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光伏产业新一轮扩产潮

耗材企业被紧急催单,3年产能扩增约10倍

光伏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带来的是上下游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光伏热场部件、金刚线等耗材的产能扩张一波接着一波,来势十分迅猛。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志强|北京报道

光伏产业是2022年不可忽视的“一道光”,照亮了整个能源赛道。

过去10年,光伏是度电成本下降最快的能源品种。由中国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下,光伏发电度电成本10年间累计下降近90%。中国光伏行业持续保持产业规模全球第一、生产制造全球第一、技术水平全球第一的领跑地位。

光伏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带来的是上下游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光伏热场部件、金刚线等耗材的产能扩张一波接着一波,来势十分迅猛。

同时,关于市场产能扩张之后,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不同声音也此起彼伏。

084

光伏性价比提升引爆市场需求

“双碳”战略下,光伏产业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5493万千瓦,同比增长14%;2022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088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1123万千瓦、分布式光伏1965万千瓦。

景气度通常与行业需求画等号,景气度高,意味着行业需求旺盛,下游终端企业“货不愁卖”。为了跟随竞争对手步伐,部分光伏企业开始布局全产业链,加入扩产能大潮。上机数控(603185.SH)、隆基绿能(601012.SH)、京运通(601908.SH)等光伏上市公司近期纷纷宣布扩产计划,投资金额从50亿元到150亿元不等。

随着光伏产业的倍速发展,热场部件、金刚线等光伏耗材需求也进入客户催单凶猛阶段和全面开工、产能提速阶段。

以光伏热场碳、碳部件市场的龙头金博股份(688598.SH)为例,光伏热场碳、碳产品是金博股份主要收入来源,公司目前市占率超30%,位居全行业第一。从营收结构来看,公司光伏业务占比在2017—2021年间均超95%。

“现在光伏部件产能扩张与光伏产业发展是强相关关系。”8月中旬,金博股份董事、总经理王冰泉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公司生产的光伏耗材催单情况非常严重,今年耗材催单情况稍微好一点,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产能下半年有较大释放。

据王冰泉介绍,从2019年到2021年底,金博股份光伏热场耗材的产能增长了10倍左右,上市两年多,公司已经实现业绩6倍增长、利润9倍增长。

王冰泉坦言,2018年开始,光伏发电项目逐步下调或取消补贴,光伏成为完全靠市场驱动的产业。补贴取消以后,市场各方开始算经济账,光伏产品性价比不断提高,获得了市场客户认可,光伏装机的市场需求一下子就爆发了。当前中国光伏市场完全不同于之前靠补贴过日子的产业格局。

在王冰泉看来,“从公司角度来看,我们不希望看到热场耗材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紧平衡状态对公司发展是比较合理的”。

同为光伏耗材的金刚线产能也迎来大扩张。金刚线是光伏硅片切片过程中的重要耗材。在光伏上,金刚线主要用于硅片切割(包括截断和切片,切片为主),其切割性能直接影响硅片质量及电池效率。据悉,光伏目前已成为金刚线最大的应用市场,占总需求量90%以上。

随着隆基绿能、通威股份(600438.SH)等光伏巨头的扩产,金刚线的市场需求被拉动。

例如,今年上半年,宇晶股份(002943.SZ)金刚线产品实现营业收入7985.42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106.93%,主要客户包括晶科能源(688223.SH)、赛维、京运通、协鑫光伏、高佳太阳能、福旭科技等光伏行业企业。

8月初,金刚线生产企业岱勒新材(300700.SZ)董秘周家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一些客户提出加金刚线订单量,我们是不敢放开手接订单的。产能每个月都在增加,设备调试出来立马就正式生产。6月底产能已达到120万公里,7月份产能预计达到140万公里。”

一年间,岱勒新材的金刚线产能从不到30万公里/月已提升到120万公里/月以上。按照计划,2023年一季度金刚线产能释放将突破300万公里/月。

周家华心中有一本金刚线的产能账,公司第一大客户每个月的金刚线需求是200万公里,假如给公司100万公里的订单需求,公司产能做这一家订单需求就吃饱了,所以“扩产”也成了金刚线行业的主旋律之一。

供需紧张的背后,是持续火热的光伏行业带来的需求放量。1GW(光伏装机容量的单位,为1000兆瓦)光伏需要50万~60万公里的金刚线需求,周家华预测,全国今年保守估计生产光伏电池所需的硅料产能将近300GW,那么就意味着,用于硅片切割的金刚线市场需求至少1.5亿公里。

中金对光伏产业2022年下半年行情分析称,光伏产业利润再分配、技术迭代带来主产业链投资机会。硅片辅材方面,热场去库存、价格竞争基本见底,随着硅料放量,我们看好该行业下半年有望实现供需边际改善。金刚线由于硅料超预期涨价,细线化进程持续推动,拉动行业供需持续景气。

光伏产能的过剩之忧

根据隆基能源研究院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需要达到1500GW~2000GW,这一装机规模相当于2021年新增装机量的10倍。

同时,光伏行业格局是专业化厂商与一体化厂商并存发展,随着隆基绿能、晶澳科技(002459.SZ)、晶科能源重金扩充光伏一体化产能,市场对光伏产能过剩危机的担忧也在上升。

对于光伏行业产能的快速扩张,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公开表示,需要警惕部分环节的产能过剩,以及产能扩张之后的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问题。

产能过剩之忧似乎就在眼前。8月19日,光伏板块迎来了久违的大跌。天合光能(688599.SH)、隆基绿能、晶澳科技3只龙头股市值合计蒸发超800亿元。

市场机构分析称,随着硅料及电池领域的双龙头通威股份积极扩产以打“价格战”的手段切入组件赛道,其打通下游产业,向光伏一体化迈出重要一步,这对组件龙头隆基绿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形成不小压力。

光伏龙头向一体化产业迈进引发行业关注,采访中,多位光伏产业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谈及光伏产能过剩问题时,都比较乐观,看好光伏产业未来的潜力和空间。

“光伏产能释放无非把成本降得更低一些,量的问题可以让市场自己去调节。”谈及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王冰泉认为,光伏产能扩张,意味着市场需求提升了,这会传导到市场,进一步降低产业链成本,对行业发展不完全是坏事。不用过分担心光伏产业的周期和产能过剩问题。毕竟,中国的光伏产业需求和成本负相关,成本越低需求越高,二者具有弹性关系。

“光伏是高度市场化的产业,扩产能的企业不见得每家都能活下去,经过市场大浪淘沙、行业洗牌,真正有竞争力的光伏企业才能活下来。”周家华认为,2018年光伏产业政策逐步结束补贴后,洗掉了很多小光伏企业。现在光伏企业龙头具有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加上光伏产业空间很大,目前光伏产能远远低于光伏的未来市场空间。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17期)


2022年第1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2年第1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