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一位辞掉“铁饭碗”的80后科学家和他的敲钟时刻

5月27日,我国人工智能软硬件、解决方案供应和服务商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从科技,688327.SH)正式登陆科创板,被称为科创板“AI平台第一股”。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璇

人工智能赛道再迎一家上市公司。

5月27日,我国人工智能软硬件、解决方案供应和服务商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从科技,688327.SH)正式登陆科创板,被称为科创板“AI平台第一股”。

云从科技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头部企业,也和商汤、旷视和依图一并被市场誉为“AI四小龙”。其中,云从科技成立时间最晚,一路走来至少经历了11轮融资。

此次,云从科技IPO发行价为15.37元/股,上市首日高开56.15%,开盘即上涨,一度冲至25.06元每股,较发行价大涨63%。截至午间收盘,股价为每股20.41元,总市值151.17亿元。

云从科技的背后,是一位80后博士周曦。出生在川渝地区的他,留学时师从“计算机视觉之父”黄煦涛教授,30岁回国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成为最年轻的研究员之一。四年后,他却毅然辞掉“铁饭碗”,选择下海经商,率队重新启程。用川人骨子里的倔强,在创业路上披荆斩棘。

十余年间,周曦从语音技术跨界到计算机视觉、再从科学家跨界创业,一手缔造了云从科技这家独角兽企业。

目前,云从科技已在广州、重庆、上海、成都、北京拥有五大研发中心。身后的投资方不乏中网投、国改基金、中国国新等“国家队”的身影。

1

辞掉“铁饭碗”的年轻科学家

云从科技的故事,源于中国科学院的一间实验室。

1981年,周曦在四川与重庆之间的小城内江出生,受父亲的言传身教,年幼的周曦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回顾童年时说:“做研究就像一颗种子,从小就埋在我的心里”。

1999年,18岁的周曦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在这里进修硕士。

2006年,周曦出国留学,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攻读博士及博士后,跟随“计算机视觉之父”黄煦涛教授学习。2007年至2011年期间,成绩突出的周曦曾带领伊利诺伊大学团队,前后6次获得世界模式识别大赛冠军。2010年8月,周曦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毕业前,收获IBM、微软、NEC等公司工作职位。在国际顶级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发表60余篇文章,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2011年夏天,中科院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在重庆两江新区揭牌。这是重庆科技领域第一次迎来最高级的科研院所,急需顶尖人才。

当时,研究院筹建人袁家虎曾先后3次飞往美国拜访黄煦涛教授,希望能引进优秀人才回国工作,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赤子之心,拳拳诚意,这也让周曦做出了人生重要决定——回国。

2

同年11月,周曦以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家的身份来到重庆,担任研究院智能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此后的两年里,团队先后开发出智能换发换衣、人脸属性分析、大规模人群统计分析等人工智能系统。

很快,问题来了。国家大力推动原创技术研究,重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对于周曦团队在科研领域和重大课题领域取得的成果,当时的实验室规模已经无法承载。

思虑良久的周曦再次做出大胆决定:辞掉“铁饭碗”,下海创业。2015年3月,云从科技成立。周曦也从一名满身光环的科学家,变成双肩背包的普通创业者。

如今,这位年轻人的科学家终于迎来敲钟时刻。据招股书显示,目前,周曦担任云从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系实际控制人,直接和间接持有24%股权,拥有64.60%表决权。按照最新市值计算,目前他的身价已达36亿元。

对于穿梭在科学家和创业者两个身份的周曦,这样形容自己:“有生存在陆地上的动物,也有生存在水里的动物,但我可能是‘两栖动物’。”

成立7年,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周曦创业早期,国内AI公司纷纷成立。云从科技是相对成立较晚的一家,可就是它,在短短几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AI企业之一。

据介绍,云从科技深耕多元应用场景,逐步建立品牌优势,深耕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四大领域。

其中,在智慧金融领域,公司已覆盖六大国有银行在内、超过百家金融机构。在智慧治理领域,已服务于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政法、学校、景区等多类型应用场景。智慧出行领域中,已在包括中国十大机场中在内的上百座民用枢纽机场部署上线。在智慧城市领域,已在广州、四川、湖南等多地建设“数字基座”标杆项目。

3

值得注意的是,云从科技是一家纯内资企业。从创立之初,周曦就坚定地表示“不接受外资”。加之创始团队的中科院背景,也使得这家公司有了更多本土色彩。

B轮融资后,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中国国新、广州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顺为资本等知名VC/PE及政府基金的大量进驻,也让云从科技被外界称为“AI国家队”。

云从科技靠什么撑起IPO?

周曦曾提出,未来三年的核心目标是开拓一条人机协同产业链,从而成为AI行业的Tier1(一级供应商)厂商。

4

他以汽车产业链作为类比,分析了人机协同产业链的层次,从下往上依次为:

Tier3-核心技术层:包括人脸、语音、NLP等各种底层算法,提供三大价值主张;Tier2-技术平台层:包括训练平台、推理平台、业务平台等,解決量产的问题;Tier1-集成平台层:提供软件的核心大脑CWOS,输出Al精灵,类似于汽车总集,起到动力总成的角色,整合并放大Tier2/Tier3的能力和效率;OEM层:Al精灵生产商,各行业各场景里的AI助理、专家。

过去,云从科技已经在Tier3、Tier2有了一定积累成果,例如:跨镜追踪屡破世界记录、隐私计算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今后,加强Tier1建设将更加水到渠成。公司称,将重点通过Tier1和Al精灵产品(OEM),实现对解决方案质的提升。实现这些的核心底座则是云从科技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CWOS。

整体来看,云从科技率先瞄准金融、安防、交通、商业等赛道,为这些行业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算法训练及应用开发、解决方案服务,全面覆盖了行业中各个场景。

其中,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可谓是云从科技的制胜法宝。

5

据介绍,人机协同操作系统是运行在通用操作系统或云操作系统之上,提供人机协同相关算力、算法和数据管理能力和应用接口的底层软件系统。

早在2020年,云从科技与广州共建国内首个人机协同开放平台,打造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枢。

6

云从科技人机协同开放平台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服务,构建“人机交互-人机融合-人机共创”,依次演进并集软硬件于一体的人机协同服务体系。

2021年,在外防输入的压力下,隔离场所成了抗疫战场“桥头堡”。云从科技基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CWOS,打造以AI为核心的“隔离场所精准管控系统”,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疾病防控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管理机制的革新。

未来,将实现广州全市隔离场所全覆盖,总计隔离场所数超100家,管控房间超12000个。此外,也将实现更广地域上的部署落地。

发展的7年间,云从科技集平台、硬件、应用研发于一体,编织了一张庞大的生态版图。

公司营收从2018年的4.8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51%,对比同类软件企业增速领先。实现“最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超100%”的业绩增长,以及未来三年预期增长率在40%左右的成长性。

在上市首日,云从科技也最新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其中,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67.02%,净亏损1.16亿元,亏损同比减少45.52%。

责编 | 杨琳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