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抢投教授潮”涌现,这家清华系创投如何做到“名利双收”?

近几日,投资人的朋友圈被颜宁教授“刷屏”了。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吕江涛

近几日,投资人的朋友圈被颜宁教授“刷屏”了。

这位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宣布回国加入深圳医学科学院,引发了投资圈的强烈关注。投资机构“蜂拥而至”,尝试通过各种渠道拜访颜宁教授团队,希望能获得对她及团队的科研成果进行投资转化的机会。

投资人“抢投教授”的一幕近几年屡见不鲜。在某著名高校近期推出的一批教授科研成果转让推荐会上,投资机构挤满会场、踊跃响应,成果几乎被“一抢而空”,估值水涨船高。投资机构时下最担心的,不是投资后如何将实验室的技术孵化成一家长久发展的公司,而是担心错过这波“投资教授潮”的机会。

微信图片_20221118103313

投资机构“抢投教授”,究竟是喜是忧?

“抢投教授”的风潮,体现的是资本市场对科技价值的认可。中央多次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在这一背景下,一个属于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时代正在到来,这也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技术源头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投资迈入“黄金时代”。

但另一方面,投资机构涌入成果转化领域,也引起了业界的担忧。毕竟,一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要想真正实现产业落地,是一条充满艰辛和挑战的漫长道路,甚至是九死一生。成果转化是否适合每家投资机构,这种从0到1的孵化和投资又能胜算几何,要实现成果的成功孵化又有哪些门道?这些也成为了投资圈的热点问题。

事实上,在近几年“投资教授潮”兴起之前,早已有一批顶尖高校系创投机构前瞻性地做了探索和布局。在一众投资机构涌入这一“新赛道”的当下,作为“开路先锋”的高校系创投机构已进入了硕果满满的收获期。荷塘创投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为清华大学旗下的创投机构,荷塘创投2014年在清华大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背景下改组成立,专注于具有高壁垒、核心硬科技和原始创新能力的企业投资,同时以高校及医院的科技成果天使孵化为特色。荷塘创投目前已管理6支基金,累计规模超过30亿元,聚焦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已经完成的近70个项目中有三分之二在细分市场上占领先地位,并投资孵化了多个细分领域的国内甚至国际“第一”。

作为国内第一批高校背景的“硬科技投资人”,荷塘创投收获了优秀的投资业绩,并获得了国投创合、盈富泰克、建信领航基金等国家队母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及多地政府引导基金的加持,真正实现了“名利双收”。

专注于高壁垒的“硬科技”,解决卡脖子问题

核心硬科技的“卡脖子”问题如何解,关键在于核心技术和基于技术的过硬产品。风险投资对于硬科技的推动作用,关键在于寻找到拥有核心技术的人,并整合提供资源,协助其创造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以半导体行业为例。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一再加码,不仅将原有的出口管制条例进行扩充,还采用了全新的手段,严格限制美国设备商向中国先进半导体工厂的出口,限制美国人(包括拥有美国国籍和持有美国绿卡)在中国境内“支持、开发、生产”先进半导体的权利。

按照新规,多家国产半导体企业的先进产线都将无法再进口那些落入美国划定范围内的半导体设备,且很难寻求替代品,这无疑将会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也坚定中国加大投入来发展芯片等高科技产业的决心。

事实上,早在中美发生贸易摩擦之初,中国从政府到民间就加大了对芯片产业初创公司的投资力度。作为高校创投机构代表的荷塘创投,也将半导体作为了科技制造板块的重点投资方向进行布局。

荷塘创投作为天使投资人孵化的茂睿芯,是一家高性能模拟芯片企业。茂睿芯的两位创始人为清华大学电机系校友,均在模拟芯片行业的龙头企业工作15-20年,具备丰富的芯片设计、工艺、市场和管理经验。茂睿芯定位于高性能电源管理,重点关注新能源、新基建和消费电子行业,依托自身在中大功率、中大电流电源管理芯片上的积累,已形成多个产品线和超过50个量产芯片型号,并在120V高压BCD工艺上形成了国内领先的技术平台和品牌地位。在荷塘创投的投资与支持下,茂睿芯从零开始扎实成长,近2年来进入了爆发增长阶段,目前已在筹备上市。

不仅茂睿芯,荷塘创投的半导体板块不乏表现亮眼的各细分领域龙头。例如申矽凌是国内温湿度传感器细分行业龙头,也是中兴等头部企业合格供应商;华毅瀛飞是微波光子器件供应商和国内领军团队成果转化项目;苏州纳维是第三代半导体GaN单晶衬底国内龙头,还实现了对日本激光器客户批量供货。目前,这些企业发展态势良好,正逐步进入IPO收获期,荷塘创投也因此收获了高额的投资回报。

新材料也是荷塘创投在科技制造板块的重要投资线。以OLED发光掺杂材料龙头企业夏禾科技为例,其于2018年获得荷塘创投的投资。主打产品是OLED发光层中知识产权壁垒最高的红光和绿光掺杂材料,长期被美国的UDC公司所垄断。夏禾科技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OLED发光材料供应商,首次在这一材料上实现国产的突破,目前已经与业内几乎所有OLED面板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已经开始量产出货。目前夏禾科技同样进入了科创板上市筹备阶段。

除了在科技制造领域的“硬科技”,荷塘创投同样对医疗领域高壁垒的“硬科技”和创新技术情有独钟。近几年,创新医疗器械进入了快速发展和资本活跃的“热潮期”,多数细分领域的国产企业已开始迅速追赶国际先进技术,甚至实现了“弯道超车”,各种创新技术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壁垒极高的“高精尖”技术。

深圳核心医疗的主打产品人工心脏泵Corheart 6目前堪称人工心脏领域的“明星产品”。2022年6月2日,Corheart 6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及其团队在一例高风险终末期心衰儿童上实现了成功植入,并在辅助其心脏工作100天之后成功撤离,帮助该患儿的心脏在短短3个月恢复至正常状态,真正实现了心衰的逆转治疗。这是国内首例国产人工心脏在儿童体内植入的临床应用,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研发生产Corheart 6的深圳核心医疗,即是荷塘创投于2019年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孵化的创新企业。在荷塘创投的投资和帮助下,核心医疗完成了Corheart 6的研发及临床,成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全球尺寸最小的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相比于国内外现有产品,血泵直径缩小40%,重量减轻60%,临床救治限制更小,人群更广,可覆盖儿童群体,成为了备受临床和心衰患者期待的创新产品。

荷塘创投董事长杨宏儒博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定位明确是荷塘创投的一大特点。公司的投资项目全部专注于“硬科技”,只投从技术到产品进行创新的公司,不投资商业模式创新的项目。

专注于高壁垒的技术,让荷塘创投在“专精特新”领域脱颖而出。在2022年由LP智库、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等权威机构在国内第一次发布的“专精特新”GP榜中,荷塘创投就斩获“专精特新榜-创业投资机构TOP50”和“专精特新榜-创投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VC/PE TOP100”两项荣誉。这些殊荣的获得,与荷塘创投背后依托的清华大学的研究实力密不可分,清华大学的顶尖技术资源成为了荷塘创投的坚实后盾。

懂教授才能投好教授,荷塘创投高回报的秘诀

成立7年,荷塘创投给基金投资人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截至目前,荷塘创投管理的基金中,多支基金的整体年化投资收益率已超过50%,已实现上市或即将申报上市的项目多达十余家,超过一半的投资项目已实现部分或全部退出。

尤其是荷塘创投的特色板块,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天使孵化。从荷塘创投成立之初围绕清华大学,到后续拓展至其他高校以及顶级三甲医院,荷塘创投目前已完成了近30个成果转化项目投资。这些项目基本从零起步,在荷塘创投的引导和支持下,得到了快速成长和其他投资机构的持续加持,其中已有4家进入上市阶段。

然而真正投资过教授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VC都明白,教授的项目操作和运行难度都不小。教授们在选择投资方时通常有自己的标准,而投资后的运营也存在包括团队搭建、商业思维转变、产业化或工程化落地、资金问题的解决等诸多挑战,要做好教授项目并非易事。为何荷塘创投能够做到如此高的收益率和精准度?

懂教授才能“挑对人”

华夏英泰是荷塘创投从实验室开始孵化的一家创业企业。创始人林欣是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国际知名免疫学家。林欣2014年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回到清华大学开始免疫方向研究,积累了T细胞相关研究等大量的研究数据。在与林欣团队进行了长期的讨论和设计之后,荷塘创投于2018年与其团队共同设立了华夏英泰,致力于创新型基因工程化细胞治疗产品的开发。

投资林欣教授,除了看重其在研究领域的深厚积累之外,林欣庞大的科研队伍、源源不断的原创成果和仅专注于一家转化平台的理念,是打动荷塘创投的重要因素。

公司成立后,充分发挥源头研发创新优势,先后搭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nTCR-T和STAR-T平台,STAR-T的诸多优势也逐步得到了临床数据的验证。企业发展非常快,目前已完成了B+轮融资,并跻身细胞治疗的第一梯队行列。

懂教授才能“帮上忙”

荷清和创是一家血管介入创新器械企业,也是荷塘创投以“医工结合”模式孵化的典型投资案例。在荷塘创投的帮助下,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的研究成果得以与临床需求结合并顺利地进行转化,组建了国内首个、国际领先的创新介入溶栓技术平台。

得益于荷塘创投的建议和资源投入,荷清和创在组建之初就搭建了研发、临床及运营的“三驾马车”,建立了合理有效的运营管理结构和发展规划,因而起步顺利、发展快速。成立不到半年,荷清和创就已经完成了第一款深静脉介入除栓系统的研发、动物试验及生产准备,并在试验中显示了显著的除栓效果,即将开始型检;第二款肺栓塞介入溶栓系统的研发也已开始推进,目前国内并无同类产品,产品前景被市场广泛看好,后劲很足。

据荷清和创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的创始团队均为目前在职的清华大学博导及师兄弟,他们完全没有运营过企业。在融资时,他们同期接触的创投机构不止荷塘创投一家,其中不乏诸多高校背景的创投机构,但最终选择与其合作并真正帮助团队将公司落地、并将运营团队搭建完整的只有荷塘创投。荷塘创投帮助公司指导除“科研”外的一切公司事物,“手把手”地教,时常与公司的创始人电话沟通至凌晨。这种深度孵化模式,使公司得以在初创期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整合,同时帮助教授有效“避坑”。

“最终选择与荷塘创投合作,除了校友的情谊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荷塘更懂我。”荷清和创的创始人说。

“主动孵化2.0阶段”

荷塘创投依托其产业资源探索的“主动孵化”的模式,是其多年来从事成果转化投资的创新尝试,也是高回报的重要来源。

以“医工结合”为例,荷塘创投依托其在清华大学的工科院系及医院临床资源的“双向优势”,搭建起深度“医工结合”的平台,一方面帮助临床专家寻找技术团队,助其创新想法变为产品落地,另一方面帮助清华等高校的技术团队寻找临床专家,助其研发出更适合临床需求的好用产品,在这一过程中,主导实现团队的整合、公司的创立与投资孵化。前文提到的荷清和创、由安贞医院团队创立的冠心病诊疗器械企业悦唯医疗、由协和医院团队创立的眼内液体外检测企业华视诺维等,都是荷塘深度“医工结合”孵化的企业。相比于其他投资机构的“被动型财务投资”,荷塘创投已领先进入“主动孵化2.0”阶段。

荷塘创投作为成果转化投资领域“第一批吃螃蟹”的投资机构,在7年时间内摸索了大量和教授、科学家“打交道、交朋友、琢磨事、共成事”的经验,挑选“对的人”,并成为教授的“左膀右臂”。充分发挥教授在科研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同时帮助其补齐其他短板,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保姆式服务”,帮助教授们扎实走好企业运营的每一步。荷塘创投也因此在高校圈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影响力,形成了正向循环。

多年的实践证明,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模式可复制。但要在其中获得高回报,则需要投资机构的“真本事”。

坚持资产分散配置理念,“稳健不赌”成就低风险

高收益和低风险从来是一对矛盾,但荷塘创投的目标是追求二者之间的平衡。

目前,荷塘创投所投资的近70个项目中,发生减值风险的项目屈指可数,超过一半项目的年化IRR都在30%以上,整体项目组合呈现“整齐的高质量”。稳健的投资风格和业绩表现,为荷塘创投吸引了一众国家队母基金、国资或金融机构资金的加持,而这与荷塘创投始终坚持的资产分散配置的理念息息相关。

荷塘创投董事长杨宏儒博士认为,资产分散配置是基金整体投资业绩的重要保障。基金组合中,项目一定有盈有亏,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但基金如果能够坚持分散布局,只要基金投资策略和方向不出现大的偏差,基金的整体收益则有保障。对于荷塘创投的投资团队,杨宏儒博士的要求是“多干活、不下注”。对于已经长期持有并信心充足的标的企业,荷塘创投通常也会在后轮融资中予以加持,但业绩表现再亮眼的项目,加持也绝不超过基金规模的10%,这是荷塘创投多年来坚持恪守的原则。

除了分散投资,坚持在投资领域和策略上“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是荷塘创投坚持的原则。

投资行业存在较强的周期性,“主题风口”不论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始终会交替存在,并且影响整体市场的景气度和投资导向。然而,并非所有“风口”都是向上趋势,落地场景欠缺或技术基础未论证扎实的“风口”,往往过后留下的是一地鸡毛,而豪赌或重仓这些“风口”板块的投资机构,也容易受到业绩的波动。

从成立至今,荷塘创投在具体投资领域的选取上始终保持谨慎的心态,坚定投向扎实并且与自身资源禀赋更为契合的“硬科技”,避开互联网等模式类创新、服务类创新项目、依靠大量烧钱的高投入类项目、市场追捧的高热点项目,降低“踩坑”风险。荷塘创投也用实际业绩,证明了这一选择的正确。不论是当前半导体的国外限制政策,还是国内二级市场的波动,对荷塘创投投资标的的影响都相对有限。

荷塘创投用多年摸索的“投资方法论”,夯实了“稳健型VC”的风格。

先于大势的敏锐眼光和稳健扎实的投资风格,荷塘创投坚持“差异化”的投资策略,为其建立了在硬科技赛道的先发优势与名利双收的好口碑。未来十年,荷塘创投依然会在支持国家科技强国战略上砥砺前行。

责编 | 郭霁瑶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