本的生活。”

苏海南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城乡居民养老金不能这么简单地计算,尤其不宜全国一刀切定一个数。全国各地情况不一样,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都不同,不同地域的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也都不一样,随意定一个数字不科学、不严谨,也不符合城乡居民养老金确定的既定公式。”

城乡居民养老金跟城镇职工退休金差距应保持一个合理范围

如果想多得养老金,就得多交。就河北省来看,如果选择最高8000元的缴费档次,缴纳15年,加上政府补贴120元,个人养老金账户+基础养老金,差不多有1000元的水平。但是,有多少农民能够交得起8000元的养老保险?

在交不起较高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现有农民的养老金?有网友认为,应该把土地承包制以前在生产队参加劳动的时间视为劳动年限,加上以后参加的社保,到60岁合计工龄年限以此作为发放退休金的依据。

“这样照套城镇职工退休金计算办法是一种误解,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是由中央加地方出钱的,其水平高低与居民参加劳动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只与全国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多少相关;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才与居民劳动时间和缴费时间长短紧密相关。”苏海南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除了上述设想,还有网友提出农民养老金应该跟城镇退休职工完全一样对待,比如缴费一样,计算公式一样,增速一样,这样待遇差别就不那么大了。

针对此观点,苏海南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城乡居民养老金不应该与城镇退休职工完全一样,整体上看,前者从事劳动期间所创造的价值是低于在用人单位就业并从事工业化、第三产业工作的后者的,但两方面差距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从目前整个养老保险体系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城镇职工跟农村居民的养老金水平及其调整,尤其要统筹研究综合平衡,而不能是顾此失彼。”

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收入再分配的重要环节,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更是缩小不合理差距的一个重要手段,也因如此,苏海南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必须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在再分配的过程中,一定要搞好综合平衡,不能是只有锦上添花而丢了雪里送炭。”

036

在他看来,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应该缩小两个方面的差距。一是企业退休金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相比偏低的差距,应该逐步缩小;二是部分地区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偏低以及区域间不平衡,应该逐步缩小区域间偏大的差距。但是缩小的具体步骤、措施、频次和幅度,应该在经济能够承受的基础上来考虑。

“比如,如果企业职工的退休金水平增幅一下提不上来,能否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调整降低一些幅度,两方面都涨一次,企业的多涨一点,机关事业单位的少涨一点?与此同时,在中央和地方财力承受能力范围内,在科学分析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与城镇职工退休金水平合理差距基础上,统筹研究、综合平衡,科学安排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这样就能够更好发挥二次分配对社会分配格局的调节功能,促进逐步朝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苏海南说。

土地能否作为农民社会保障的依据?

土地既有作为农村居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属性,又兼有社会保障属性。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农村土地是农民的社会保障”的说法,在学界甚为流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世贤此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民有土地保障,就相当于社会保障制度。长期以来,我国重点发展城市社会保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主要是因为农民有土地,而土地本身就能够养老,所谓农村家庭养老其实还是指土地收益养老。”

毋庸置疑,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在保障农村居民生存、就业、医疗和养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也因如此,部分网友认为农民养老金不高,主要是因为农民有土地作为保障。

“农民有土地,可以种点粮食和蔬菜等维持日常生活,而城镇居民没有土地,日常开销都要靠自己挣,尤其是那些灵活就业人员,都是自己交养老保险。”有网友表示。

对此观点,苏海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我不太赞成‘农民养老金不高主要是因为农民有土地作为保障’这类说法,我们也不能以‘农民有土地’来作为养老金应该低的理由。农民年龄大了以后,是不能继续在田间劳作的,这是客观因素;即便有土地可以出租,但是好多地方农民的土地都租不出去,荒掉了。”

“当务之急,还是要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入手,逐步建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苏海南说。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23期)

 


 

2022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2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