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打卡工业旅游:中国制造的底色与未来

《中国经济周刊》与文化和旅游部一起,带您打卡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打卡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发展工业旅游,推动第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保护工业文化遗产、加强文化保护传承、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措施。自本期起,《中国经济周刊》与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联合推出“打卡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专栏,刊发系列报道文章,一起打卡53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永华  | 北京报道

在钢铁工厂亲眼见证一块块石头如何变成钢铁,古老坑道里体验“地下长城”,千年酒窖品尝一杯回味悠长的老酒,潮味十足的现代设计碰撞锈迹斑斑的废旧工厂……新时代给工业旅游披上了酷炫的新衣,众多工业基地成为人潮涌动的“网红打卡地”。

在游山水、访古迹、看美景之外,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工业旅游这一新型旅游方式。

11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确定北京市751园区等53家单位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公告》,北京市751园区、辽宁鞍钢、吉林一汽、上海江南造船厂,再到四川五粮液、山东青岛啤酒博物馆……一个个新兴的热门旅游打卡地齐刷刷荣登榜单。

文化和旅游部指出,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业态,工业旅游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地的重视。发展工业旅游成为我国诸多工业城市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城市转型、构建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

《中国经济周刊》与文化和旅游部一起,带您打卡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安徽“铜官山 1978”文创园

安徽“铜官山 1978”文创园

751 北京时尚设计广场

751 北京时尚设计广场

“工业锈带”蝶变“时尚秀场”

提到坐落在朝阳区酒仙桥的751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当代年轻人都会和文艺、时尚、潮流等概念联系到一起,751国际设计节、751汉文化节、宇宙工厂、Drama一夏·首届北京戏剧嘉年华等原创文化活动,还有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等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往751园区。

但就是这样一个时尚前沿广场,曾经是北京重要的工业区、煤气厂,前身是原国营第751厂,我国“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56个大型骨干企业之一,位于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占地22万平方米。2003年因国家能源政策调整,煤气生产正式退出运行。

751厂区虽然停止生产,但是工业设备与厂房依旧是城市记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保护与利用好这片工业遗迹,让老厂房融入新时代?751厂区走到了十字路口。

2007年,北京时尚设计广场举行揭牌仪式,751园区正式成立。如今,走进751园区,人们依旧能看到保留下来的脱硫塔、铁路线、储气罐、输煤廊等工业遗址风貌,高耸入云的烟囱、德式风格的电厂、古朴的老蒸汽火车、螺旋式大型煤气罐,以及林立壮观的裂解炉群、纵横交错的管道集束,与还在生产运行的恒东热电构成一处工业历史文化突显、各阶段工业文明触手可及的独特景观。

既尊重历史,留住城市印记,又创新方式唤醒活力,实现新旧融合,“工业锈带”蝶变“时尚秀场”的不光是北京751园区。

甘肃玉门油田,铁人王进喜从这里走出,新中国第一口油井、第一个油田和第一个石化基地在这里诞生。可以说,这是一个中国石油梦想与初心的地方,8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2020年,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玉门这个工业城市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红色旅游景区的成功转型。

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沿线集聚诸多工业遗产资源,这次也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在上海造币博物馆,游客既能了解造币流程,还能为自己定制一枚纪念章;在前身为上海春明粗纺厂的M50创意园区,人们不仅能学习纺织产业的变迁史,还能亲手扎染、竹编。

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负责人说:“基地正充分发挥苏河步道及苏河驿站的链接作用,打造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线路——‘苏河时代·民族工业探索之旅’,期望能成为沪上旅游打卡的新名片。”

废旧工矿变身绿水青山,更是金山银山

当热火朝天的工业基地变为城市里摩登新锐的流行秀场,新与旧叠加交融,老工业基地开启了新的生命旅程。然而,远离繁华的老旧矿山要涅槃重生,要更加艰难。

开山取料、挖矿采石,矿山是老天爷赏饭吃,然而,一旦资源枯竭,矿山废弃,就将给大地留下一道道“伤疤”,后续治理更是面临重重难题。

如何找到永续发展的新出路?新时代,新思路,修复生态,变“工业伤疤”为“生态绿地”,成为各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自觉担当。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朱砂古镇,曾被誉为“中国汞都”“朱砂王国”,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汞矿产地,2002年因资源枯竭而全面关闭破产,2009年万山因此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区一度是千疮百孔,留下一片残山剩水。

2015年,贵州万山区提出“产业原地转型”的目标,按照“走生态路,念山字经,打文化牌”的发展策略,将原废弃的汞矿遗址进行整体连片开发,打造成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尤其著名的是,970公里人工采矿坑道变身“地下长城”,造就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

正所谓不负青山,方得金山。

2017年,有着600余年炼矾历史的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全部矾矿停产。当地明矾矿石储量约占全世界60%,炼矾业一度是温州市的“工业心脏”。利弊相随,数百年的开采冶炼,采空区多达300多万立方米,当地生态环境早已不堪重负。

矾业熄火后,当地开启一场轰轰烈烈的补山行动,全力修补生态环境,转型探索发掘生态富矿,沿着工业旅游的思路,豁然发现原有的包袱变成了“金矿”。

600年开采之后,矾山镇矿区山体从上到下分布着10层矿硐,每层矿硐之间相隔约40米,有石梯连接,环环相套、层层相叠,采矿巷道绵延数十里。这成为极佳的工业旅游基础。

这些年来,温州矾矿文旅集团依托采矿遗迹、炼矾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推出矿硐体验、矾文化研学、矿工古村旅游等系列工业旅游产品,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考察、研学,2021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直接涉旅营业收入达4579.29万元,矿区内的职工及家属年人均收入由3年前的3万余元,增长为现在的5万余元。

大山变绿,生态变美,生态更创富,这样的例子在全国还有很多。比如,安徽“铜官山1978”文创园原是铜官山铜矿矿工生活区,见证了新中国第一个铜工业基地、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的诞生。铜工业熄火后,这里发展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1年,共接待游客24万人次,实现工业旅游综合收入2720万元。

宁夏大武口生态工业旅游集聚区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和“三线建设”的重要布局点,曾创造出辉煌的煤炭工业历史。

近年来,大武口区大力推进工业遗产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开发了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硒有田园工矿文化科普体验园、“绿皮火车”慢行体验等旅游新地标,遗址观光、主题民宿、影视拍摄等旅游产品供给日益丰富,工业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等“旅游+”业态竞相发展,工业旅游已成为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新的增长极,探索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中车株机公司科技文化展示中心

中车株机公司科技文化展示中心

上海 M50 创意园区

上海 M50 创意园区

触摸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图卷

不论是城市里改造的老厂房,还是废弃工矿基地,都在向人们讲述着曾经的光辉历史。此次公示的53家示范基地,更多的是用如椽大笔描绘着现实与未来共同交织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的《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指出,发展工业旅游,全面展示我国工业成果,让民众走近工业、了解工业,有助于进一步激发群众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工业已建成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工业生产体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22个工业门类大类的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迎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走进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成为普通民众感受我国实体经济伟大实践、伟大征程的最佳路径。

鞍钢,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如今的鞍钢,位居世界500强企业之列,其各类高端产品广泛应用于“西气东输”、青藏铁路、京津高铁、三峡水利枢纽、国家体育场“鸟巢”、“华龙一号”核电站、“蓝鲸一号”超深水钻井平台、港珠澳大桥、神舟系列等重大工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走进鞍钢红色钢铁之旅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参观百米重轨生产线,高强汽车钢生产线、技术中心汽车钢实验室等现代化、数字化先进产线,再对比鞍钢博物馆内1917年建设的昭和制钢所1号高炉上的“昭和”二字,参观者无不强烈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相互激荡,无不赞叹我国钢铁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伟大实践。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核电技术与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等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同样被列入重大创新成果。

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航母系列文创同步上架,受到广大游客热捧,入选2022“上海礼物”。

江南造船集团从不错失这样的热点。2019年,其出品的第一部民族重工业题材动画电影《江南》上映,备受追捧。2020年,江南造船集团1∶1等比例打造仿真舰船停机坪“看舰码头”,游客可在实训中心参加模拟焊接、起重机操作、工业机器人等虚拟职业体验。2021年,在万吨水压机建成60周年之际,又与国产积木品牌合作开发万吨水压机拼装积木,入选2021“上海礼物”。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晚清时期设立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曾设计建造了第一艘装甲炮艇、第一支步枪等,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也是我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发祥地。

江南造船工业旅游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里,游客可以实地感受民族工业发展史,了解最先进的造船技术,体验工业制造之美,在高大矗立的生产设备与雄伟壮观的船舶中穿梭,激发出浓烈的民族自豪感。

从航母到轨道交通,这些都是响当当的中国制造金名片。这次入选示范基地的中车株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位于湖南株洲,始建于1936年,其电力机车总装生产线是中车株机公司最具历史代表性的建筑之一,1936年,第一代中车株机人就是在这里打下了第一根桩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看到,现在,这座有着丰富历史底蕴的厂房被武装了最新的工业设备,是全球最大的电力机车组装基地,每年可以生产超过1000台干线电力机车。同时从这间厂房走出去的电力机车、动车组已经驰骋在中东、欧洲、非洲的大地上,是中国轨道交通行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缩影。

像鞍钢、江南造船集团、中车株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数据显示,工业旅游方兴未艾。据《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截至2020年末,工业旅游类A级旅游景区共473家,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总量的4.04%,游客接待量为0.28亿人次,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游客接待总量的0.8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宁志中认为,虽然我国工业旅游发展时间较短,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消费转型,工业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涌现了一批“网红”工业旅游项目。而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53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正是工业旅游发展的典型代表。

在他看来,工业旅游是强化国家集体记忆的重要形式。在我国波澜壮阔的工业发展历程中,“一五”计划、三线建设、新型工业化等成为国家集体记忆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工业旅游,让更多人有机会阅读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工业发展“教科书”。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22期)


 2022年第2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2年第2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