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航天梦托举强国梦

中国航天再创新高度

星辰大海再启航。未来,航天梦必将托举强国梦,在浩瀚星空不断刷新“中国高度”,用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为世界和人类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贾璇|北京报道

逐梦苍穹,未来可期。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正在迈得更大、更远。

十年来,接续奋斗的中国航天人创造着多项大国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嫦娥”奔月发现嫦娥石、找到月壤水,“羲和”逐日,悟空、墨子、慧眼、碳卫星等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中国空间站即将完成在轨建造……

十年来,大胆创新的中国航天人,推动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加速远航。逐步实现中国航天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学习模仿到自主研发,从服务国防建设拓展到服务国计民生的伟大跨越。

星辰大海再启航。未来,航天梦必将托举强国梦,在浩瀚星空不断刷新“中国高度”,用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为世界和人类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

068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摄

“感觉良好”的中国空间站

这十年,每一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突破都带来无限惊喜,中国航天员也在太空用响亮的声音告诉世界,中国载人航天,“感觉良好”。

2021年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搭乘神舟十二号飞船进入太空,在空间站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驻留,于9月17日安全返回。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搭乘神舟十三号飞船进入太空,在空间站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驻留,于2022年4月16日安全返回,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2022年10月12日16时01分,被网友称为“最贵网课”的“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3名航天员在轨展示了问天实验舱的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等神奇现象,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此外,航天员还重点介绍了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水稻和拟南芥种植研究情况,展示了科学手套箱剪株操作。一系列演示实验、天地互动,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的软实力。

2022年6月5日,中国航天员再出发,陈冬、刘洋、蔡旭哲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进入太空,在空间站进行为期6个月的驻留任务,将于12月返回东风着陆场。后续将配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任务。

在空间站任务中,机械臂和航天员出舱环节备受关注,空间站机械臂地面飞控工作的总体负责人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副总师、80后女博士谢圆。

对于机械臂这个新晋“网红”,谢圆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此次机械臂的表现确实良好。它已经出色完成了多项任务,包括在轨测试、空间站核心舱的巡检、辅助航天员出舱等。根据任务不同的需求,机械臂末端可以装载不同的工具完成不同的操作任务,相当于是空间站的一只手,可以延长作业范围。”

今年年底,还将有3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神舟十四号会合,届时中国空间站将有6名航天员共同在轨驻留,再创中国载人航天新纪录。

088

天问一号模型

中国天问一号团队问鼎“世界航天奖”

多年来,火星一直是人类深空探测的热点,是除月球外,最受关注的天体。但火星又被称为“探测器坟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共实施了数十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率仅为40%左右。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在经过长达7个月、累计202天、4.75亿公里的漫长飞行之后,天问一号于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精准实施近火制动捕获,中国航天探测器首次到达火星。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软着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将探测器送上火星的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起步虽晚,但起点高、跨越大,从立项伊始就瞄准当前世界先进水平确定任务目标,明确提出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副总指挥褚英志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独家专访时说,天问一号环绕器上产品由1700余种、56000多只元器件组成,绝大多数都是自主研发的“国货”,有的元器件还是第一次在深空探测的飞行器上应用。

2022年9月18日至22日,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期间,国际宇航联合会将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授予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团队。该联合会表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团队为成功探索火星提供了创新性的选择,并为推进深空探测技术作出了杰出贡献。

“北斗+”,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披星戴月,登天布网。

2020年6月23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火箭搭载着最后一颗北斗组网卫星成功升空。7月31日,中国对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正式开通。

伴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我国在卫星导航领域实现160多项核心技术和500多种关键零部件的创新与突破,实现了从“人有我无”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跨越式发展。

据介绍,北斗三号卫星所有单机的国产化率从80%提高到了100%,这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目前,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全球服务可用性优于99%。这意味着,在一年365天中,用户可在超过99%的时间内,享受到由北斗提供的服务。

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应用,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区成功落地。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说:“北斗三号是功能强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功能性能指标达到世界一流。”

世界一流的定位背后是过硬的实力。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林宝军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说:“除具备其他三大导航系统都有的定位功能外,北斗三号还提供‘1+6’的特色服务,即全球短报文、区域短报文、星基增强、地基增强、搜救服务和精密单点定位,性能方面也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经过快速发展,如今这项尖端技术已经悄然进入民用领域,融入百姓生活。

对于河北省沽源县千山村的农场主老张来说,北斗系统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天上的星星”就在身边。

10多年前,老张开始承包土地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600多亩。为了赶在雨季前完成播种,他每天需耕作上百亩地。但最令他头疼的是开农机的司机。据介绍,传统靠人工驾驶农机的插秧方式会出现弯曲、并线等问题。农忙时,花高价都不一定能请到好司机。老张回忆那些年,工人成本高,加上市场波动,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

7年前,老张的农场用上了北斗农机自动驾驶设备,农户只需按照步骤提前设置好程序,即可按照期望路径进行自动驾驶,无需全程掌握方向盘,只要在转弯时调整拖拉机作业方向即可,大大节省了劳动力。

“卫星导航应用仅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说,中国有望在2025年前建成天基低轨星座系统,届时全世界都会享受到北斗的厘米级定位服务。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19期)


2022年第1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2年第1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