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

“小众”的航空航天为何受应届生青睐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和多位“准航天人”交流后发现,这些年轻人选择“追星逐月”的初心,并不是“高收入”。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一份独特的就业观。

2022年第1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2年第1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贾璇|北京报道

“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这是上世纪90年代,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一直以来,在大多数人眼中“干航天”都和“辛苦”“奉献”密不可分。在就业市场上,航空航天专业也算不上热门,甚至有些“小众”。

近年来,伴随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刷新纪录,航天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射能力显著提升,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突破,产业创新发展进入“快车道”。国家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据《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以下简称《观察》)显示,今年春招旺季以来,新能源、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招聘规模快速增长,同比增幅超过40%。其中,工程技术类岗位的招聘规模同比增幅达到77%,是增速最快的细分职类。

在2022年招聘需求同比增长最快的10个行业中,航空航天类专业应届生招聘平均年薪最高,达到20.70万元。对比《2022高校毕业生择业洞察报告》中,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薪资,毕业生期待月薪占比最高的6000~8000元,可谓是“高收入”专业。

但实际上,《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和多位“准航天人”交流后发现,这些年轻人选择“追星逐月”的初心,并不是“高收入”。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一份独特的就业观。

5NA026~R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I摄

热血少女“舍不得”改行:找工作不能只看收入

在众多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中,来自河南郑州的26岁女孩苏蓓格外显眼。身材纤细、相貌清秀的她,和其他高大的理工男孩站在一起,不禁让路过的人多看上两眼。

对于旁人的目光,苏蓓已经见怪不怪,笑着介绍着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简单来说就是“给飞行器做发动机”。回忆当初选择如此“硬核”专业的初衷,苏蓓率真地回答:“想学点不一样的。”

入学后,苏蓓发现自己确实选择了一个“挺特别”的专业:专业挺难,女生特别少,男女比例大约为9∶1。“女生做航空发动机是比男生要困难一些,比如下车间和搞试验都需要体力。”苏蓓紧接着补充,但女生也有女生的优势,比如心思更细腻等。

本科毕业时,苏蓓身边有同学开始动摇,产生了“改行”的念头。“当时面临就业选择,每个人的志向不同。有人去了互联网企业或者改学其他专业。毕竟我们这行不是‘来钱快’的行当,做科研需要特别踏实,是长期投入的那种”。

纠结了一周,苏蓓最终决定考本专业的研究生,理由很简单——舍不得。“我觉得自己挺热血的,虽然专业难度大,但开始学习,那种情怀就来了。”她说,自己的老师们都是“老航天人”,时常给他们讲述奋斗故事,慢慢地,家国情怀、航天的传承精神也就在大家心里扎了根。用流行的话来形容,“多少有点浪漫在身上”。

对于就业,苏蓓说,今年她所在的专业有超过200名应届研究生毕业生,除去继续深造的同学,基本上都已经落实工作了。“我没听说身边有人还没签三方,大家的就业前景都挺好的”。

对于超高就业率的原因,苏蓓认为还是专业对口。“我们的专业性质和用人单位的业务高度匹配,毕业生的流向大多为全国各地的研究所。”

这一点在面试环节也有所体现。去年10月底,某研究所来苏蓓学校进行校招,在她投出简历的第二天,就收到了面试通知。因为疫情,仅经过一次线上的群体面试后,11月底就签了就业三方协议。“别看面试次数少,含金量可是很高的。各个系统的专家和教授进行提问,每个问题都直指命门,立判高下。”

此外,据苏蓓介绍,航空航天系统的招聘中,还有专属的“常规操作”,就是“行业大佬”——总设计师们亲自校招。“我在学校就见过多位各个项目和分系统的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还遇到过集团董事长来招人,而且单位会优先让校友回母校宣讲”。

什么样的毕业生会让单位“抢着要”?苏蓓说她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同学,今年毕业后,国内两所专业领域内“天花板”级别单位都向他抛出橄榄枝。苏蓓对他的印象是踏实、认真、靠谱,还能吃苦。“这些品质在科研领域尤其重要,我常看到他在自习室里熬夜画模型”。

苏蓓马上入职的单位远离家乡,但全家人都特别支持。能够成为一名中国航天人,让她有军人情结的父亲格外欣慰。“他们觉得我的工作不仅仅是打工养活自己的差事,是在给国家作贡献。”这份特殊的就业自豪感,不仅局限于她的三口之家,更在家族里流传。

据说,她已经和自己上初中的表弟“种草”多次,希望他以后也能加入中国航天的队伍。她还有个更热血的心愿,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设计的发动机能成功上天,提高中国航天在世界的水平和地位。

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春季需要招聘博士的岗位规模同比增幅达到120%,主要集中在医疗制药、数字技术和智能制造三大领域。

1992年出生的山东男孩李智正是今年毕业的一位博士,本科到博士学习的都是燃烧专业。用他的话来说,自己成为“航天人”靠的是缘分。

高考报志愿时,从小喜爱机械、赛车的李智,按照字面意思选了“能源动力”专业,想着以后开发炫酷新奇的新能源。没想到开学后,老师直接把学生带进了锅炉房,开启和液体燃料和固体燃料打交道的学习生涯。

短暂的迷茫过后,随着学习的深入,李智竟然在一团团火焰中找到了探索乐趣,成绩也名列前茅,还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

在后续读博的过程中,李智做过两年的研究生辅导员,在观察众多师弟师妹的就业情况后,他发现了航空航天专业的一些就业特点。

“首先来说,学习航空航天专业的学生,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更多的都是从自身兴趣出发。我也是对这行有好奇心,心生喜欢才会选择。加上经过自身努力打造的产品上天了,那种无法替代的成就感,更让人向往”。

其次,我国的航天事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人才缺口非常大,多数研究机构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招。以李智入职的研究所为例,今年招聘的应届毕业生数量相较于去年就近乎翻倍。

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更多年轻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李智说:“一些优秀的学哥学姐,通过自身努力,入行5年取得了其他行业入职10年才能获得的成绩和认可。”

此外,航天人的整体待遇也在稳步提升。“社会上有句老话,‘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的是上世纪90年代时,有的航天单位发不起工资。如今可不会了,虽然无法和风口行业相比,但随着国家不断重视,行业整体待遇得到了稳步提升。”李智笑着说。

5月底,新入职的李智更新了一条朋友圈,内容是自己拍摄的新单位夜景。构图上,办公楼前带有浓厚航天色彩的雕塑被摆在C位,从配文中可见他对未来的期待——东风正举。

(受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