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香港高校进军广东

如何孕育湾区“硅谷效应”

近年来,粤港澳教育合作潮起,港澳高校迎来了企盼已久的产教融合大舞台。从谋求自我发展,到发展互利共享,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正加速形成,辐射释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效能。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伍素文 | 广东报道

034

视觉中国

近年来,粤港澳教育合作潮起,港澳高校迎来了企盼已久的产教融合大舞台。从谋求自我发展,到发展互利共享,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正加速形成,辐射释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效能。

专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亟须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和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政府、市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必不可少。

政产学研合作密集落地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自6月正式获批设立以来,校地、校企互动频繁。

7月15日,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一行到江门就双方共建的双碳实验室进行调研。该实验室于去年年底成立,旨在推进当地“双碳”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推动科研成果孵化应用。

7月19日,港科大(广州)与东莞松山湖XbotPark机器人产业基地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后者作为研发机构与创业孵化平台,由港科大教授李泽湘在2014年发起,助力东莞乃至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8月19日,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与港科大(广州)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就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轨道交通上的产业应用开展全方位合作。

而在学校地处的广州市南沙区,港科大(广州)与南沙区政府、企业的联系更加密切。

广州南沙区副区长欧阳健华曾表示:“未来3年,南沙区将加大投入,强化学校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支持申报建设香港科技大学科技园。港科大(广州)学科设置与南沙科技创新和重点产业高度契合,将孕育形成‘硅谷效应’,推动南沙区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不久前,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与港科大(广州)签署协同创新全面合作协议,从共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六个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合作。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卢晓中认为,与过去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以自我发展为出发点不同,如今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的着眼点是建设发展共同体,特别是通过互鉴互利实现资源高度共享。

“一方面,香港在产学研方面没有太大优势,通过合作办学方式,香港高校在广东可以挖掘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优势,更好地弥补短板。另一方面,广东科技类理工类大学、学科、团队相对比较缺乏,与现在的产业需求不够匹配,香港高校的加入对支撑广东新兴产业也是有利的。” 卢晓中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香港高校显然对此表现出了积极态度。学校在设置专业时更考虑与湾区产业的适配度,比如港科大(广州)首批开设的本科专业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与产业界对接的意愿也愈发强烈。

如何发挥出高校聚集的“硅谷效应”?

在港科大(广州)开学之际,有媒体观点认为,其或将催生下一个“硅谷”。

卢晓中与团队成员曾在美国旧金山湾区进行了近3个月的调研和考察。他们观察到,高等教育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与产业密切互动,特别是充分发挥高校的“集聚—溢出”效应,可直接为湾区的发展输送相匹配的人才。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信息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安纳李·萨克森尼安在其著作中曾提到,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通过三项制度创新与当地产业界形成良好互动,一是成立斯坦福研究院;二是通过荣誉合作项目向当地公司开放课堂;三是推动斯坦福工业园区的发展。

在频繁的交往中,使用尖端技术的行业和对周围行业创新活动高度敏感、具有很强实力的高校组成“技术学者社区”,从而加强了高校在支持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相比于旧金山湾区的自然生成性,粤港澳大湾区带有更明显的政府主导色彩。卢晓中说:“一方面,高校需要自发地寻求与高科技产业的合作、融合;另一方面,政府需加强引导,由政府搭台,让高校、企业针对高科技产业来共同发力。”

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可以说是硅谷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数量多、层类多的高校聚集成群,在技术文化的熏陶下,依托高校科技创新,以及企业、孵化器、风投机构、基础服务机构等多个主体共建科技创新发展生态,辐射硅谷至整个旧金山湾区。

卢晓中认为,当今时代,大学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而科技创新,尤其是颠覆性创新技术是跨学科、跨领域的集成创新,并非设计、材料、工艺领域的“线性创新”,有赖于高等教育集群发展。

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截至2021年底,广东省普通高校有160所,在近年实施了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等计划,提高现有高校办学水平。深圳海洋大学、广州交通大学、大湾区大学、中山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校也在筹建中。此外,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实现了21个地市高职院校全覆盖。

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超华在6月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3年,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近500个,承担企事业委托课题超过2万项,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万多个。

除了北师港浸大(UIC)、港中文(深圳)、港科大(广州),未来几年,香港理工大学(佛山)、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香港大学(深圳)、香港都会大学(肇庆)等将陆续登陆广东办学。

虽非第一家粤港合办高校,但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首个落地的粤港合办高校,港科大(广州)在政产学研方面的联系比起北师港浸大(UIC)、港中文(深圳)来得更加紧密,可以说为后续进入的粤港澳合办高校打了个样。

卢晓中指出,大湾区高等教育的一体化和高质量集群发展仍处于引进、磨合的过程,尚未完成。“现在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都在积极引进大学,很多地方是从局部区域需求的角度来引进,但是从大湾区创建国际科创中心定位的需求去看,两者会不会有冲突?这需要政府加强宏观布局调控,也需要高校自身把眼光放得更远、更开阔点。”

在三地教育合作上,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体系,教育传统也不一样,如何解决规则机制的衔接问题是关键。对此,卢晓中提出“约束力”概念,分为三个层次:“强约束”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约束”聚焦三地教学规则衔接层面,“弱约束”即要给予三地高校适当的自主空间,对于规则可以选择衔接或不衔接,而这也是办学自主权的体现。

他强调:“自下而上的高等教育集群发展,一个重要前提或基础是高校拥有较大办学自主权。这种自主权包括学校在学科设置、人员调配、经费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权利。只有拥有办学自主权,高校才能根据自身实际,主动回应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回应产业、企业对大学灵活多样多变的需求。”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22期)

 


 

2022年第2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2年第2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