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北京“能源谷”: 打造国际能源创新高地

目前,我们处在由“双碳”目标带来的全新加速变革时代,能源谷为什么会成为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的最佳区域?能源谷能够抢占能源领域国际科技高地吗?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侯隽 | 北京报道

2022年9月17日—18日,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北京昌平未来科学城能源谷(以下简称“能源谷”)举行。

本次论坛集中展示了在京央企、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龙头民企在能源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包括新能源飞机、2022冬奥会氢火炬,为冬奥服务过的北汽福田的氢能车等,还有18个能源领域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未来3至5年,这些签约产业项目预计将实现营收超200亿元,新签约金融机构可为区内重要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提供意向性战略授信900亿元。

目前,我们处在由“双碳”目标带来的全新加速变革时代,能源谷为什么会成为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的最佳区域?能源谷能够抢占能源领域国际科技高地吗?

064

065

升级打造氢能政策2.0版 将建成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集群

与东京奥运会部分火炬使用氢燃料相比,北京冬奥会不仅将火炬燃料全替换为氢能,还投入了上千辆氢燃料电池车辆,并且在张家口赛区的火炬实现了全球首次使用绿氢,让氢气作为一种能源产品惊艳世界。

资料显示,按照氢气的生产方式,可将其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3种,分别指化石能源制氢、装有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设施的化石能源制氢,以及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蓝氢和绿氢被视为实现零碳排放的关键能源品种,已被多个国家列为重点发展的新能源。

目前,全世界都意识到氢能的重要性,普遍认为氢能是世界各国达成2050年(发达国家)和2060年(中国)碳中和目标的最后一块拼图,是完成深度脱碳的关键能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表示,保守估计,2050年,氢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约10%,2060年占比约15%,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将纳入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带动形成十万亿级的新兴产业。

未来科学城管委会服务保障处处长金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150辆氢能大巴车,共执行7205班次接驳任务,接送人数达16.07万人次。大巴车搭载的“氢腾”系列燃料电池就是由能源谷入驻企业——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制造,并且从材料到零部件实现了完全自主研发。

昌平区常务副区长杨仁全表示:“能源谷是北京市先进能源产业主要承载区,链接三大科学城氢能产业创新资源。昌平区制定了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出台了十六条精准扶持政策,前瞻布局了氢动未来等一批引领性项目,形成了从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到发动机和汽车的完整链条,创新发展优势显著,已经成为昌平发展先进能源产业的主要支撑。”

他透露,昌平区将深入实施先进能源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升级打造氢能政策2.0版,聚焦福田、三一等龙头企业,利用氢能终端制造倒逼关键技术突破应用、吸引关联企业集聚,推动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系统、氢能装备等上下游企业补链强链,建成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集群。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副总裁秦志东表示,中国氢能产业链已初具雏形,处于规模化前夕。我国氢能产业从制氢、储运加到应用,已经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条。“随着产业逐步完善,我国商用车氢能时代已经拉开序幕。不同于国外以乘用车为主的发展路径,中国氢燃料以商用车为切入点,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秦志东说。

近年来,北京市积极制定氢能产业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规划。预计在2025年前,北京市将具备氢能产业规模化推广基础,产业体系、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培育10~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建成3~4家国际一流研发创新平台;京津冀区域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减少碳排放200万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超过1万辆。

066

精准“画像” 聚焦关键产业赛道

昌平区区长支现伟在论坛上表示,根据前期发布的《昌平区先进能源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到“十四五”末,昌平将实现先进能源产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贡献税收突破100亿元,将做大、做强先进能源的产业集群。

支现伟介绍,昌平在全区能源企业精准画像基础上,梳理出了具有产业优势的7个先进能源领域,包括能源互联网、氢能、风电、储电、光伏、碳捕集、石化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并且经过归集明确了3个主要赛道,即发展提升能源互联网高成长关键赛道,巩固壮大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风电光伏增长型成熟赛道,储备布局氢能、储能、碳固存培育型前沿赛道。

以碳捕集为例,2022年5月10日,由入驻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的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7927《燃烧后CO2捕集吸收溶液的关键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正式注册立项,这是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首部碳捕集领域国际标准,实现了我国碳捕集领域在国际标准工作上“零”的突破。

众所周知,所谓碳中和,是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状态,而达到碳中和,除了依靠自然生态系统吸收二氧化碳,人为的技术工程同样至关重要。因此,碳捕集这种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技术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也被称为实现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公里”。

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郜时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凭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创造了国内多个第一,领先国内碳捕集技术多年。2009年,华能建成当时世界最大的碳捕集系统(12万吨/年);2021年,参与建设澳大利亚最先进的陆上CCUS项目,首次将碳捕集技术整体出口到发达国家。未来3年内,华能将在甘肃省建成世界上最大燃煤电厂150万吨/年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

华能方面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作为国资委CCUS技术策源地牵头单位,华能将开展燃煤电厂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管输、利用与封存技术全流程技术研发,进一步打造从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到运行管理的完整产业链,实现核心设备全国产化。

067

数字技术助力能源变革

截至目前,能源谷已累计入驻各类市场主体792家,集中布局碳中和、碳减排新赛道,形成了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全周期创新链条。数据显示,2021年,能源产业收入突破2400亿元。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出,深化应用推广新能源云,打造新型能源数字经济平台。

因此,业内普遍认为,数字化赋能将让低碳能源系统拥有更多智慧属性。

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郭焦锋表示,能源革命数字革命加速融合,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发展路径生产模式和治理形态变革。加快构建智慧电厂,提高全要素生产力贡献水平,降低全行业生产和交易成本,加速构建数字电网数字智能电网,实现精准反映、状态支持、简易计算、协同联动的安全高效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必然之选。

国家能源局信息中心原主任、教授孙耀唯认为,从发展路径来讲,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第一是数据贯穿,打破壁垒,改变垂直化管理方式,实现数据共享;第二是数据运营,将海量用电数据转变为数字资产;第三是数据化驱动。“电力企业对行业比较了解,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不是长项,而互联网企业在数字化建设方面有长项,对行业方向缺乏了解,两者融合是未来重要的组合方式。” 孙耀唯说。

2015年9月,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两大央企及所属5家科研机构合并组建的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国家电投科技创新体系的一次全新尝试。

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董事长、党委书记范霁红接受采访时表示:“能源革命核心是可再生能源和数字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数字技术将为间歇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实现智慧化调度,并在市场端引导消费者、用户优化选择用能时段。它可以让资源配置更加高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技术成本。数字技术会在驱动能源流、电力流、信息流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18期)


 

2022年第1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2年第18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