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江苏 > 正文

江苏丹阳一对夫妻用社交软件以谈恋爱为名诈骗钱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近日,丹阳市公安局皇塘派出所破获一起利用网上交友软件,以谈恋爱的名义诈骗钱财的案件,受害人的网恋对象为两个人,且是夫妻关系。

“你那里有没有40啊,我看上一件衣服,还差40。”

“宝宝你先借我600呗,我晚上发给你,行不行嘛?”

当你从早到晚与微信对话框那头的“她”相谈甚欢时,当你一次次因“她”的撒娇或者困境转帐时,你便逐渐掉入了“沉没成本效应”的陷阱。因为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甚至情感投入,你便欲罢不能,越陷越深,以至于掏空了钱袋子。

6月16日,丹阳市公安局皇塘派出所接到一名刘姓男子的报案,其称今年五月初,通过手机上某款聊天软件认识了一个名叫“静”的女子。这段时间以来,对方以各种理由,先后让其在手机上转账一万余元。这次刘某从外地出差来丹阳后才确信,对方一直是以谈恋爱的名义在欺骗自己。

随着调查的深入,办案人员发现此案另有蹊跷——犯罪嫌疑人竟然是两个人,分别为陈某、娄某,“既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抠脚大汉’,也不是什么‘单身美女’。”皇塘派出所办案民警傅金炎介绍到,“这两名犯罪嫌疑人还是夫妻关系。”

据二人交代,丈夫陈某比较喜欢通过手机软件聊天,他发现经常有“聊友”转帐给“女友”,感觉这是个“生财之道”,便以女性身份注册了新的聊天帐号,想通过“谈恋爱”,挣点零花钱。在网上认识了受害人刘某后,陈某以各种理由,先后骗取了刘某5000余元。获利后,陈某便与妻子娄某交流心得,娄某听说聊天可以挣钱,也动了心,便效仿丈夫,加入了在社交软件上聊天挣钱的行列,不想竟也在该聊天软件上认识了刘某。

而此时,陈某冒充的女网友已经与受害人刘某分手,可娄某加了刘某的微信后,刘某见娄某的微信头像与之前陈某的微信头像相似,竟一直以为是同一个人,又先后以各种理由被娄某骗取了5000余元。

刘某先后花了10000余元,便产生线下见面的念头,借到丹阳市出差之际约娄某见面,不想娄某始终不答应见面,刘某感觉被骗,便来到派出所报警。

6月16日,陈某、娄某夫妻二人知道刘某报案,心里害怕,于6月17日清晨主动到皇塘派出所投案自首。

目前,陈某、娄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丹阳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高昀)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