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微吧#网友热议生产线上打工人经历#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过劳务公司应聘进入重庆京东方工厂,成为一名生产线上的普工,亲历了“打工人”的工厂生活。记者撰写的《京东方打工人》刊发后,引发网友围观。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过劳务公司应聘进入重庆京东方工厂,成为一名生产线上的普工,亲历了“打工人”的工厂生活。记者撰写的《京东方打工人》刊发后,引发网友围观。

焦点一:低工资换取低成本不可持续

@简自繁:大部分厂子不是用工荒,是廉价劳动力荒。

@无为:在工厂工作,除了能赚钱养家是可以坚持的理由,个人理想和个人福利都跟不上,受委屈,还受苦熬夜。

@泡沫爱情:现在同行厂子太多,竞争太大,老板赚得少,给工人的工资待遇就低。比如,我开一个厂能赚100万,你又来开一个厂,各赚50万,同行越多,大家就越没得赚。

@财经狗:我们的价格体系很不好,一直以低人工成本追求超时工作制度,以换取产品低成本。

@Lance兰斯6:开厂10多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竞争对手越来越大牌,工人成本越来越高。

@非凡精灵:时代变了,不是靠低价人力来做产品以低廉价格抢市场的时代了,小厂内卷厉害,早就没有多大利润了。中国也在慢慢放弃没核心技术只靠人口红利的厂子。现在,不走技术流,就只能靠人脉拉活了,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MR普通人士:和西方国家比,咱们的科技底蕴太薄弱了,而资源又很少,人口又太多,才造成了这种只顾短期效益的模式。

@花果山护林员:咱们的制造业飞速发展,一部分也是廉价劳动力换来的,发达国家,如果待遇不好,人家宁可在家躺着领低保。

焦点二:劳务派遣“黄牛”因何而生

@活泼有趣的晚风:现在工厂技术工人缺失严重,如果招工有统一安排,就不至于有这么多的黄牛党了。

@大山里的笔者:现在劳务派遣公司太多了,总是赚差价,工厂没法给员工太多的工资,这是事实。

@jiangy889:楼上弄反了,是不愿给高工资,才产生的劳务派遣公司多。

@深圳可爱:工厂给外包的价格是28元/小时,不含社保五险一金。然后,外包公司给工人22元/小时,赚6元/小时差价。一个工人每月都干260小时左右,外包公司就能从每个人身上薅1560元。

@诸葛卧床S: 都是私企不要给我画大饼。原来学徒是师傅带徒弟,徒弟出师就顶岗,现在的学徒工,就是去干杂活,学不到技术。

焦点三:多读书、学历高,选择余地更大

@潇瑶妹子:以后孩子不想读书,让他看看这篇文章。他是想去办公室当设计师,去华为当高管,还是去当普工,工作时间和工资相差巨大,自己选。

@忧患实多:寒暑假时候让孩子进厂操练几个月,他就能大彻大悟,比口头教育一万遍都强。

@秋风27153:少部分人能拿高薪,大部分是平庸的人,但多读书、学历高,选择余地会大一些。

@4326031216871:以后普通一本都要进厂做流水线了,名校毕业的人才不用做流水线。但培养孩子,一要天赋,二要钱、要条件。

@老熟人喝茶聊天:我们工厂,车间小组10个人,8个大学生在拧螺丝。

@依然切尔西:普通家庭让孩子摆脱现阶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书读好。这代人,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比父母那一代更多。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10期)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