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青年失业率上升,专家:关键在于稳预期,抗疫不应层层加码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7%,其中二季度平均为5.8%。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周琦)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7%,其中二季度平均为5.8%。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5、6月份连续回落,分别为5.9%、5.5%。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9.3%、4.5%。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

在百度APP财经、北大国发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制作,《中国经济周刊》支持的“下半年政策展望”系列直播中,与会专家学者对于就业问题,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南南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认为,年轻人的失业率提高说明我们新岗位创造不足,重要的原因是大家的预期不稳定,“特别是年轻人爱去的这些大厂,他要想扩大就业,招人,一定要得未来有比较好的预期。如果他预期不好,就不会打开门来招新的人。”

姚洋表示,要想稳预期,首要的是改变抗疫措施。“现在抗疫,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不能一刀切,但各地仍然在层层加码。这样的情况下,大家没有稳定的预期,怎么可能招人呢?现在病毒变异了,表现出来很强的和人类共存的现象,我们就要适应这样的变化,我们的目标恐怕就不是社会面清零,我给它起了新的词——‘社会活动面清零’,参加社会活动的人别有感染,这样让大家可以安心地旅行,大家对未来的预期稳定下来了,他再开始招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卢锋分析,整体失业率实际回落,说明宏观经济波动方面有了实质性的改善,即中国奥肯关系模型正在变化。但青年失业率还在上升,是因为青年失业率有非常强的季节性,通常七八月份达到峰值。“(青年失业率)后续七八月份还会不会涨?我认为有可能涨。现在16~25岁的青年,可能60%~70%都是各类毕业生,光大学生就占了大概2/3,这些毕业生密集地在毕业季要找工作。我自己设计了一个倍数,就是同一个时点,青年失业率和总体失业率的倍数,前一阵我们是2.5%到3%,6月份到了3.5%,这是个非常高的水平,也反映我们面临的这个困难。一方面是宏观经济没有真正进入潜在增长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和供给侧,即大学毕业生今年增加6-7万这样一个非常高峰的水平,我把它叫泄洪效应。”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原秘书长张燕生介绍,2020年以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收缩,全球贸易投资减速。从某种程度上讲,最能创造新就业岗位的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遇到了重大的挫折。同时,过去最能创造就业岗位的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现在减员增效的幅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3至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16~24岁年轻人就业的形势是非常非常严峻的。既有短期的疫情因素也有中期的结构调整因素,更有长期变局的因素。因此,对年轻人来讲,不要有任何的幻想和侥幸。在这样一个国际变局,国内调整和新冠疫情要保持战略定力的情况下,先从今日可以得到的工作岗位开始。这种情况下,我们相信未来30年,也就是调整期会一步步走向佳境,我们年轻人的工作岗位,我相信还是会一路看好的。躺倒会出局,但奋进就能搭上未来30年的快车。”张燕生说。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郭磊表示,从经验来看,2018年、2019年GDP差不多增长1个百分点能带动200万~220万的就业,目前本质上还是GDP增速还不太够。同时,作为吸纳就业大户的服务业不景气,吸纳能力下降,也对就业有影响。“25~29岁这部分(年轻人)实际代表某种存量的就业,16-24岁代表增量的就业。对企业来说,不到一定程度不太容易裁员,大家一起共渡难关,但不太容易招聘。所以,增量部分就业弹性注定是更大的,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期,所以,这期也是带来目前结构性就业压力的一个原因。”

他还补充说,今年是毕业生的大年,差不多有1076万大学毕业生,比去年多167万,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导致目前我们结构性就业压力较为明显。短期内只有稳增长,才能相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