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多部委“一把手”带队,赴地方督导服务

稳大盘工作组督导什么?

稳住经济大盘

稳住经济大盘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谢玮丨综合报道

“势要起而不可落。当前正处于经济回稳最吃劲的节点,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8月16日,在深圳召开的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这样强调。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爬坡过坎。数月来,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成效逐渐显现,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6月份经济企稳回升,7月延续复苏态势……中国经济已彰显出了有效应对超预期冲击、回升向好的态势。

不过,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最终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当前处于经济恢复紧要关口,加快释放政策效能至关重要。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能否落实到位,成为经济会否顺利企稳回升的关键。

按照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统一部署,8月25日以来,多个由正部级官员带队的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奔赴福建、浙江、江苏、河南等若干经济大省开展现场办公,加快政策举措落实。

8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听取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汇报,提出“国务院再派一批督导和服务工作组,赴若干省份推动政策落实”“各地也要建立督导和服务工作机制”。

9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专题会议,听取稳住经济大盘赴地方督导和服务工作汇报,研究下一步工作。会上,两批工作组汇报了赴16个省份督导和服务情况。地方反映下了及时雨,是对地方的有力支持,促进了相关工作高效开展,成效明显;督导和服务是“放管服”改革的具体实践,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作方式创新。会议提出,“抓紧派出第三批工作组。”“地方发展的成绩单是自身实干答出来的,要齐心协力抓落实,形成稳经济合力。”

043

 

正部级带队、司局级干部参加,多省份迎特殊的工作组

下半年是回补二季度疫情损失的关键期,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接续出台,力求在最短时间抢抓时间窗口。

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前期推动落实六方面33项一揽子稳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决定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以形成组合效应,推动经济企稳向好、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会议决定,向主要经济省份派出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促进政策加快落实。

公开报道显示,8月25日起,多个由正部级官员带队的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陆续奔赴江苏、浙江、河南、福建等经济大省进行现场办公、督导、协调和服务。

赴各地的工作组均由正部级官员任组长带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财政部部长刘昆、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住建部部长倪虹、水利部部长李国英、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等正部级领导分别率领工作组赴河南、浙江、江苏、福建、湖南、山东、湖北7省联合办公。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获悉,以生态环境部为例,工作组内的成员由多个部门抽调组成,要求熟悉业务的司局级干部参加。

不同工作组人员构成不尽相同。以福建为例,工作组由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国开行等8个单位的人员组成,基本覆盖稳经济举措的各领域。而赴内蒙古的工作组成员则来自生态环境部、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建部等11个单位。

各工作组均强调,强化上下联动,坚持督导和帮服并重,与地方开展联合办公,现场督导、现场协调、现场服务,用“放管服”改革等办法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流程,打通关键堵点,加快政策举措落实,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8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部署了八方面举措,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加快扩大有效需求。会议专门听取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汇报,并明确“再派一批督导和服务工作组,赴若干省份推动政策落实”“适时核查回访,重点核查项目建设三季度实物工作量完成、完善手续等情况”,要求“各地也要建立督导和服务工作机制”。

近日,第二批工作组已陆续到达地方。财政部部长刘昆、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继续带队分赴陕西、内蒙古、辽宁、广西。此前,刘昆、王广华、黄润秋曾分别带队赴浙江、江苏、山东展开督导服务。

072

督导服务并举,解难题、抓落实

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工作组督导和服务重点也不尽相同。

浙江是经济大省,肩负“勇挑大梁”的重任,财政政策落实情况成为工作组督导和服务的重点。

在8月29日召开的工作组反馈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从实地督导情况看,浙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力度大、措施实,顶格执行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强化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借助数字化改革,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有力推动了经济回升向好,为全国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刘昆说,希望浙江进一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巩固经济回升基础,着力稳住市场主体,为稳定全国经济大盘挑起大梁、发挥更大作用。

另一经济大省江苏则由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带队。

王广华说,工作组将进一步完善长效协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优势,深入细致工作,在扩大投融资、提高审批效率等方面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希望江苏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强化要素保障,力争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为稳住全国经济大盘作出更大贡献。

在山东,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率领的工作组就扩大有效投资尤其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项目审批和开工建设、实施退税减税降费、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情况,开展实地督导和服务。

黄润秋说,希望山东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推动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措施落实见效、形成组合效应。

“保交楼”则是赴闽督导服务工作组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报道,在福清,工作组实地察看已售、逾期、难交付房地产项目,详细了解当地房地产市场运行、城市政府保交楼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并询问楼盘购房对象情况、“保交楼”计划和具体举措。

住建部部长倪虹指出,针对资金缺口问题,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出台措施,通过专项借款撬动、银行贷款跟进,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地方要用好这项政策,把“保交楼”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8月26日,在福州召开的现场办公会上,倪虹表示,聚焦地方扩大有效投资、提升项目审批开工建设效率、实施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开展督导和服务。

在村镇银行风险事件引发各界担忧的河南,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带队。

8月27日在郑州召开的现场办公会上,易纲带领的工作组围绕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民生保障等项目建设开展现场协调和服务。

相关报道显示,河南省发改委汇报了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实有关情况,省交投集团、省铁建投集团等企业代表汇报了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易纲表示,督导和服务组将进一步完善长效协调工作机制,在扩大投融资、提高审批效率等方面给予河南更多支持,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希望河南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提高项目申报质量,推动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大盘子,强化施工能力、原材料供应等保障,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在某中部省份,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工作组表示,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安排,在新设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的基础上,追加3000亿元以上金融工具额度。新增额度分配向主要经济大省倾斜。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重点支持前期项目储备情况较好的地区以及东部经济大省,核准开工一批基础设施等项目。

“争分夺秒”“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是这次督导和服务的写照。

前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工作组连夜开展现场逐项认真研究,形成工作清单,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提出一对一的协调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对反映的跨地区、跨部门突出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在9月5日与陕西省政府的工作反馈会上,刘昆说,几天来,工作组通过走访企业、察看项目、座谈交流等方式,对陕西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情况开展了督导和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陕西有关诉求。

刘昆说,希望陕西抓住三季度重要窗口期,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争取全年经济发展达到更好水平。

073\

政策工具箱和实物工作量

政策措施能否起效,落实是关键。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三重压力”判断,准确地勾勒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错综复杂局面。

今年以来,俄乌冲突致使能源、原材料等价格大幅上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进,国内疫情多发散发,房地产销售持续低迷,房地产停工项目增多……在多重因素冲击下,我国经济运行的既有回升势头受到影响。

面对来自多方面的“超预期”冲击,决策层准确识变、积极谋变。二季度以来,在加快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等稳增长措施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稳住经济大盘的措施。

5月25日,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抢抓时间窗口,努力确保经济实现合理增长。

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在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稳投资促消费政策、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保基本民生政策6方面实施33项措施。

在此基础上,6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前期推动落实六方面33项一揽子稳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决定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以形成组合效应,推动经济企稳向好、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8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加快扩大有效需求、着力稳住经济大盘又部署八方面政策举措。

一系列的政策释放,持续发力支持经济恢复。与此同时,多位部长带队赴重点经济省份,又释放了什么信号?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中国财政科学院研究员贾康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在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当时就有多路工作组分赴地方。

“在上一轮督导过后,现在又有新的安排,是有必要的。”贾康认为,事实上,在六方面33项一揽子稳经济政策之后,市场所预期的“宏观调控加码”并没有出现。决策层也明确指出,绝不搞大水漫灌,绝不采取超大规模刺激措施。这就要求必须很好地提升33项一揽子稳经济政策组合拳的绩效水平。这时,督导就有利于稳定预期、增强信心,推动各项稳经济政策措施取得实效,促使经济运行维护在合理区间。

在9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荫凯介绍,从政策力度看,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总体规模合理适度,能够有力配合衔接形成组合效应,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同时不搞“大水漫灌”、不预支未来。

贾康认为,政策的通盘部署,是一套相互呼应的组合拳,更重要的是要抓住落实,及时了解实施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工作组赴地方展开现场办公、现场协调,本身也会形成上下互通的交流机制。通过督导在实地了解情况,也会发现问题、促进问题解决,从而提高政策绩效。

他向记者分析指出,从地域看,除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省份,也有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传递了中央层面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高度重视,压实地方责任,加快政策举措落实。

8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国务院再派一批督导和服务工作组,赴若干省份推动政策落实。适时核查回访,重点核查项目建设三季度实物工作量完成、完善手续等情况”。

为何实物工作量被频频提及,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资料显示,从2013年起,固定资产投资核算统计制度逐步从形象进度法转变为财务支出法,后者根据发生的财务支出金额计入投资。这意味着,当项目单位将专项债资金超进度拨付后,即计入基建投资规模,但是相应的实物工作量则随施工进度最终形成。

华创投顾部研报分析称,今年上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已基本发行完毕,一般公共预算中基建类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分别达8%、31.5%,带动基建投资增速达到9.3%的高增长,但水泥、沥青等相关生产却迟迟没有起量,形成明显背离。说明在形成实物工作量的传导链条中,从专项债发行到资金拨付都是较为顺畅的,但从资金拨付到项目施工的时滞时间更长。

据媒体报道,7月,财政部山东监管局就在《强化区县债务绩效管理,精准、可持续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一文中指出,部分区县债券资金支出进度不合规。项目不成熟、前期手续不完备、“资金等项目”等多重因素叠加,加上普遍存在“重资金争取,轻项目推进”的情况。项目单位在层层压力下,忽略工程实际进度,未严格按照合同约定付款,而是通过签订补充协议预付资金等“曲线救国”方式,超进度拨付债券资金,未真正形成实物工作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专项债券资金对刺激消费、撬动经济的作用。

“这已经在重复强调要抓实物工作量。资金到位,实物工作量更应体现出应有的进度。”贾康认为,从专项债券资金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几千亿元的资金安排,应强调实物工作量,进一步推动政策资金落地见效。

“形成做项目的机制,

培养懂项目的干部”

公开报道显示,面对工作组,多地党政“一把手”现场表态。

湖北方面表示,全省上下要“保持全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作出湖北贡献”“对工作组督导反馈的意见和问题,各地各部门要迅速回应、立行立改、整改到位”。

河南省省长王凯说,河南将严肃对待督导,诚恳接受督导;切实推动稳经济政策的落地落实,尽快出台国家19项接续政策的配套措施,奋战三季度、决战下半年,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多河南贡献。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表示,内蒙古虽然经济体量不大,但在维护国家产业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自治区将全力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项目建设是保持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成为各省份稳投资稳经济的主要抓手之一。

9月6日,河南召开全省稳住经济大盘专题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从现在起到今年底,在全省开展稳经济重大项目集中攻坚行动。要建立项目攻坚专班,加强项目储备,加强项目对接,加快项目开工。

河南提出,要建立完善督导和服务工作机制,跟踪督办困难问题,大力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形成做项目的机制,培养懂项目的干部,营造抓项目的氛围,齐心协力巩固经济稳定向好态势。

“稳经济大盘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就要抓好有效投资这个关键,那么抓投资,就应该抓具有举足轻重影响作用的重大项目。”贾康向记者分析指出,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应该适度超前安排。中央的指导精神一以贯之。

有分析认为,经济大省应建立先进的稳投资稳增长机制,以点带面、织线成网,发挥好对其他省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经济大省要总结相关经验。实际上,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扩大内需,如何通过投资在总量上扩张的同时,还要优化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改善民生。过去已经有的一些经验、这一轮的经验都要继续运用,还要进一步总结在稳经济大盘这方面,针对现阶段突出问题的经验。”贾康说,特别是中央强调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如何化解,叠加近期一段时间的特征,包括中财办副主任韩文秀提到的要防止两个谬误,相关的一些工作要领需要总结。

在去年12月11日召开的“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韩文秀指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要防止顾此失彼。既要防止出现“合成谬误”,避免局部合理政策叠加起来造成负面效应;也要防止“分解谬误”,避免把整体任务简单一分了之,更不能层层加码,导致基层难以承受。

在贾康看来,不能看轻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意义。未来两年,经济增长速度最好能够到达5.5%-6%的区间。这样的速度是符合“十四五”和2035远景目标规划内含的经济运行保障速度的要求的。它的递进目标是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再使15年内中国的人均GDP翻一番,保障速度的意义不能看轻。

(公开报道综合自新华社、各省份人民政府官网)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17期)

 


 

2022年第1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2年第1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