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钮文新:应对全球金融之乱 ——人民币币值是有保障的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美国8月份CPI指标同比上涨8.3%,超过8.1%的市场预期。于是,华尔街对美联储更加鹰派加息产生极大担忧,正是这个原因,美股、美债大跌。与此同时,美元指数大涨,再次冲击110点,并严重压低非美货币币值,欧元、日元等美元指数中的一揽子贬值,同时人民币也跟随美元的升值而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

大家应当看到,全球金融市场如此状况、尤其是货币币值变化已经基本脱离了经济基本面预期,而单纯取决于资金流动的预期,这不是正常情况,属于异常状况下的正常反应。但我们也要看到,长此以往,这样的金融市场之乱势必严重扭曲世界各国的经济信号,破坏投资者正常的经济预期。

金融市场乱象起源于能源市场危机。就目前情况看,石油、天然气以及食品价格是导致CPI暴涨的关键因素。以美股为例,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美国8月核心CPI同比上涨6.3%,低于CPI涨幅2个百分点。稍显宽慰的是:最近国际原油价格有所减低,但食品价格却是最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

无论是原油、天然气还是粮食,其价格飞涨均与俄乌冲突密切相关。不尽快结束战争,尽快恢复供给正常,能源和食品价格只会大幅波动,高位运行。如果拖到一年之后,就算价格依然在高位,CPI同比增速也会大幅降低,这就是统计数据的“游戏”。但总体看,在这一过程中,所有生产国、消费国的生产能力、消费能力都会受到极大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总体下降,实际是为美国货币政策买单。

美元是美国的货币,却是其他国家的问题,现在更是全球经济最大破坏者。怎么办?任由美元收割吗?实际上,从全球看,中国对付这种情况的能力应当是最有空间和手段的,只是需要破除一些条条框框。

历史地看,尽管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贸易企业会产生一些影响,但美国对华出口商品加收25%的关税——实际效果相当于人民币瞬间大幅升值,它并没有对中国贸易构成太大影响,这说明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当强,中国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适应能力也有相当程度的提高。有鉴于于此,目前有必要采用一些特殊手段,一方面应对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输入性物价上涨,另一方面弱化美元收割的力度。

这个手段是什么?应当肯定地说:贸易顺差是人民币汇率的基本保证。基于常识,财政和金融部门应当合作,通过一些必要的市场化措施,激励外贸企业更多结汇,进而适度增加外汇流入,小幅提高国家外汇储备,从而平衡人民币贬值压力,以弱化美元升值对人民币币值的冲击。

从统计数据看,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外贸易顺差5600亿美元,加之近年来中国一直保持“双顺差”态势,所以仅贸易顺差一项所导致的外汇净增量,累计起来恐怕也不容小觑。但鉴于美元加息和人民币降息,这些外汇可能更多希望存入境外账户,以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或套汇收益。在中国经常项目已经彻底放开的背景下,企业做出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但这样的选择同时也会带给人民币一些贬值压力。如果此时可以引导、激励贸易机构增加结汇,改变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立刻便可从宏观上矫正人民币币值,或对中国经济大有裨益。

具体地看,在宏观经济要求中国采用低利率政策的背景下,这样的做法代价最低。从即期市场利率水平看,人民币存款收益并不比美、欧、日低,所以企业结汇不会导致利差损失;但基于美元大幅加息而升值的背景,结汇势必导致一些汇差损失。没关系,如果企业加大结汇,改变中国外汇市场供求,人民币不贬反升,那企业结汇很可能只赚不赔。所以我们完全有能力构建金融良性循环环境。

责编:姚坤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